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3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3.0 T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中"燕尾征"缺失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价值并分析黑质小体-1 (nigrosome-1)可视化与PD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0例PD患者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57例非PD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0 T头颅SWI检查.在获得的SWI图像上,由2名临床医师采用盲法独立对双侧"燕尾征"进行评估.一侧"燕尾征"缺失即判定为PD.计算"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准确度,并分析nigrosome-1可视化与PD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45例PD患者判断正确,评估者之间的一致性很高(k=0.963,P=0.000)."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91.2%,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为91.2%,准确度为90.7%.44例PD患者临床症状不对称,其中32例患者nigrosome-1可视化不对称.PD患者nigrosome-1可视化偏侧和临床症状偏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756,P=0.056).11例PD患者双侧nigrosome-1全部缺失,纳入全部缺失组,其余PD患者为非全部缺失组.全部缺失组和非全部缺失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6.500,P=-0.038),而病程、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Ⅲ部分、改良Hoehn-Yahr(H-Y)分级、简易智能状态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8、0.140、0.839、0.054、0.067).结论:"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准确率较高,缺失程度可能与PD患者的抑郁程度有关,对PD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改进后的体视学法测量颅内血肿体积,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在92例颅内出血的CT图像上,同时运用体视法、CT定量法测量颅内血肿体积,以CT定量法的结果为标准验证体视法的准确性。结果按血肿体积大小分为5组,各组CT定量法、体视学法所测得体积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分析P值皆大于0.05,即CT定量法、体视学法所测血肿体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体视学法测量颅内血肿准确可靠,在CT工作站对颅内血肿病例行胶片打印排版时,在图像上加上合适的网格,可方便临床医生快速运用体视法准确测量颅内血肿体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ionwieghtedimaging ,DWI) ,在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 ( 10例 )或临床随访 ( 2例 )证实的脑脓肿和 5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坏死囊变性脑脓肿 (其中星形细胞瘤 2 8例、脑转移瘤 10例、血管母细胞瘤 6例、听神经瘤 6例 ) ,在术前或治疗前接受了常规MRI检查及DWI。结果 脑脓肿 (脓腔 )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 ,而脑肿瘤坏死囊变区表现为低信号。结论 DWI对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价值 ,应与常规MRI序列一起列为基本序列。  相似文献   
4.
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119侧)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X线表现。结果:顺行造影显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84侧,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14侧,单纯性瓣膜关闭不全11侧,静脉瘤或弥漫性血管湖6侧,先天性下肢静脉发育异常4侧。逆行造影显示0级13侧,Ⅰ级58侧,Ⅱ级21侧,Ⅲ级19侧,Ⅳ级8侧。结论: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同时造影能更好地显示下肢浅、深静脉瓣膜功能,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肝脏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时肝动脉期肝实质一过性异常强化 (transienthepaticabnormalenhancement,THAE)的表现特征 ,探讨其产生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1999年 1月至2 0 0 1年 9月 92 6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接受了肝脏或上腹部螺旋CT扫描。CT扫描常规先作全肝或上腹部螺旋CT平扫 ;注射对比剂开始后 2 5~ 3 0s行肝动脉期扫描 ,65~ 70s行门静脉期扫描 ;对部分病例还行病灶局部延迟扫描 ,延迟时间为 3、5及 10~ 15min。肝动脉期共检出 82例 (男 72例 ,女 10例 ;年龄 2 6~ 78岁 )具有THAE ,着重对其在平扫和增强各期图像上的表现、与肝内或肝外病灶的关系以及门静脉系统情况做详细观察和记录。结果  82例 (8 9% )共有 12 2处肝动脉期THAE ,其中 110处(90 2 % )平扫未显示THAE区域密度异常 ,12处 (9 8% )呈稍低密度 ;所有 12 2处THAE在肝动脉期都为均匀的高密度影 ;在门静脉期 ,10 9处 (89 3 % )转为等密度而不能分辨 ,余 13处 (10 7% )为均匀稍高密度影 (其中 10处作了延迟扫描 ,均转为等密度 )。 83处 (68 0 % )THAE呈边缘光滑的楔形或扇形 ,2 9处呈不规则形 (2 3 8% ) ,余为其他形状。THAE紧贴肝内肿瘤或其他病灶的有 46处 (3 7 7% ) ,邻近肝外肿瘤或其他病灶 2 0处 (16 4% ) ,余 5 6处 (4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gnetic iron oxides,SPIOs)标记神经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神经干细胞培养、传代和诱导分化;Resovist(一种SPIOs)标记神经干细胞。制备磁标记神经干细胞;利用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和Prussian blue染色等方法对磁标记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在原代及传代细胞中有Nestin阳性细胞即神经干细胞.血清诱导下,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GFAP、NF200阳性细胞.Resovist与神经干细胞共同孵育后,透射电镜及Prussian blue染色显示胞浆中含有铁颗粒,Resovist也可以随细胞的分裂增殖而传到子代细胞中。随Resovist浓度的增高(5.6μg/ml-11.2μg/ml),Resovist对神经干细胞存活、分化能力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Resovist的浓度大于22.4μg/ml时。Resovist影响其存活和分化(P〈0.05)。结论:本实验利用Resovist作为磁标记探针,对神经干细胞进行成功磁标记,为进一步利用核磁共振(MRI)对神经干细胞活体追踪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MRI特点,分析骨挫伤、隐性骨折和关节软骨损伤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1例隐性骨与软骨损伤,其中骨挫伤70例,隐性骨折13例,关节软骨损伤18例。观察病变的MRI特点、分布,检出骨挫伤的序列敏感性。结果T1WI,STIR或PDWI(f/s)检出骨挫伤的敏感性为95.7%及100%。骨挫伤病变在关节主要分布于骨骼的边缘,脊椎主要分布于椎体上缘终板下。隐性骨折骨折线走行方向不定,平均宽度为1.8 mm,邻近区域的骨挫伤是其重要的间接征象。关节软骨损伤MRI表现为关节软骨变薄、断裂或缺损,软骨下骨挫伤出现率为100%。结论隐性骨折和关节软骨损伤均合并有骨挫伤,MRI是诊断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结核瘤、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4例脑结核瘤、15例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21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术前或接受治疗前行常规MRI和DWI。测量并计算3种疾病瘤体、瘤周围水肿带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区ADC值的比值(rADC值)。结果脑结核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2±0.2)×10^-3mm^2·s^-1和1.6±0.3,高级星形细胞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1±0.1,转移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0±0.2。3种疾病瘤体平均ADC值(F=33.57,P〈0.01)之间和rADC值(F=33.27,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结核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8±0.1)×10^-3mm^2·s^-1和2.5±0.2,脑高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4±0.2)×10^-3mm^2·s^-1和1.8±0.3,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9±0.2)×10^-3mm^2·s^-1和2.3±0.5。3种疾病瘤周围水肿带平均ADC值(F=23.17,P〈0.01)之间和rADC值(F=5.94,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MRI、DWI检测方法,根据病灶瘤体和瘤周水肿带的ADC和rADC值可帮助鉴别脑结核瘤、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9.
10.
138例垂体瘤MRI检查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R是垂体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早期发现垂体瘤是临床和影像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以MRI检查结果为标准 ,回顾性分析了 13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 ,以期提出一个早期诊断垂体瘤而选择MRI检查的最佳临床指标。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5年 9月~ 1998年 6月 ,我院疑为垂体瘤而行MRI检查且资料完整的女性患者 138例。垂体微腺瘤 5 5例 ,其中 38例手术证实 ,年龄为 15~ 43岁 ,平均年龄 2 8 6岁 ;垂体大腺瘤 19例 ,均手术证实 ,年龄 2 1~ 45岁 ,平均年龄 2 7 5岁 ;垂体表现正常 6 4例 ,年龄 16~ 46岁 ,平均年龄 2 6 5岁。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