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1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20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819篇
中国医学   639篇
肿瘤学   13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92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79篇
  1978年   21篇
  1975年   15篇
  1965年   31篇
  1964年   23篇
  1963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肿瘤多药耐药性及其临床逆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多药耐药性及其临床逆转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0031)马仲才,胥彬由于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越来越成为临床化疗的最大障碍之一,对MDR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在实验和临床逆转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利用SRB法测定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FCM法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亚Gl期含量测定和DAN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10μmol/L青蒿素和lμmol/L青蒿琥酯能明显改变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使S期细胞显著减少,G0 Gl期细胞明显增加。青蒿素对MCF—7细胞增殖仅有微弱抑制作用,但其衍生物青蒿琥iB却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为0.3lμmol/L。同样,lμmol/L青蒿琥酷引起MCF—7细胞的凋亡和直接的细胞毒作用明显强于10μmol/L青蒿素的作用。结论 体外研究表明,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青蒿琥酯比青蒿素作用强。  相似文献   
13.
银杏外种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银杏外种皮的乙酸乙酯、丙酮和正丁醇提取物中,分得8个结晶,经波谱解析,与对照品及标准图谱对照,分别鉴定为:胡萝卜甙(daucosterol,1)、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混合物(ginkgolideAandB,2)、银杏内酯C(ginkgolideC...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越南药用植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机构,以及最近的一些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国外常采用离子抑制色谱法和离子对色谱法分别测定结合型胆酸和游离型胆酸来实现胆酸类化合物的分离,该方法无法一次性测定含胆酸类物质中胆酸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在洗脱方式上,因为胆酸类化合物的UV检测波长很低(205nm),而洗脱剂又是在该波长下有一定吸收的乙腈、甲醇等溶剂,因而均采用等梯度洗脱,这样就无法一次性分离极性相差较大的结合型和游离型胆汁酸。本实验建立了分离胆酸类化合物的双泵双比例反相离子抑制高效液相色谱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吗啡对不同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及纳洛酮的影响.方法:观察吗啡对未成熟的、静止的及活化的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影响及纳洛酮的阻断作用.结果:吗啡(1×10~(-10)—1×10~(-6)mol L~(-1))能增加Con A诱导的T-细胞的增殖,1 μmol L~(-1)还能促进LPS诱导的B-细胞的增殖,同时这些增强作用都能被纳洛酮50μmol L~(-1)阻断,纳洛酮单独亦能促进活化T-细胞的增殖.而吗啡1×10~(-10)—1×10~(-5)mol L~(-1)对静止的脾脏淋巴细胞及Con A活化的胸腺淋巴细胞的增殖都无影响.但是吗啡1mmol L~(-1)能广泛抑制静止的、LPS活化的脾脏细胞及Con A活化的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且都不能被纳洛酮阻断.结论:吗啡对活化T-和B-细胞的促进作用是由细胞表面的阿片受体介导的,此阿片受体随着淋巴细胞的成熟和活化而变化,而吗啡1 mmol L~(-1)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却不是由经典的阿片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越南药用植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机构,以及最近的一些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65例双炔失碳酯配伍d1-15甲基PGF_(2α)(以下简称PG)抗早孕结果并与33例丙睾配伍PG抗早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双炔失碳酯组完全流产59例,占90%;不全流产3例,占5%;失败3例,占5%;总有效率95%。丙睾组完全流产27例,占82%;不全流产6例,占18%;总有效率100%。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但不全流产率有明显差异(P<0.05)。药流后点滴出血天数,双炔失碳酯组平均为8.1±5.0天;丙睾组平均为18.9±19.1天;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双炔失碳酯经阴道给药后无一例发生心、肝、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9.
海风藤酚、甲基海风藤酚、海风藤醇A和海风藤醇B均有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IC_(50)分别为17.9、9.2、142.0、14.0μmol·L~(-1)。经阿司匹林(ASA)、磷酸肌酸/磷酸肌酸激酶(CP/CPK)预处理的兔洗涤血小板,甲基海风藤酚和海风藤醇B仍能抑制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IC_(50)为9.0、16.5μmol·L~(-1)。同时,4种成分对于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较弱,海风藤B能使PAF诱导血小板聚集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C_(50)由1.59nmol·L~(-1)升为20.6nmol·L~(-1)。结果表明:4种成分能选择性拮抗PAF对兔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羟甲芬太尼(1)是一个强效的镇痛剂和高亲和、高选择性的阿片μ受体激动剂。通过HPLC和1HNMR分析,cis-A-l被确定为由等量的cis-(+)-(3R,4S,2'S)-l和:cis-(—)-(3S,4R,2'R)-1组成的外消旋体,cis-B-l被确定为由等量的cis-(—)-(3R,4S,2'R)-1和cis-(+)-(3S/,4R,2'S)-1组成的外消旋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