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20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SAR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SARS,人们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普遍出现恐慌,部分SARS患者出现了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本文旨在探讨SARS病人的心理改变特点,以便提供必要的临床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或神经病毒病是病毒感染性疾病或病毒病中的一部分。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中一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急性神经病毒病。本拟初探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相关问题,谨供参考并祈指正。  相似文献   
3.
技术的进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改变了人们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认识,提出了TIA新的定义。TIA后短期内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得到细化。TIA患者的症状、潜在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多种多样,其后再发卒中的危险性在不同的临床和病因亚型中也存在差异,尽管TIA后卒中的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患者早期不会发生卒中。究竟哪些TIA患者容易或不易于发生卒中?这就需要我们对TIA患者进行筛选,识别出真正的高危患者并进行快速评估,这是神经科医师特别是急诊的神经科医师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对TIA的危险进行分层就是根据患者临床和辅助检查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现就TIA的临床、病因、影像、神经生化等方面的高危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CVT)是脑静脉血栓的一个亚型,我们结合1例典型的DCVT患者,来探讨深脑静脉血栓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血管病定量脑电图与影像及功能影像检测的相关研究概况潘映辐定量脑电图(qEEG)对脑血管病(CVD)中的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可逆性神经系损伤(RIND)以及部分非进行性卒中(PNS)的早期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区分病人和健康人)已...  相似文献   
6.
弱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Intravascular Low-reaction-Level He-Ne Laser Irradiation Therapy,ILLLIT)于80年代由前苏联率先开展,国内90年代初开始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把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快速提取法应用于视神经病变的病人,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alileo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对30例正常健康人和17例视神经疾病病人分别进行全视野的PRVEP检测熏每一结果重复检测3次。所得结果应用少次提取法进行处理而得VEP波形。然后将正常对照组3次重复结果两两间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探讨其可重性,并计算出正常值范围,最后参照正常值,分析视神经疾病组的检测结果。结果3次重复结果两两间配对t检验,得P1=0.425>0.05,P2=0.179>0.05,P3=0.110>0.05;参照本研究得出的正常值范围,对病人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这种少次提取法对视神经疾病检测的敏感度90.0%(18/20),特异度92.5%(13/14),准确度91.1%(31/34)。结论用这种少次提取法提取PRVEP,可重性好,稳定可靠。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转录共激活因子(PGC-1α)被认为是线粒体生物合成的主要调节因子,参与能量代谢,近年来有学者认为PGC-1α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文就PGC-1α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的肠道存在近100万亿种细菌,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大脑。近年来提出的脑-肠轴的理论指出,肠道菌群可以通过介导免疫、迷走神经、神经内分泌等双向应答系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行为。本文综述近年来肠道菌群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及行为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口服抗凝剂被推荐用于房颤相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预防卒中再发。目前指南对于房颤患者出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启动抗凝治疗的最佳时机方面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本文就近些年在抗凝启动时机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更合理地启动抗凝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