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部自然疫源性疾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学术会议于2006年6月23~2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邀请了全国著名的感染病学、疾病控制、病毒学和疫苗研究的专家进行专题学术讲座,介绍了国内外HFRS和登革热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和交流了自第六次全国会议以来HFRS及其他病毒性出血热防治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相关理论和技术继续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7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糖尿病足感染标本,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按纸片法、微量稀释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出非重复细菌304株,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无乳链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分别占29.3%,8.6%,5.9%,5.6%。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未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肾脏损坏的临床与肾脏病理学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期间死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与尸解资料,研究肾脏损坏临床与肾脏病理学改变之间的联系.结果:45例患者均无明确的泌尿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病史,其中30例(66.7%)有肾功能不全表现,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44/45,98%),其中合并有腹腔感染的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风险明显增高(X2=8.332,P=0.004,OR=7.2,95%CI:1.75-29.6),而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无相关性.临床无论是否有肾功能不全表现,绝大多数患者(41/45,91.1%)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病理学改变,其中表现为肾功能衰竭的有31例(68.9%),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有7例(15.6%),化脓性肾炎的有2例(4.4%),无明显病理学改变5例(11.1%).结论:终末期肝病患者发生肾衰竭后,病情危重、进展快,可能同时合并有肾前性及肾性病因及诱因,且病理学多有器质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刘和平  卢岩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810-1811
肛瘘是常见、多发病,约占肛管直肠疾病的25%~30%[1]。肛瘘又分单纯性和复杂性肛瘘,现在治疗方法很多。我院外科1998年12月~2006年10月在门诊应用激光手术治疗616例肛瘘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16例,低位肛瘘427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89例(包括马蹄型肛瘘41例,“T”字型肛瘘25例)。男382例,女性234例。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71岁,平均45岁。病程0.3~20年,平均病程6年。一次性治愈570例,占92.5%,包括单纯性肛瘘427例,复杂性肛瘘143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分两次治疗,治愈42例,4例经过3次激光手术治愈。2护理…  相似文献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于2010年9月25日至28日在山西太原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肝纤维化、肝硬化学术会议.从事肝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医务及科研人员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就国内外肝纤维化、肝硬化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了学术报告与研讨.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u XY  Li W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4):3097-3098
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最早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是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一叠氮胸苷(zidovudine,AZT),它对HIV复制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许多感染者在治疗12周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出现病毒载量的反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非核苷类抗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得到发展,用于临床的药物种类也增多,开始联合应用两种药物,抗病毒作用加强,同时耐药性的比例也有所减低,但仍然不能维持长期疗效。1996年,美籍华人何大一提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即3种药物联合应用,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又一个里程碑。HAART治疗的优点是抗病毒活性进一步提高,使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降低到可以检测的水平以下,明显延缓耐药性的产生,至今仍然是抗HIV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11年来收治的23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中年男性为主。发热、多汗、关节疼痛和头痛为常见临床表现;发热多表现为高热,脾大较肝大常见,肝损害15例,一过性蛋白尿6例。2例患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其他并发症包括肾衰竭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肾脓肿各1例。多数患者接受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利福平的联合治疗,疗程6周痊愈。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不典型,可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0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LAM初始联合ADV治疗组和变异后联合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初始联合组与变异后联合组患者ALT与TBil在治疗4、12、24与48周均较基线明显好转(P〈0.05),治疗4、12周后,两组均无HBVDNA转阴的患者,治疗24周后,分别有4例(40%)初始联合组与4例(20%)变异后联合组患者HBVDNA转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后,初始联合组与变异后联合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90%(9/10)与40%(8/20),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60%(6/10)与20%(4/20),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联合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在48周时,优于变异后联合组(P〈0.05)。结论ADV初始联合LAM治疗在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状况及抗病毒方面均明显优于变异后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IL-27是IL-6/IL-12家族细胞因子,可发挥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IL-27可通过STAT1依赖或者非依赖途径抑制GATA-3(Th2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从而有利于Th1的分化.IL-27引起naive T细胞产生细胞间黏附分子1,以STAT1依赖方式有利于Th1的分化.IL-27体外还可通过诱导STAT1抑制...  相似文献   
10.
左后分支室速的机制是心室肌参与的大折返,其折返环包括一部分左后分支、P1、连接心室肌和近端P1的缓慢传导区。对于能够记录到P1电位的左后分支室速,理想的消融靶点是P1电位(距P1和P2连接点略近端的位置),消融终点是窦律下出现P1电位;对于不能记录到P1电位的左后分支室速,需要精确定位最早的P2电位进行消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