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5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572篇
内科学   319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09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40篇
综合类   1460篇
预防医学   484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772篇
  11篇
中国医学   649篇
肿瘤学   1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罗仁教授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学术思想及理法方药。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属中医学的“水肿”“尿浊”“虚劳”“腰痛”范畴,发病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必要诊断条件,不仅可直接导致低蛋白血症,引发水肿,还会促进肾功能的恶化。罗仁教授认为尿蛋白源于血浆,是水谷精微,为至阴之精,应固藏于肾,并且有赖于肺之宣发、脾之升清、肝之疏泄的共同作用,创立了肾病1号方从肺、脾、肝、肾四方面减少尿蛋白,使患者更早进入缓解期,延缓疾病进展,调节免疫,防止复发,尤其对激素抵抗、激素依赖患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并随证或随症加减,对于病情复杂的复合病或复合证患者可用单双日疗法调整阴阳,单日用肾病1号方减少蛋白尿,双日用小生六汤调和脏腑,还从心理、运动、饮食三方面指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身炎症性疾病的特征,评价国际自身炎症性疾病临床诊断标准在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自身炎症性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共5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儿童起病18例,成人起病32例。发病中位年龄25.5岁(1~74岁)。35例(70%)为周期性发热;15例(30%)为持续性发热。发病时伴炎症指标升高,间期下降。所有患者均存在1种或以上炎症基因突变。MEFV基因杂合突变多见,最常见为E148Q位点(23/46例,50%)。其中仅5例(10.8%)符合家族性地中海热成人诊断标准。共7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单基因遗传性自身炎症性疾病。结论被研究患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位点,仅少数患者可确诊为单基因遗传性自身炎症性疾病。目前国际上的自身炎症性疾病诊断标准不适用于研究患者。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我国社区连锁诊所发展中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社区连锁诊所应分阶段实施社区医疗的平台化建设、进行差异化定位、强化中医康复特色、品牌化经营以及资源共享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归纳和整理盒果藤的相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以期对盒果藤临床应用与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盒果藤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甾醇类、糖苷类、萜类、黄酮类、酚酸类、挥发油类等;盒果藤具有抗炎、镇痛、抗溃疡、抗癌、抗肾毒性、抗肝毒性、抗腹泻、抗菌活性、抗糖尿病、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ALAT1对口腔鳞癌细胞SCC-25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检测人口腔鳞癌细胞SCC-25、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HIOEC中MALAT1和miR-150的mRNA表达;将si-con组(转染si-con)、si-MALAT1组(转染si-MALAT1)、miR-150组(转染miR-150 mimics)、miR-con组(转染miR-con)、si-MALAT1+anti-miR-con组(si-MALAT1和anti-miR-con共转染)、si-MALAT1+anti-miR-150组(si-MALAT1和anti-miR-150共转染),均以脂质体法转染至SCC-25细胞;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活性。结果:与人永生化口腔上皮HIOEC细胞(Normal组)相比,口腔鳞癌SCC-25细胞(Tumor组)中MALAT1表达显著上调,miR-150显著下调(P<0.05);敲减MALAT1、过表达miR-150均可抑制SCC-25细胞增殖,促进凋亡;MALAT1靶向miR-150。抑制miR-150逆转了敲减MALAT1对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结论:MALAT1可促进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miR-150有关,可为口腔鳞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齐刺电针翳风、颈部阿是穴治疗面肌痉挛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疼牵(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是一侧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X痛且不规则抽搐的病症,表现为从一侧眼轮匝肌开始逐渐缓慢扩展至同侧面肌、口角。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发,大约80%-90%的HFS是由于血管压迫面神经所致。关于面肌痉挛,目前国内尚未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国外调查其发病率为百万分之十一。R前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肉毒素、手术,但均有一定弊端。笔者观察齐刺翳风、颈部阿是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植物-土壤反馈对刺五加幼苗根、茎、叶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分别对未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1组),连续3年种植刺五加的土壤(2组)和多年种植刺五加的土壤(3组),分别种植刺五加1年生幼苗,并对其根、茎、叶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L-苯丙氨酸,原儿茶酸,刺五加苷B,绿原酸,咖啡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在多年生长刺五加土壤种植,对刺五加幼苗叶和根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茎中绿原酸和刺五加苷E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芦丁和金丝桃苷在多年生刺五加土壤种植的幼苗叶中未检出。在刺五加幼苗的根中,多数次生代谢产物呈现正反馈;在刺五加幼苗的茎中,咖啡酸,刺五加苷E,金丝桃苷,槲皮素呈现负反馈;在刺五加幼苗的叶中多数次生代谢产物呈现正反馈。结论:植物和土壤在刺五加幼苗生长过程不同部位呈现出不同的反馈情况,整体而言,未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对刺五加幼苗的次生代谢产物更具优势。研究结果为阐述植物-土壤反馈对刺五加的影响提供研究基础,并为人工栽培刺五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抗VEGF治疗对预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29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n=65例)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n=64例)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抗VEGF治疗,对比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不良反应情况。根据治疗后CMT情况对抗VEGF治疗患者进行分组,分为<300μm组以及>300μm组,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及基线CMT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预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和常规组的BCVA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CMT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眼压降低(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BCVA高于常规组,CMT小于常规组,眼压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24周后研究组总... 更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近20年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各类数据库自1999年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全面检索,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体重、BMI、腰围、臀围等各项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共计9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有效率高[OR=2.18,95%CI(1.49,3.19),Z=4.00,P0.0001]、体重减少[MD=1.21,95%CI(0.49,1.92),Z=3.31,P=0.0009]、BMI降低[MD=1.24,95%CI(0.59,1.88),Z=3.75,P=0.0002]、腰围减小[MD=1.93,95%CI(0.73,3.14),Z=3.16,P=0.002]、臀围减小[MD=0.81,95%CI(0.14,1.47),Z=2.37,P=0.02],有显著性差异,电针治疗疗效优于其他治疗方法。结论电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较好,但由于文献质量不高,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样本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