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不宁腿综合征(RLS/WED)与认知功能减退间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基于上海黄浦区五里桥社区≥50岁人群的前瞻性研究。首先于2009年,使用中国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C)对该社区中222例RLS/WED患者(基于2003版诊断标准制定的量表筛查)和1669例无RLS/WE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通过问卷调查和病案回顾的方法收集混杂因素信息,建立基线标准,5年后(2014年)随访该人群的认知功能(MMSE-C)。通过Logistic regression方法分析RLS/WED人群与认知功能减退的相关性。结果仅调整年龄和性别后,RLS/WED对认知能力减退有保护作用(OR=0.68, 95%CI:0.46~0.99,P=0.04)。然而,继续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状况、糖尿病、高血压、鼾症、失眠、吸烟和饮酒、体重指数、载脂蛋白Eε4、抑郁、头部创伤史、全身麻醉史、冠状动脉疾病史、脑梗死、脑出血史)后,RLS/WED和认知能力减退无显著相关性(OR=0.64, 95%CI:0.40~1.04,P=0.07)。结论基于社区随访5年的前瞻性研究未发现RLS与认知功能减退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视觉系统的评估可以作为评估脑内病理改变的一种非侵入性的、间接的指标。本研究旨在探索AD 中视觉功能相关指标与海马体积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年龄和性别匹配的23 名MCI 和17 名 AD 患者,检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potential,PVEP)、闪光视网膜电图(fl 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的记录和海马3D-MRI 成像。结果:OCT 检测说明在AD 患者中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明显低于MCI 组。在MCI 和AD患者中进行PVEP 检查,左眼P100 波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在FERG 检查中,观察到视杆细胞反应潜伏期的时间增加,在视杆视锥细胞反应和视锥细胞反应中观察到明显的振幅减少。相关性分析说明RNFL 厚度、视杆视锥反应振幅、视锥反应振幅和30 Hz 闪烁潜伏期与海马体积的萎缩存在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MCI 和AD 患者中MMSE 分值下降与海马体积萎缩、RNFL 厚度变薄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我们结果揭示了相比于MCI 病人,AD 病人的RNFL 厚度、VEP 和ERG 的反应有明显差异,并且与海马体积有明显的相关性。RNFL 厚度与MMSE 得分有关,提示了RNFL 厚度可以成为AD 的诊断和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3.
脑卒中是造成死亡和终生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以往的研究已使我们对此疾病机制的理解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有很多关键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有效治疗方法仍十分匮乏。  相似文献   
54.
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临床上并不少见,有些不良反应可使原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加重,有些农现为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或精神症状.常见约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有药源性癫痫、药源性头痛、药源性认知功能障碍、药源性意识障碍、药源性脑病、药源性腩血管疾病、药源性锥体外系疾病及药源性精神障碍等.临床实践中应对药物可能山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及时处理,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慢性高频电刺激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丘脑底核治疗PD的机制.方法 通过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中脑前脑束建立偏侧PD动物模型,对造模成功的PD大鼠模型丘脑底核进行高频电刺激,观察高频电刺激对PD大鼠行为的影响,并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钙调蛋白Calbindin-28和突触前膜囊泡蛋白(synaptophysin)的表达情况.此外,对接受慢性高频电刺激的6-羟基多巴损伤纹状体双侧PD大鼠的脑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黑质Calbindin-28和突触前膜囊泡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高频电刺激偏侧PD大鼠丘脑底核可使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减少31%;(2)偏侧PD大鼠损伤侧纹状体内已无TH表达,慢性高频电刺激同侧丘脑底核对纹状体TH缺失无逆转,但增加健纹状体内TH表达量78.6%±9.5%;(3)偏侧PD大鼠损伤侧纹状体内Calbindin-28表达量增加75.4%±15.0%,慢性高频电刺激使其表达量减少43.0%±7.1%;(4)慢性高频电刺激亦显著抑制双侧PD大鼠黑质Calbindin-28表达:假手术大鼠、PD大鼠以及慢性高频电刺激后PD大鼠黑质致密部Calbindin-28阳性神经元分别为74.5±10.2、75.7±15.6和33.1±7.8;(5)慢性高频电刺激未影响黑质和纹状体内突触前膜囊泡蛋白的表达.结论 深部脑刺激治疗PD的机制与调节黑质和纹状体内钙调蛋白Calbindin-28和TH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56.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诊断脑膜癌病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对脑膜癌病(MC)的诊断价值。方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采用侯氏自然沉淀法,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链霉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结果:12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异常细胞。结合免疫组化染色10例,其中5例用常规涂片,异常细胞阳性1例,占20%;另5例用脑脊液细胞学收集法,异常细胞阳性4例,占80%,1例癌胚抗原(CEA)阳性,1例膜上皮抗原(EMA)阳性,2例CEA、EMA均阳性。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7.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散发、原因不明侵犯锥体外系、自主神经系统、小脑、锥体系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早期症状多不典型,临床上易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体位性低血压、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等疾病混淆,目前确诊MSA尚需依赖病理.因此寻找有效的支持临床诊断MSA的客观生物标记是目前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8.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为特征的神经免疫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临床上病变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多发的特点,在亚洲人群中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1],具有较高的致残性。由于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且病情多呈长期缓慢进展或复发一缓解的特点.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究品管圈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沉默性误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共计1,0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工作模式进行程序化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开展品管圈工作模式,确定工作主题,拟定工作计划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和标准化工作流程。将观察组和对照组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及并发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得肺炎的患者8例(14.8%),导致气管插管的有13例(占24.1%),无死亡人数;对照组中因误吸导致肺炎的患者36例(27.9%),导致气管插管的有47例(占36.5%),死亡7例(5.4%)。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发生沉默性误吸的人数以及误吸造成的并发症程度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的工作模式能降低脑卒中患者沉默性误吸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60.
Rho激酶是鸟苷酸结合调节蛋白Rho的主要效应底物,在细胞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细胞迁移和增殖、细胞收缩等。Rho激酶与出血性脑血管病后继发脑损伤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相关,而Rho激酶抑制剂可有效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炎性反应及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具有神经保护作用。Rho激酶抑制剂为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