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应用FOCUS-PDCA循环提高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规范预防率。方法 分别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与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某院住院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高风险患者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FOCUS-PDCA循环,针对主要原因实行系统完善、流程优化、加强培训及宣教等举措,比较两组的VTE防控指标情况。结果 改善措施实施后,该院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率增至99%以上,VTE中高风险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率与规范预防率分别提升1倍与14.75%,目标达成率与进步率分别为77.89%、36.88%。结论 应用FOCUS-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院内静脉血栓症规范预防率,对改善医疗质量与安全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究生长因子覆膜纳米纤维疝补片对大鼠腹壁缺损修复的作用。 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生长因子VEGF165及FGF-21覆膜纳米纤维疝补片。选取30只SD大鼠,体质量100~120 g,手术造成1 cm×1 cm的全层腹壁缺损,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只,分别采用生长因子覆膜纳米纤维疝补片(实验组)和聚丙烯疝补片(对照组)修补。术后1、2、4周分批取材(每时间点5只)对动物一般情况观察、手术部位血清肿形成情况检测、组织学观察及炎性因子表达情况比较。 结果成功制备生长因子VEGF165及FGF-21覆膜纳米纤维疝补片;术后2组大鼠均健康成活,未发生疝瘘等不良反应,缺损得到完整修复。2组大鼠在手术部位血清肿形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巨噬细胞及异物巨细胞计数在术后1、2周低于对照组(56.3±7.3 vs 75.2±9.6,P<0.01;37.1±6.9 vs 53.7±8.1,P<0.05),在术后4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表明实验组手术部位的腹壁组织的炎症反应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部位腹壁组织TNF-α及IL-6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3.67±5.10 vs 194.43± 25.39,P<0.01;84.24±8.22 vs 171.41±15.86,P<0.01)。 结论生长因子覆膜纳米纤维疝补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能降低手术部位的炎症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在临床上多见,约占总人口的10%。主要是因为衰老、噪声、耳毒性药物、外伤、感染、肿瘤、遗传、免疫等体内外因素所致,且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破坏后再生能力有限,常引起不可逆性的听力下降,治疗困难。随着内耳发育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干细胞组织工程技术的逐渐成熟,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因子,如EGF、FGF、TGF-α、甲状腺素等在内耳  相似文献   
24.
回顾分析21例额窦黏液囊肿并发眼眶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额窦黏液囊肿并发眼眶症状患者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9~71岁;病程(出现眼眶症状)1周至3个月.其中1例曾因颅面部外伤行保守治疗,3例因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所有患者均因眼眶症状首诊于眼科,其中眼球突出14例次,视力下降5例次,复视18例次,溢泪3例次.术前均行鼻内镜、鼻窦冠状位和轴位CT扫描检查,可见鼻腔粘连3例次,鼻息肉5例次;均可见额窦内囊性均质性病变突入眼眶内,其中有颅面部外伤患者额窦腔内可见骨性碎片堵塞窦口引流.合并筛窦囊肿3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索青少年抑郁症患儿述情障碍和家庭功能特征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31例青少年抑郁症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80例健康青少年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评定抑郁严重程度、多伦多述情障碍20条目量表中文版(TAS-20)评定述情障碍、中文版儿童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FAS-C)评估家庭功能。比较两组儿童的CDI、TAS-20和FFAS-C量表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研究组CDI评分与TAS-20和FFAS-C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儿童的CDI总分及各因子分、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FFAS-C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TAS-20和FFAS-C总分异常比例分别为88.3%和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和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症严重程度与述情障碍严重程度和家庭功能异常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存在述情...  相似文献   
2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在卵巢癌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研究32例卵巢上皮癌和15例正常对照卵巢组织,采用冷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VEGF和VEGFR-2的表达,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进一步作半定量分析。结果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VEGF和VEGFR-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15和5/15;而在卵巢癌细胞中,VEGF和VEGFR-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32和29/32,二者对应阳性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正常卵巢组织中,VEGF和VEGFR-2的表达均较少,而在卵巢癌组织中,VEGF和VEGFR-2的表达均较正常卵巢组织中明显增加。结论卵巢癌中存在显著增强的VEGF/VEGFR-2自分泌作用,这种自分泌在卵巢癌的发病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肺损伤 (ALI)患者血浆颗粒膜蛋白 140 (GMP 140 )及相关指标的改变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2例ALI患者进行多时间点检测血浆中GMP 140、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 1(ET 1)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含量 ,并设健康对照组。结果 :肺损伤后 1h内 ,血中GMP 140、CEC、ET 1和ACE均显著升高并持续 8h ,血浆GMP 140早期升高 ,幅度较大 ,1h内 5 0 .5 6± 8.79μg/L ,较对照组16 .32± 4.5 1μg/L高 (>3倍 ) ,伤后 2h达高峰 (5 4.38± 9.94μg/L) ,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 ,P均 <0 .0 1;并与其他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血浆GMP 140可作为ALI患者的病情监测和评估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8.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大多数存在c-kit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少部分存在PDGFR-α基因的突变。目前国内外对GIST生物学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Fletcher提出的按照肿瘤直径的大小和核分裂相计数。检测Ki-67、Mcm2、CDKN2A和CD44等反映肿瘤增殖和转移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并结合Fletcher标准,能比较准确地判断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对术后合理选择分子靶向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拉莫三嗪是儿童癫痫的一线治疗药物,其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个体差异较大,药效学和药动学通路多个相关基因突变可能是个体差异大的原因,本研究探讨代谢酶UGT1A4,转运体OCT1与ABCB1,受体SCN1A基因多态性与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稳态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纳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单...  相似文献   
30.
目的系统检索、提取、汇总和分析妇科良性疾病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胃肠功能管理的最佳证据, 为相关证据的实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由上至下循序逐层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妇科良性疾病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胃肠功能管理的所有证据, 包括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临床决策、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 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根据主题进行证据提取、归纳和汇总。由8名专家确定证据推荐强度。结果最终共纳入21篇文献, 包括临床决策2篇, 证据总结1篇, 指南2篇, 专家共识3篇, 系统评价2篇, Meta分析1篇, 随机对照试验9篇, 类实验性研究1篇。通过2名研究人员共同讨论, 提取归纳妇科良性疾病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胃肠功能管理相关证据共20条, 分别为术前准备、术中措施、术后护理(早期进食、体位与活动、多模式镇痛、中医防治措施、咀嚼口香糖、饮用咖啡)。结论医护人员可采用基于循证方法实践建议为妇科良性疾病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胃肠功能管理, 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