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究钛表面单宁酸和氯化钙络合后接枝氯己定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以及稳定性。以期在种植体表面构建持久抗菌涂层。方法商业钛片经打磨后,以光滑钛片为对照组,接枝不同浓度的氯己定。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元素组成。接触角测量仪分析其亲水性,Zeta电位实验分析其反应稳定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涂板计数法,抑菌环法以及增值法分析其抗菌性能。甲基噻唑基四唑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培养1d,3d的细胞活性,以及浸泡1、4、7、14、30、60d后测量涂层的稳定性。结果单宁酸和钙络合后钛表面C、Ca原子百分含量明显增加,接触角下降,zeta电位数值下降;接枝氯己定后,接触角上升,菌液涂板未见菌落,抑菌环透亮,细菌增值OD为0.06;细胞培养1、3 d氯己定组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氯己定组钛表面黏附大量细胞,且细胞形态良好。浸泡1、4、7、14、30、60天后抑菌环,细菌涂板法以及增值法分析其有良好的抗菌性。结论钛表面单宁酸和氯化钙络合后接枝氯己定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抗菌抑菌能力,且具有持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胡兵兵 《安徽医学》2016,37(7):887-889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4例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术前评估,针对性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措施,术后的病情观察、功能锻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34例患者中32例行肿瘤全部切除,2例大部切除。术后有3例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较术前加重,经积极治疗并给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症状得到了改善;2例患者出现切口脑脊液漏,经治疗护理后切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未出现护理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对于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的患者,术前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组织有效的功能训练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后认真的病情观察和悉心的护理,为预防并发症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16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玲飞  王宁玲 《安徽医药》2019,23(5):929-932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流行现状,分析并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损害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以被动凝集法检测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血清MP抗体,对合并肺外损害的166例病儿的起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329例病儿共检出支原体抗体阳性病儿369人,阳性率为27.8%。夏秋季节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40, P<0.05);(2)369例MP感梁病儿中出现肺外损害166例,阳性率为45.0%(166/369)。其中,年龄<3岁组、3~6岁组、>6岁组中肺外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9.3%(32/166)、39.2%(65/166)、41.5%(69/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1,P<0.05);(3)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全身各脏器、系统肺外损害,以心血管系统最为常见(23.2%)。结论 (1)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儿童,婴幼儿亦不少见。(2)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不同,夏秋季节高发。(3)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多系统肺外损害,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损害更常见。(4)年龄>3岁儿童更易发生肺外损害。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低场MRI误诊的颅脑,椎管内肿瘤20例,分析了误诊原因。认为误诊原因有:①低场MRI系统组织分辨率和空间分辨力低于中高场MRI。②肿瘤MRI表现缺乏特征性,不同肿瘤可出现相同信号及强化特征。③诊断医生经验不足,对少见肿瘤缺乏足够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验证临床应用普鲁卡因封闭对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对32根周围神经,其中神经移位术选用的动力神经18根,损伤后行神经吻合的14根。在术中用普鲁卡因封闭神经,并在封闭前后进行电生理监测。结果:普鲁卡因封闭后被检神经的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潜伏期(Lat),比封闭前延长15.3%,波幅(Amp)降低18.5%。神经封闭后SEP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与封闭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丙嗪(Oxap)的人体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4对正常志愿者分别随机口服国产与进口Oxap片剂单剂量800mg.半月后再交叉眼药。结果发现.国产与进口制剂的血药一时间浓度曲线均符合一室模型。国产Oxap主要药动学参数:T9.09±4.9h.Cmax62.76±9.12mg·L-1AUC4886.6±892.9h·mg·L-1.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9%。结果表明.国产Oxap除吸收较慢.达峰浓度时间较长外.其它各项指标与进口制剂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动物模型评价核黄素光化学法灭活红细胞病毒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评估核黄素光化学法(核黄素终浓度为150μmol/L,光照时间为20分钟,光照强度为40 000Lux)灭活红细胞中病毒的有效性。将HCMV作为指示病毒加入红细胞中。30只BALA/c小鼠设为实验组(n=10)、病毒对照组(n=10)、可见光对照组(n=5)和红细胞对照组(n=5);实验组小鼠注射经核黄素光化学法灭活处理的红细胞;病毒对照组小鼠注射未经灭活处理的红细胞;可见光对照组小鼠注射经可见光照射的红细胞;红细胞对照组小鼠注射正常红细胞。取各组小鼠进行体外病毒分离,PCR检测HCMV UL83基因,间接免疫荧光鉴定PP65抗原。结果表明:病毒对照组和可见光对照组病毒分离、PCR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均为阳性,而实验组和红细胞对照组所有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核黄素光化学法灭活红细胞病毒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依据我国成人体重判定行业标准,评价现行代谢综合征(MS)3种诊断标准在合肥市中老年人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合肥市某社区内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诊断标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3次报告(NCEP-ATPⅢ)分别计算MS的患病率,依据我国成人体重判定行业标准,修订现行CDS标准作为参考标准,评价上述3种标准及修订后的IDF和ATPⅢ在实际疾病筛查中的意义。结果:共调查2 860名居民,男1 093名(占38.22%),女1 767名(占61.78%),平均年龄(56.38±10.8)岁。按照CDS、IDF、ATPⅢ和参考标准,调查对象MS患病率分别为23.39%、34.55%、37.20%和26.71%,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2.18%、33.73%、36.28%和25.33%。CDS与参考标准诊断时,男女间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60~69岁年龄段MS患病率最高。IDF与ATPⅢ标准诊断时,50~59岁年龄段MS患病率最高,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相同年龄段、相同性别人群均表现出CDS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低,ATPⅢ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照参考标准,现行CDS、IDF和ATPⅢ的灵敏度分别为87.57%、80.10%和84.29%,特异度分别为100.00%、82.06%和79.9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61.94%和60.53%。修订后的IDF和ATPⅢ标准MS患病率分别为27.31%和32.76%,特异度分别为88.31%和84.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63%和65.10%。结论:调查对象MS患病率较高,现行3种诊断标准中CDS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低,ATPⅢ标准诊断最高,参照成人体重判定修订现行标准,可提高CDS标准下MS患病率、IDF和ATPⅢ标准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在实际筛查工作中应结合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上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mRNA表达及血清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新诊断或未治疗GD患者为病例组(GD组,19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例);测定入选者PBMC上PRLR mRNA表达及血清PRL水平。结果:1)GD组及NC组PBMC上均有PRLR表达,GD组患者PRLR表达量明显高于NC组(P<0.05);2)GD组患者血清PRL水平较NC组轻度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患者PBMC的PRLR mRNA表达增加,PRL可能参与了GD的自身免疫过程。  相似文献   
10.
曹中  王邦宁 《安徽医学》2010,31(4):319-321
目的研究缬沙坦、螺内酯及其合用对心力衰竭大鼠细胞因子、胶原产生的影响,探讨二者合用治疗心衰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复制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缬沙坦20mg/(kg·d))、螺内酯组(螺内酯40mg/(kg·d))和缬沙坦+螺内酯组(缬沙坦20mg/(kg·d)+螺内酯40mg/(kg·d)),模型组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8周后,分离血清,ELISA及放免法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中IL-6、TNF-α、BNP及PⅢN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及联合给药组大鼠血清IL-6、TNF-α、BNP、PⅢNP水平均显著下降,螺内酯组大鼠血清TNF-α、BNP、PⅢNP水平均显著下降,而IL-6水平无明显改善。缬沙坦+螺内酯联合给药组与单独给药组比较,对各项指标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缬沙坦及螺内酯对心衰大鼠的治疗作用与其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抑制BNP及PⅢNP的产生有关,联合给药对上述因子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