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公开发表在网络和数据库的有关中医药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文献进行方、药、证的可视化分析,客观全面的对COVID-19的中医药治疗进行探讨,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选用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纳入文献中的用药情况进行数据拆分、整理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高质量数据的主要期刊来源是核心期刊《中医杂志》;新冠临床用方以解表清热剂、开窍补益剂、辟秽祛湿剂为主;临床用药以解表药、清热解毒药、化湿祛痰药以及补益药为主;临床治病思路以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为指导;临床常见证型为湿、热、寒、毒相关证型;重视新冠前期预防以及后期恢复调养;治疗过程用药考究,注重养阴与祛邪并进。结论 新冠的中医临床诊治考病全面,并注重养阴与祛邪并进,可为官方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单臂试验连续型数据的Meta分析模型、贝叶斯方法及实现。方法 阐述正态-正态层次模型,基于该模型框架,以贝叶斯方法拟合随机效应模型,对效应参数μ和异质性参数τ分别选择不同的先验,使用R软件的bayesmeta包对两个文献数据重新分析。结果 在正态-正态层次模型框架下,基于不同的先验信息,贝叶斯Meta分析结果为:数据1参数μ的点估计及95%CI分别为-4.26(-6.97, -1.92)和-4.50(-9.27, -0.53),参数τ点估计及95%CI分别为1.51(0.41, 2.75)和2.28(0.00, 6.57);数据2参数μ的点估计及95%CI分别为-4.07(-5.54, -2.71)和-4.12(-5.96,-2.46),参数τ点估计及95%CI分别为1.54(0.78, 2.48)和1.81(0.74, 3.51)。结论 不同的先验可能影响参数估计值。基于NNHM框架下的贝叶斯方法适用于单臂试验连续型数据的Meta分析。Bayesmeta包以其简单、快速、准确、可重量性算法等可以用于实现贝叶斯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退行性下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欠矫原因,评估再次手术修补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8~2017年我院退行性眼睑内翻行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手术欠矫病例27例(27眼)。分析欠矫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选择相应手术方式,观察再次矫正的手术效果。结果 退行性眼睑内翻原因和修补方式为:下睑缩肌断裂未修补15例,给予下睑缩肌修复;水平松弛未矫正7例,给予外眦韧带缩短手术;5例同时存在下睑缩肌断裂和水平松弛,行下睑缩肌修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手术。再次手术随访时间内[(18.74±12.11)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眼睑位置正常。结论 退行性眼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手术欠矫的原因为手术方式选择不完全正确,眼睑退行性改变因素未得到充分矫正。发生欠矫时,应仔细分析其原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仍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常导致肠腔狭窄或穿透性肠损伤,其病程发展过程中需要经常评估疾病的活动性和并发症,以便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MRI软组织分辨力高,可以获得肠壁的动态信息,已应用于对IBD的检出、评估病变活动性、判断病变纤维化程度及鉴别CD与UC等。就MR小肠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MRI及磁化传递成像等在IBD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紫杉醇耐药株MCF-7/Taxol中的紫杉醇结合的差异蛋白质,探索抗肿瘤药物新靶点。方法合成生物素化紫杉醇,HPLC-MS联用法检测合成产物。SRB法检测生物素化紫杉醇的生物活性,免疫磁珠偶联后与MCF-7及其MCF-7/Taxol的全细胞蛋白液反应,获得紫杉醇结合蛋白,SDS-PAGE电泳获得差异蛋白条带,LC-MS/MS分析,Western blot鉴定差异结合蛋白。结果成功合成生物素化紫杉醇,生物素化紫杉醇的生物活性和紫杉醇相当。经过蛋白电泳分析,MCF-7/Taxol的紫杉醇结合蛋白较MCF-7多一差异条带,LC-MS/MS分析提示数个目标蛋白,经过Western blot验证差异条带中有Heat shock protein HSP90、Dermcidin Precursor、Actinin。结论成功获得了MCF-7和MCF-7/Taxol之间的紫杉醇细胞差异结合蛋白,对这些蛋白作用机制的的深入探索,可能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寻找到新的靶点蛋白,发现新的肿瘤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中医经典文献及临床实践思考,立足于"湿疫"理论阐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治疗方药。认为新冠肺炎乃湿毒疫邪所致,其病机特点为内外病邪相引,合而致病;本病除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外,同时也表现出三焦传变的过程。同时,通过归纳梳理相关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湿疫的证治方药,为新冠肺炎的中医诊治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仍缺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防治疗效明确的临床证据。本文针对新冠肺炎,从医学伦理、研究领域、研究方案、随机对照设计、真实世界研究、临床试验协作等方面探讨进一步开展相关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思路与建议,以期为循证医学提供可靠的最佳证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采用MR延迟增强、T1-mapping技术探讨单倍剂量钆布醇和双倍剂量钆喷酸葡胺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与心肌梗死评估中的价值。方法:54例使用钆喷酸葡胺和44例使用钆布醇增强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MR图像用于数据分析。在MR延迟增强、增强后T1-mapping图像上测量左心室血池、正常心肌、延迟强化心肌的信号强度及T1值,计算左心室血池的信噪比(SNRLV)、延迟强化心肌的信噪比(SNRhyper)、延迟强化心肌和正常心肌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hyper-remote)及T1差值(△T1hyper-remote)、延迟强化心肌和左心室血池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hyper-LV)及T1差值(△T1hyper-LV)。结果:钆布醇SNRLV低于钆喷酸葡胺(P<0.001),钆布醇CNRhyper-LV、T1LV和△T1hyper-LV均高于钆喷酸葡胺(P<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种对比剂的SNRhyper、CNRhyper-remote、T1hyper和△T1hyper-remot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MR延迟增强检查时,使用单倍剂量钆布醇可比双倍剂量钆喷酸葡胺更好地评估心肌纤维化与心肌梗死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1例伴有横纹肌肉瘤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了解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基因检测进展。方法分析1例伴有横纹肌肉瘤MG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肌电图、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左侧胸腔占位进行穿刺活检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患者为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四肢无力。肌电图重复电刺激提示低频刺激CMAP波幅衰减超过正常范围,高频刺激未见明显递增。左侧胸腔占位穿刺活检示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免疫组化染色示vimentin(+),desmin(+),myogenin(+),WT1(+),CD99(+)。基因测序示FOXOc1。结论伴横纹肌肉瘤的MG病例为国内首次报道,易累及延髓肌、呼吸肌及颈肌,且病情更重。溴吡斯的明、丙种球蛋白可缓解肌无力症状,如条件允许,可考虑对横纹肌肉瘤行外科根治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平行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益肾泄浊方内服外用治疗IV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从炎症细胞因子和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IV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患者150例,被随机分为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的治疗组,进行为期8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组最后2个月单用西药),观察记录二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候和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1)二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和有关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2)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71例和70例完成了研究,总有效率分别为60.6%和75.7%,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9.2±8.1和25.6±6.8,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患者发生终点事件以及临床副作用的比例均无明显差异。(3)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TGF-β1、MCP-1、TNF-α)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停用中药继续西药治疗随访2个月后,上述各项指标虽较治疗6个月时有一定程度的恶化,但仍好于西药组。(4)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好转,甚至变坏。结论益肾泄浊方内服外用一体化治疗能明显改善IV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症候,延缓肾功能衰竭。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和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