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3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炎症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9例宫颈炎症相关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射频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宫颈炎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明显优于射频组;两种方法治疗后宫颈修复过程中阴道排液、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超声组明显低于射频组(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炎症相关疾病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安全、微创、环保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海拔高度桔梗药材中3种桔梗皂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拔高度对桔梗中桔梗皂苷D、去芹菜糖桔梗皂苷D和桔梗皂苷D2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3种桔梗皂苷的含量。结果:海拔高度对桔梗皂苷的含量有影响。结论:海拔高度可为研究桔梗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iRNA-592在肾细胞癌(RCC)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10例RC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正常人肾上皮细胞系(HK-2)和人RCC细胞系(786-O、ACHN、Caki-1和769-P)中miRNA-592的表达.分析miRNA-592与RCC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用LipofectAMINETM 2000试剂盒将miRNA-592沉默质粒(sh-miRNA-592组)或空载体质粒(sh-NC组)转染入786-O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CCK-8法检测增殖能力,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B1、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结果 癌组织中miRNA-592相对表达量为(2.34±0.4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0.97±0.41),HK-2细胞的miRNA-592相对表达量为(1.01±0.08),低于786-O细胞(3.84±0.47)、ACHN细胞(2.76±0.53)、Caki-1细胞(1.98±0.12)与769-P细胞(2.45±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592高、低表达组的T分期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592高表达患者的存活率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miRNA-592组miRNA-592相对表达量、细胞克隆数与细胞培养48、72和96 h时细胞增殖检测光密度值均低于sh-NC组,sh-miRNA-592组细胞凋亡率高于sh-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592在RCC中的高表达与不良生存预后有关,沉默miRNA-592可抑制RCC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侧卧位通气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3月7日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应急病区住院的41例COVID-19并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或无创通气(NIV)的基础上,按是否进行侧卧位通气将患者分为侧卧位组(24例)和仰卧位组(17例)。统计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轻症化率、HFNC或NPPV时间、气管插管发生率、住院时间、压疮发生情况等预后指标。 结果41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43~79岁,平均(60.9±11.1)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合并基础疾病,以及治疗前RR、PaO2/FiO2、PaCO2和MAP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HR、RR、MAP较治疗前下降,而PaCO2、PaO2/FiO2上升,其中PaO2/FiO2在第5天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侧卧位组:(166.4±45.4)mmHg vs(253.0±66.0)mmHg,仰卧位组:(183.8±54.4)mmHg vs(227.4±62.8)mmHg,P均<0.05,1 mmHg=0.133 kPa]。2组间比较,侧卧位组在治疗后第1天RR较仰卧位组降低(P=0.006);侧卧位组的中、重度ARDS患者PaO2/FiO2在治疗后第5天较仰卧位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8±58.5)mmHg vs (221.6±64.9)mmHg,P=0.043]。2组HFNC或NIV时间和气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侧卧位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5±7.2)d vs (21.5±9.8)d,P=0.028],ICU住院时间也短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3±6.3)d vs (16.9±11.0)d,P=0.021],侧卧位组病死率低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 % vs 23.5 %,P = 0.047)。 结论侧卧位通气能改善COVID-19并中、重度ARDS患者的氧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0个甲状腺结节的常规超声特征和超声弹性成像分级情况进行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有66个结节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良性,24个结节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恶性.而且,相对于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大多数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结节内有微钙化、纵横比>1、且超声弹性分级多位于Ⅲ~Ⅳ级.按超声弹性成像分级Ⅲ~Ⅳ级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45%和87.50%.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认知治疗对早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早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治疗组与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组,均为50例. 利培酮治疗组的所有患者均仅给予利培酮片口服治疗,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组在利培酮治疗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另予认知治疗. 治疗3 个月后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评估生活质量,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评估精神症状. 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均升高,PANSS评分均下降,但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组的两类评分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药物联合认知治疗较单一药物治疗可更大程度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量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进行营养筛查,研究不同营养风险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及营养是否与该病的临床类型相关。方法:选择2020年1月24日至2月29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241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确定患者的临床类型,据NRS2002评分值将所有患者分为有营养风险组(NRS2002评分≥3分)与无营养风险组(NRS2002评分<3分),比较2组间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及临床分型差异,对营养评分与临床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应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临床类型的危险因素。结果:有营养风险组患者年龄更大(P=0.00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P=0.023)及糖尿病者(P=0.000)更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更高(P=0.000),而氧分压(P=0.038)、淋巴细胞计数(P=0.000)及白蛋白(P=0.000)较无营养风险者更低;NRS2002评分与临床类型的相关分析提示二者呈正相关(r=0.635),NRS2002评分是患者临床类型的独立危险因素(OR=6.841,P=0.000)。结论:营养风险是COVID-19患者临床类型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NRS2002对COVID-19患者筛查的结果可用于快速指导患者院内分流及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穿刺引流在上尿路结石合并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侧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穿刺引流术,对照组行传统经皮肾造瘘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率、引流管阻塞率。结果:2组均成功手术解除上尿路梗阻,未出现造瘘管脱落。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5.10±4.05) min和(30.70±6.5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30±5.01) mL和(15.20±4.2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穿刺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和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引流管阻塞发生率分别为4%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穿刺引流可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脓毒血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同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内分泌拮抗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模式治疗,对照组给予经典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模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心衰恶化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7、14天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27.1%、61.4%、91.4%,对照组分别为21.4%、41.4%、67.1%、两组治疗第3、7、14天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率:治疗组1、3、5月分别为6.3%、12.1%、18.1%,对照组10.3%、21.5%、3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衰恶化情况,治疗组2、4、6月分别4.2%、6.3%、8.3%,对照组8%、10%、12%,两组心力衰竭进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2、4、6月分别为6.3%、7.1%、8.2%,对照组15.1%、21%、27%,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模式比经典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模式效果好,复发率更低,恶化进展更缓慢,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中药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又称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最佳切入时机及其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3月11日重庆市64例联合中药治疗的COVID-19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在首次诊断为重型/危重型COVID-19后,3 d以内(包括第3天)开始服用中药患者为早期干预组,在首次诊断为重型/危重型COVID-19后,7 d以后(包括第7天)开始服用中药患者为晚期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入组第14天,早期干预组氧合指数为292.5(252.0,351.0)mmHg(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晚期干预组的246.0(170.0,292.5)mmHg(P=0.005)。早期干预组住院时间[(18.56±1.11)d比(24.87±1.64)d,P=0.001]、住ICU时间[(14.12±0.91)d比(20.00±1.53)d,P=0.000]及病毒核酸转阴时间[(16.77±1.04)d比(22.48±1.66)d,P=0.001]均明显短于晚期干预组。早期干预组气管插管率(7.3%)较晚期干预组(30.4%)更低(P=0.028)。结论 初次诊断为重症COVID-19后3 d以内(早期)予以中药治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核酸转阴时间并降低插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