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择区性颈清扫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慧  马士崟 《解剖与临床》2008,13(6):454-455
颈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应用已经过一百多年,术式也经历了由大到小、由广泛无目的到精细有针对性的手术的变化。目前择区性颈清扫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SND)在国际上已被逐渐采纳。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不断有医师根据经验提出:颌下、颏下及颈后三角转移罕见,可以免除这一区域的手术,颈清扫经全颈清到择区性清扫逐渐趋向微创和“量体裁衣”。临床上应用SND治疗颈淋巴结阴性(clinical NO,cNO)的患者,也取得了同样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该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寻求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8例喉癌患者(病例组)与同期58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多,病例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应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前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与微波治疗儿童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简便、痛苦小的儿童鼻出血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蚌医一附院自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儿童鼻出血110例治疗效果,其中,采用单纯前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60例,采用微波治疗50例。结果临床发现儿童出血部位大多数位(108例)于鼻中隔前端Little区,占98.2%,少数(2例)位于下鼻甲前端,占1.8%,微波治疗有效45例(90%),无效5例(10%);单纯前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有效35例(58.33%),无效25例(4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前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组多数儿童治疗期间有鼻塞、打喷嚏、鼻部胀痛和或夜间张口呼吸,微波治疗组少数出现上述症状;2组治疗儿童未见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情况。结论儿童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止血是一种传统的常规的止血方法,经济、实用,但存在着填塞时及填塞后儿童非常痛苦,抽出纱条后再出血需重新填塞等弊端。微波治疗儿童鼻出血具有疗效好,且安全、痛苦小等优点,适合应用于儿童鼻出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9例上颌窦良性病变分别采用4种不同手术径路进行治疗,其中18例采用经中鼻道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9例采用经鼻内中、下鼻道双径路,11例采用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及鼻腔外侧壁切除双径路,1例采用传统Caldwell-Luc径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30例,好转7例,复发2例。1例复发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再次手术后病理为乳头状鳞状细胞癌,行放疗后失访。1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术后8个月在上颌窦其他部位再发,但囊肿小且无临床症状未作处理。结论:针对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特点,在鼻内镜下采取不同的手术径路,对手术疗效的提高及手术创伤的减少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144例鼻咽癌常规放疗后鼻窦炎发生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常规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0—2005年收治的放疗前无鼻窦炎而放疗后发生鼻窦炎的144例鼻咽癌患者资料,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鼻窦炎的诊断用MRI法。T1+T2期82例,T3+T4期62例。鼻腔受侵58例,无鼻腔受侵86例。鼻咽灶为面颈联合野6 MV X线常规分割照射68~78 Gy, 6~8周,其中>70 Gy 55例、≤70 Gy 89例。颈部为6 MV X线+高能电子线照射,淋巴结阳性者64~74 Gy, 6~8周;阴性者50~54 Gy, 4~5周。结果 全组患者放疗后鼻窦炎总的发生率为86.8%(125例),其中T3+T4期的高于T1+T2期的,分别为94%(58例)和82%(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 P<0.05);鼻咽灶剂量>70 Gy的高于≤70 Gy的,分别为95%(52例)和82%(7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 P<0.05) ;鼻腔受侵的高于未受侵的,分别为95%(55例)和81%(7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 P<0.05)。鼻窦炎发生在放疗后3、6、12、>12个月的比例不同,分别占13.6%(17例)、31.2%(39例)、48.8%(61例)及6.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8, P<0.01)。结论 鼻咽癌患者常规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率较高,并在1年内达最高峰;鼻腔有无侵犯、鼻咽照射剂量和T分期与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应用鼻内自体材料治疗脑脊液鼻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3~52(41.6±12.5)岁。缺损部位位于筛窦顶壁4例、筛板3例,位于额窦顶、蝶窦顶、额隐窝各1 例。颅底骨质缺损周径小于10 mm者6例、10~20 mm者4 例。通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初步判断颅底缺损部位,按照不同部位颅底缺损的大小及脑脊液鼻漏的严重程度,采用鼻内镜下不同的鼻内自体材料重建鼻颅底缺损,其中6例应用自体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4例应用自体中鼻甲黏膜瓣。术后定期行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生化检查糖定量,随访观察有无复发。结果 本组10例患者手术时间1~2.5 h,术中出血20~50 mL,住院时间7~14 d。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病理征均阴性,脑脊液生化检查糖定量均低于1.7 mmol/L,术前头痛症状消失。出院前鼻内镜检查术区,无一例修补材料坏死、脱落。出院后6 个月随访,均无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利用鼻内自体材料重建鼻颅底缺损治疗脑脊液鼻漏安全、可行,术中取材方便、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可吸收止血绫(泰绫)在经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腺样体肥大行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的患者按有无使用泰绫分为使用泰绫组(A组)和未使用泰绫组(B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和手术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均较B组减少(P<0.01);A组术后恢复及手术疗效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绫在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中具有安全、有效的止血作用,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切口渗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看护过程中的需求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165名ICU患者家属的一般情况、疾病不确定感状况以及看护需求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平均得分为(80.94±11.57)分,处于较高水平。家属看护需求重要性各因子依次为病情保证、获取信息、亲近患者、医护人员的支持以及自身的舒适。相关分析显示,除自身舒适因子外,其余四因子与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理人员在关注患者病情的同时也应对其家属的看护需求给予满足,以降低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面神经瘫痪患者临床资料,其中Hunt综合征14例,Bell面瘫5例,化脓性中耳炎所致面瘫19例,外伤性面瘫11例,颞骨肿瘤所致面瘫12例.24例保守治疗,37例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乳突根治术3例,面神经减压术27例,面神经切除2例,面神经端-端吻合1例,神经移植4例.面神经功能评定标准按House-Brackmann(H-B)分级法.统计学方法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随访6~24个月,除颞骨肿瘤所致面瘫面神经功能(H-B)外,其他疾病所致面瘫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积极的保守治疗以及及时、准确的手术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