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分析成型方向对打印件的表面特征、弹性模量、挠曲强度及断裂韧性的影响及其与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为口腔义齿基托树脂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使用义齿基托树脂材料打印义齿基托树脂试样,试样形状及尺寸参考目前常规义齿基托材料检测标准。检测物理性能的试样为圆柱体(直径15 mm、厚1 mm),在Z轴的不同角度方向上(0°、45°、90°)进行打印。扫描电镜观察经不同方向打印后试样的表面微观形貌;试样经色稳定仪浸水光照后观察其颜色稳定性;利用粗糙度仪分析试样表面粗糙程度;用维氏硬度计测量硬度。检测力学性能的试样为长方体(检测弹性模量和挠曲强度:长64 mm、宽10 mm、高3.3 mm;检测断裂韧性:长39 mm、高8.0 mm、宽4.0 mm),分为W、H两组,W组以长×宽为底面,平行X、Y轴平面,自下而上沿Z轴开始打印,H组以长×高为底面,平行X、Y轴平面,自下而上沿Z轴开始打印,两组成型角度均分为0°、45°和90°,通过万能力学试验机研究其弹性模量、挠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面形貌和粗糙度与成型方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根尖预备直径对下前磨牙牙根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因正畸新鲜拔除的牙根发育完成、无牙根折裂的单根下前磨牙,单根管、根管弯曲度小于10°、距根尖5 mm处根管颊舌径与近远中径之比小于2,初锉≤15#。离体牙截冠后,保留13 mm牙根,按重量以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6组(n=10), 根管预备至不同主锉号数:A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根管预备;B组,40#主锉组;C组,45#主锉组;D组,50#主锉组;E组,55#主锉组;F组,60#主锉组。预备采用不锈钢手用K锉,以步退法进行预备,步退4号,每次步退1 mm,预备锥度为0.05,预备过程中冲洗液采用蒸馏水。将牙根用义齿基托树脂包埋,制作试件,使用万能试验机垂直加载,直至牙根折裂,记录抗压载荷(N)和折裂的类型。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Tukey检验比较各实验组牙根抗压载荷,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实验组的牙根折裂类型。结果: 根管预备后, 5个预备实验组平均抗压载荷均明显低于未经根管预备的空白对照组,其中50#主锉组[(1 027±128)N]、55#主锉组[(994±150)N]、60#主锉组[(983±166)N]的平均抗压载荷降低明显,与空白对照组[(1 444±155)N]、40#主锉组[(1 339±131)N]、45#主锉组[(1 287±144)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件折裂类型分析显示各实验组无明显差别,发生于颊舌向折裂的最高(55%), 近远中向折裂率为13%,复合折裂率为32%。结论: 根尖预备大于50#后,下前磨牙牙根抗折强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聚合反应后热处理即二次热处理对树脂人工牙材料密度、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为更好的使用和加工树脂人工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二次热处理前的试件分为BE(人工牙的釉质层),BD(人工牙的本质层)两组;热处理后试件分为BEh(人工牙的釉质层),BDh(人工牙的本质层)两组,每组均含有20个样本。在经过二次热处理前后,进行密度、硬度和磨耗量的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次热处理后人工牙的密度和硬度均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热处理后人工牙的磨耗量明显小于热处理前(P〈0.01)。结论热处理能提高树脂人工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0种纳米填料光固化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情况,评价纳米填料在光固化复合树脂聚合收缩性能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实时监测10种纳米填料光固化树脂(CM:Clearfil Majesty; CX:Ceram·X;F:Fulfil;E:Estelite α;PM:Premisa; TN:Tetric N-Ceram restorative;S:Spectrum TPH3;TB:Tetric Bulk Fill;Z:Z350XT;P:P90)的聚合收缩情况.测量光固化时的体积收缩率、收缩速率峰值以及到达峰值的时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10种材料的差异.结果 10种纳米填料光固化树脂的体积收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种纳米填料光固化树脂的体积收缩率范围为1.20% ~ 3.09%,P<PM <Z≈E <TN≈CM≈TB <CX <S <F,其中Z与E、TN与CM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积收缩率较接近.收缩速率峰值范围为2.14~ 14.76 μm/s,到达峰值的时间范围为3.29~5.39 s.结论 10种纳米填料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差异显著,填料含量和粒径对复合树脂聚合收缩有一定影响作用,增加填料含量,减小纳米填料的粒径,有助于降低聚合收缩率.  相似文献   
15.
口腔材料中的复合树脂指的是一种颗粒增强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或称高分子复合材料。由美国学者Bowen于1962年开发,它是由有机树脂和无机填料组成的非匀相混合物,无机相为经过特殊表面处理的粉状无机填料[1]。填料又被称为增强体,主要作用是赋予材料良好的物理机械作用,如强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复合树脂经温度循环老化作用后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分析复合树脂组成成分和工艺对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和应用复合树脂材料提供指导.方法 选用复合树脂A(Clearfil AP-X,Kurary)、B(Filtek P60,3M ESPE)、C(Filtek P90,3M ESPE)和D(Clearfil MAJESTY,Kurary)制成试样,每组5个样本,在抛光即刻和经10000次及20000次温度循环(55℃和5℃,30s)处理后,用表面粗糙度仪检测试样,获得表面粗糙度R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抛光即刻树脂A的Ra值[(0.16±0.03)μm]显著高于树脂B[(0.09±0.01)μm]、树脂C[(0.09±0.02)μm]和树脂D[(0.08±0.02)μm](P<0.05),树脂B、C、D的R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树脂在温度循环10 000次后的Ra值均无变化(P >0.05);20 000次温度循环后,树脂A的Ra值显著增高[(0.20±0.02) μm]较抛光后即刻[(0.16±0.03)μm]和10000次温度循环后[(0.17±0.03) μm]显著增高(P<0.05),其他3种树脂Ra值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短期温度循环老化作用不会导致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变化,延长老化时间后大颗粒玻璃填料树脂表面粗糙度增加;纳米工艺可显著改善树脂表面粗糙度;新型硅氧烷类树脂的表面粗糙性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7.
18.
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材料、生物制剂以及环境的质量和健康安全是政府和民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际标准的健康安全评价检测方法以微生物、动物及其细胞作为载体,不能准确反映人类的生物学特征,预测人体心、肝等靶器官毒性及发育毒性的准确率偏低,在技术层面严重制约了人类健康安全的评价和监控。如何建立准确反映人类生物学特征的健康安全评价体系是关系国民健康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1]。 人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ESCs)可真实反映人类生物学特征,并利用其无限增殖和定向分化的特点,可达到检测载体的高度标准化,hESCs技术的发展为体外健康安全评价体系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我们完成了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一期项目“基于人胚胎干细胞健康安全评价新载体的构建”,并就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科研工作综述进行发表[2]。在此基础上,合作团队顺利完成了二期项目“创建人胚胎干细胞健康安全预测新体系”,取得了系列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不同施力方向上树脂粘结剂与人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方法:使用树脂类粘结剂A(Clearfil SE BOND)和B(Prime&Bond NT),将各自配套的复合树脂粘结在离体人牙釉质面上,当剪切力沿根尖、骀面、近中和远中方向作用时测量其剪切粘结强度。结果:粘结剂A和B与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值显示,根尖方向[分别为(44.38±3.68)Pa和(45.50±2.88)Pa]〉近中方向[分别为(37.81±7.56)Pa和(40.15±2.59)Pa]和远中方向[分别为(35.71±3.34)Pa和(35.75±4.15)Pa]〉[牙合]面方向[分别为(29.19±3.75)Pa和(33.44±3.79)Pa],近中方向和远中方向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尖方向与[牙合]面方向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脂粘结剂与人牙釉质剪切粘结强度的大小与剪切力作用的方向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复合树脂中硅烷偶联剂γ-MPs水解与缩合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复合树脂中最常用的硅烷偶联剂γ-MPS水解与缩合的机制。方法:应用傅立味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γ-MPS及其水解液在不同状态时的特征吸收谱带进行分析。结果:(1)γ-MPS水解后其分子结构中Si-O-CH3基团消失,水解产物中出现具有反应活性的Si-OH基团,C=O基的伸缩振动向低频率发生位移。(2)γ-MPS水解液旋转h时,溶液中已有线性硅氧烷醇齐聚物存在。(3)随γ-MPS水解液旋转时间延长,Si-OH吸收强度减弱,而Si-O-Si吸收强度增强。同时C=O基的伸缩振动向高频率发生位移,表明γ-MPS水解液在不断进行缩合。结论: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硅烷偶联剂γ-MPS水解液随旋转时间变化,其分子间发生缩合的规律,为有效合理地使用γ-MPS偶联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