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梳理中医对疫病的认识,对比分析我国近20年经历的较大疫病,认为2019年12月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以"湿毒疫"论治。随着疫情的蔓延,病例数逐渐增多,病患临床表现及发病规律逐渐清晰,发现此次疫病早期临床表现为发热或不发热,发热者多身热不扬、干咳、乏力,伴恶心、呕吐、便溏、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舌苔普遍腻,具有明显的湿毒裹挟之症,病位在肺与脾。多数患者发病缓慢,潜伏期长,症状相对温和,少数患者可迅速发展为痰瘀壅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等证,此期重症转危重症呈现黏腻胶着、缠绵难愈的典型湿毒特点,病毒转阴后的恢复期多呈现邪气留恋、余热未清的特点,尤其是重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组织损伤的修复需要很长时间。比较分析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甲型H1N1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为近代流行疫病多湿,此次疫情尤为明显。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注意在化湿解毒、辟秽化浊的基础上因证施治。  相似文献   

2.
杨恺  冯全生  吴文军  郑秀丽  张之文 《中医杂志》2020,(17):1478-1480+1492
湿疫为感受湿性疫邪而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由于湿性黏滞易缠绵反复的特点,故其病情发展缓慢,病机变化相对复杂,治疗周期亦相对较长。根据现有资料,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同时伴乏力、干咳、呼吸困难、胃肠道不适、苔腻等基本症状,证候上可归属于湿疫范畴。湿性疫邪易袭太阴,主要病位在肺、脾。通过文献梳理厘清中医学对湿疫的认识,以期从湿疫的角度来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疫毒夹湿"角度探讨加味达原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毒闭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31日至3月3日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住院的COVID-19疫毒闭肺证患者45例,其中治疗组22例给予常规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等)联合加味达原方,对照组23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发热、咳嗽、乏力、胸闷喘息、腹胀便秘、舌象)好转情况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T等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患者主要症状(发热、咳嗽、乏力、胸闷喘息、腹胀便秘、舌象)均显著好转,治疗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CT好转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白细胞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达原方患者能明显改善COVID-19疫毒闭肺证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淋巴细胞百分比恢复,加快肺部病变吸收,本研究为从"疫毒夹湿"角度治疗该病提供了初步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4.
2019年末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且发现本病具有较强传染性.一般潜伏期为1~14 d,病情发展较快,临床常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死亡.2020年1月23日,甘肃省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我省在积极援鄂同时立即形...  相似文献   

5.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尚无特效药物。本文基于温病学说,结合四川省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临床实践,系统论述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传变特点和证治思路。认为新冠肺炎的病因是湿浊疫毒,基本病机为湿浊化疫、蕴毒传变、气机痹阻,临床可分为湿浊郁表、肺失清肃,湿浊中阻、痰热内蕴,疫毒闭肺、毒损肺络,湿毒蒙心、伤阴耗血,余邪滞留、气阴两伤五个阶段,并论述了相关治疗策略,这将有助于COVID-19的中医药防治。  相似文献   

6.
“疫”属“瘟疫”范畴,是一类感受疫疠、毒邪所致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湿疫作为疫的一种,有其共同的传染性特点,因感受湿性疫邪而发病,加之湿性黏滞的特性,导致湿疫发病呈现发展缓慢的病情、复杂多变的病机和相对较长的治疗周期。中医药凭借其丰富的诊疗经验和明显的治疗优势,在疫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郑进教授临证湿疫病30余载,积累了独特而丰富的治疫经验。通过梳理中医学对湿疫的认识,以及郑进教授治疗湿疫的经验,以期为湿疫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发现湿浊毒贯穿疫病全程,提出了从湿浊毒论治的观点。武汉地处长江边,湿润多阴雨,形成了湿浊毒疫疠之气致病的地域自然条件。COVID-19患者早期见发热、乏力、周身酸痛、纳呆、大便黏腻不爽,舌质淡胖齿痕、苔白厚腐腻,脉濡或滑;疾病进一步发展后表现为低热、或身热不扬、或未热、脘痞呕恶、便溏,这一系列的症候群均是湿浊毒的临床表现。临床症候错综复杂,真假难辨,必须掌握见虚非虚、见实非实、见燥非燥、见热非热辨证四大要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将本病分为4期9个证型,其中有4个证型从湿浊毒论治。我院协定方"祛湿化浊排毒汤"具有祛湿化浊、保肺排毒之功,治疗COVID-19获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湿毒疫”范畴。因其传染性强,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而成为临床急性疑难病症。其发病条件与运气学说对天时的认识有关,也与水系众多的地理环境有关。主要病性为湿毒,病位在肺脾,主要病机为湿犯上焦,湿困中焦。治法以分消化湿,宣畅气机为主。围绕早期、中期及时截断,是减少危重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笔者团队力求精准辨证论治,优选中医古方加减应用,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初步表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独特优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笔者结合学习温病学相关知识,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等流行病学特征,属于中医"温疫""疫病"范畴.根据其发病的临床症状表现,提出临床可分为初期、进展期、危重期及恢复期四个阶段,阐述了每一个阶段中医辨证的要点及治法方药,强调了截断病源途径的重要性,并提倡根据不同体质进行中药预防.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传染迅速、病情险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疫情爆发后,中医以独特的优势,在本次抗击疫情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可归属于中医疫病范围,其发生、发展、传变、转归等多个环节与风温夹湿类似,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肺系及脾胃系,病位在肺与脾,笔者试从风温夹湿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高级别专家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并多次修订。国家方案从第三版开始纳入中医部分,参与指导疫情的中医药防控。各地区也在国家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和人群特点,发布了本地区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预防方案。广大中医药专家学者也为疫情的防控献言献策。现有方案表明,本次疫情病因以"湿"为主。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思路,发现各方案之间虽表述有异,但基本都提倡分期辨治,病性可归纳为湿、毒、瘀、虚、闭脱,诊疗核心是立足湿疫,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各方案的差异恰好也体现了中医三因制宜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文献报道,结合相关中医古籍,从中医学的立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特征。发现此次疫邪致病变化多端,伤人部位不定,且表现出类湿、类寒、类燥之性;可从口鼻、腠理而入,"卫分"与"太阳"多同时受邪,卫气损伤,防御失守,使得疫邪直入脏腑,引发血水同病;进而探讨疫邪与兼夹之邪致病的区别以及疫邪引动宿病的机制。中医认识及治疗疾病依据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治疗此病需把握以下原则:衷中参西,病证结合;铭记中医治疗疾病的总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谨防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疫病所现病性或寒或热,治疗用药勿拘寒凉。推荐治疫专药参考《神农本草经》、现代药理研究及疫邪致病特征,选木香、徐长卿、升麻等三味中药。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特点与中医“疫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防疫过程中,中医药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诊疗方案和抗疫期间的临床心得,认为在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应分期辨证,重视辨寒热转变,注意培育正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因病机的探讨上,寒湿疫毒为主要外邪,“伏燥”亦为该病病邪之一.燥火与寒湿...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治疗和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报道以"寒湿疫"理论为指导,运用温阳健脾、化湿解表、补气升陷、回阳救逆之法治疗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各1例,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结合肺疫高热、肺疫暴咳2则验案,介绍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临证思路及辨证、用药方法。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从肺疫论治,对于重型患者应尽早给予中药干预;辨证既要遵循三因制宜原则,又应纳入并重视西医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瘟疫"范畴。本病初起邪在肺卫,继而肺脾同病,波及阳明,病邪不解,热入营血,气血同病。病位主要在肺,易致正气亏耗,心、肝、肾等多脏受损。病机核心为疫毒闭肺,病理因素涉及湿、痰、热、毒、瘀、虚。治疗策略总以祛邪为要,同时不忘顾护脾胃,通过中医四诊,结合理化检查指标和临床分型,精准施治,提高治愈率,防止肺纤维化,减少重症化,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依据中医外感热病的理论,综合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的气候、地域、病因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符合中医学的“寒湿疫”。本文从中医学“寒湿疫”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候特点、病机特点和传变规律,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拟定出“寒湿疫”分期治疗原则,强调初期重视疏散寒湿、芳化湿秽;中期宣透郁热、清化痰热、宣畅湿热、通下湿滞,是阻断疫毒深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病情凶险,变化迅速,转归不良,这些特点与中医学"疫病"高度一致。基于对中医疫病的认识,创新性地将温毒、湿毒、痰毒、瘀毒、疫毒与新冠肺炎的发病联系起来,认为新冠肺炎的病机重点是五毒致病,毒虚杂合;五毒各有特点,分别处于疾病不同阶段,疫毒贯穿始终;疫毒易变,病情轻重视体质而论,与患者情志状态密切相关;病位在肺,责之脾肾,重症及心。治疗主张多元辨证,治毒贯穿始终,又要固护正气,同时牢牢抓住"整体合参,三因制宜"的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湿”邪贯穿疾病发展的全过程,COVID-19出院患者症状难以完全缓解、病情偶有反复与“湿性粘滞”的致病特点密切相关。本文针对COVID-19出院患者的病后康复问题,从湿邪致病的角度探讨COVID-19的病因病机,并通过总结名老中医治湿经验,应用于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的中医调护过程中,治以扶正祛湿为主。湿热伤阴者,兼清热生津;湿重难解者,当淡渗利湿;寒湿内蕴者,可温里散寒;痰瘀互结者,当去菀陈莝。也可结合中医外治等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传染性强,病因为感受疫疠之气,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病位在肺脾,发病多与“寒、湿、热、毒、瘀”等多因素有关,不同专家对疾病认识不尽相同。本文从中医药角度出发,就该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和当前一线临床治疗做一简单综述,以便为中医药临床略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