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32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正>2型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病变累及全身,其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老年期痴呆的一个过渡阶段,在MCI阶段进行干预治疗,对延缓其认知功能的衰退,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1糖尿病疾病本身相关的危险因素1.1血糖控制不良1.1.1血糖过高高血糖可造成心脏、肾脏、眼底、周围神经  相似文献   
92.
93.
94.
<正>失独家庭~(〔1~3〕)为:"已婚妇女年龄≥49岁、夫妻双方只生育过一个子女、子女已死亡,且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养子女的家庭",即国务院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文件中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研究~(〔4〕)发现,因患病或其他非正常原因,约有8%~9%的独生子女会在55岁前死亡,这意味着我国目前存在着一群数量不容忽视的失独老人。本文就失独老人的社区护理工作进行综述。1对失独老人加强社区护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5.
衰弱综合征是由机体退行性改变和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机体易损性增加的综合征,与跌倒、残疾和死亡等不良结局密切相关。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开展,艾滋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限逐渐延长,老年HIV/AIDS人数增加,衰弱综合征在该人群中的患病率增加。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发生与HI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早期识别与干预老年HIV/AIDS的衰弱综合征可以减少不良临床事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6.
目的:体外研究艾叶提取物抑菌能力,初步探索艾叶提取物对大鼠口腔溃疡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 方法:用浸出法提取艾叶挥发油及水提液混合物;体外研究艾叶提取物对口腔常见菌群的抑菌能力;以NaOH灼烧大 鼠唇内侧造口腔溃疡模型,观察2.0,1.0,0.5 g/mL生药浓度的艾叶提取物对大鼠口腔溃疡模型愈合时间、溃疡修复 程度的影响;运用ELASA法检测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溃 疡局部病变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艾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和链球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用NaOH晶体成功构建大鼠口腔溃疡模型,2.0和1.0g/mL艾叶提取物均可 有效缩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P<0.01),显著降低血清TNF-α表达(P<0.01)及提高溃疡局部PCNA表达水平(P<0.01),有 效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并促进组织修复。结论:艾叶提取物能通过抑制细菌生长,降低血清TNF-α含量及提高溃疡局部 PCNA表达来促进大鼠口腔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97.
目的:调查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医师在高压力环境下的抑郁及自我效能感状况,并探讨抑郁 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某三甲医院新入住培医师223例,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患者健康问 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测评住培医师的一般情况、抑郁、自我效能感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 步回归分析探究住培医师抑郁与自我效能的关系及抑郁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的住培医师无抑郁症状68人 (30.5%),轻度抑郁症状115人(51.6%),中度抑郁29人(13.0%),中重度抑郁7人(3.1%),重度抑郁4人(1.8%);抑郁阳性 检出率为69.5%。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男性住培医师[(28.11±5.37)分]与女性住培医师[(26.19±4.8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抑郁状况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384,P<0.01),多元线性回归提示自我效能感为 住培医师抑郁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影响抑郁的其他因素有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对自身发展有无信心;性别、 年龄、情感状态、学历、是否职业医师证、月收入与抑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本次调查住培医师抑郁症状 检出率较高,是抑郁的高危人群。住培医师自我效能感可能是影响住培医师抑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白屈菜赤碱对大鼠肺组织形态的长期毒性作用及其对大鼠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引起大鼠肺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和低、中及高剂量白屈菜赤碱组(给予3.7、5.6和8.4 mg·kg-1白屈菜赤碱),每组30只。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表现;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累积死亡率最高,其次为中和低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各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低于低和中剂量白屈菜赤碱组(P<0.05)。白屈菜赤碱能引起大鼠肺充血和血性腹水。HE染色,随着白屈菜赤碱剂量的增加,各剂量白屈莱赤碱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加重。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P<0.05);与低和中剂量白屈菜赤碱组比较,高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与低和中剂量白屈菜赤碱组比较,高剂量白屈菜赤碱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白屈菜赤碱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对大鼠肺组织产生长期毒性作用,中和高剂量白屈菜赤碱可能通过NF-κB活化和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加重中毒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99.
综述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概念、发展现状、主要类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探索出适合我国社区开展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随机森林算法在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筛选和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在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甲医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在该医院分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孕早期妇女为研 究对象。入组时,使用自编的调查问卷、中文版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调 查研究对象的人口经济学、心理社会学、生物学和产科及其他特征;产后4~6 周内,采用中文版EPDS进行抑郁评分 和自编的产后资料问卷收集分娩和产后资料。采用R软件在训练数据集上建立产后抑郁风险预测的随机森林模型, 在验证数据集上采用预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 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共调查406 例研究对象,其中150 例的EPDS得分≥9,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9%。通 过随机森林算法对训练集建立的模型在验证集上验证,得出预测准确度为80.10%,灵敏度为61.40%,特异度为 89.10%,阳性预测值为73.00%,阴性预测值为82.80%,AUC值0.833。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通过变量重要性评分对产 后抑郁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得出排名前10 位的重要预测变量为产前抑郁、产后经济担忧程度、产后工作 担忧程度、孕早期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孕晚期高密度脂蛋白、向婴幼儿发脾气、孕早期血清总胆固醇、孕早 期三酰甘油、孕晚期血细胞比容和三酰甘油。结论: 随机森林算法在产后抑郁的风险预测中具有较大优势,通过综 合评价机制能从复杂的多因素中识别出产后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并进行定量分析。这对识别产后抑郁关键因素, 进行及时、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