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1954年1月至1986年6月,我院收治胸部刀刺伤128例,其中血气胸101例、心脏损伤11例、胸腹贯通伤16例。保守治疗63例,剖胸手术65例。全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3.9%。根据临床诊治经验,作者指出:1.心脏刀刺伤的临床分型有助于正确及时地处理伤员。2.伤口位于背部的血气胸应更积极地剖胸手术。3.术前易忽略胸腹贯通伤员的腹内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42.
为探讨二尖瓣病变及其狭窄程度与下游流场均匀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先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60例不同程度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下游流场均匀性进行了体内定量研究,并与20例健康受试者相比较。结果显示:二尖瓣病变严重程度与其狭窄程度及下游流场均匀性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二尖瓣病变越重,狭窄越明显,流场均匀性越差。由此提示,心瓣膜下游流场均匀性及湍流剪应力与瓣膜损害之间可能存在某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心内直视术中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内直视术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情况,以总结临床特点,找出防治对策。方法:近两年连续1105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发生鱼精蛋白毒性反应53例,将其分为有反应与无反应组,轻度与中重反应组,并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为4.8%,有反应有无反应组,轻度与中重度反应组临床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仅中重度反应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与鱼精蛋白毒性反应持续时间明显较轻度反应组长(P<0.05),中重度反应组死亡率达50%,结论:心内直视术中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高,应引起临床上足够的重视,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发生难以预测,中重度反应死亡率高,预后差,鱼精蛋白用量应适度,充分认识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临床特点和及时再转机车不有助于防治此类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44.
选择2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伴心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n=12)及对照组(n=8)。试验组于手术前、后口服captopril,对照组不服药,其它治疗措施两组相同。测定两组围术期不同时点血浆心钠素浓度,结果提示服用captopril能降低血浆心钠素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该药对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此外,captopril可能有一定抑制术中应激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六西格玛在医院流程改善中的应用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六西格玛的方法学基础、实施六西格玛的成效及体会:六西格玛与传统的质量方法存在区别;六西格玛应用需植根于医院文化;实施六西格玛的阻力包括管理、工作习惯、技术和认知等.  相似文献   
46.
151例老年患者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特点,总结其临床经验. 方法 从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共对151例老年患者(60~72岁)施行心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9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9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37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23例.110例患者植入机械瓣,41例患者植入生物瓣. 结果 本组死亡5例(3.3%),其中4例死于低心排血量,1例死于心室颤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23.5±12.5h,ICU监护时间47.4±9.8h,24h胸腔引流量268.6±89.3ml.发生各种并发症29例,其中心律失常11例、低心排血量6例、肺部感染5例、肾功能不全2例、切口感染1例、纵隔感染2例、胃肠道出血2例,均经相应的处理治愈.出院后随访128例,随访时间3~52个月(236人·年),无死亡患者.心功能恢复至I级82例,Ⅱ级46例. 结论 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围术期处理的完善,老年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7.
341例交通事故胸外伤评分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胸伤为主的交通事故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现状.方法:选择交通事故伤患者341例(5.7%),按来源、胸部伤情和结局分组评分,并预测生存概率Ps.结果:341例中,男273例,女68例,0~81(41.8±15.3)岁,胸闭合伤340例,伴多发伤234例,三个以上部位的95例.各种并发症92例次.存活组304例,死亡组37例,两组年龄相同,死亡组院前时间较短,生理评分RTS和GCS较低,ISS值和胸部AIS值高于生存组;两组Ps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胸伤和头伤受损伤程度对车祸患者死亡率的影响较大,可用以分型:胸伤为主型者,若呼吸加快则提示伴胸壁和胸膜腔损伤,或若有ARDS则提示大的肺挫伤或创伤性湿肺;胸伤为次型者,ARDS提示脑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脑伤为主且意识下降者,死亡较高.大型医院的胸部车祸患者伤势较重而死亡率较高,非预期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48.
心脏机械瓣替换术后126例抗凝治疗随访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35  
对126例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术后病人抗凝治疗进行了随访,旨在了解病人术后服用抗凝剂种类、剂量,抗凝监测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410.37病人-年(9~76个月)。结果表明:总的抗凝治疗出血率7.6%病人-年,栓塞率0.49%病人-年,出血病人平均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l.80±0.58,非出血病人为1.43±0.17(P<0.05)。抗凝监测756份血标本平均PTR值为1.49±0.18。作者认为:(l)长期抗凝以单用香豆素类药较好;(2)国人PTR值1.5左右较理想。并推荐使用标准化的凝血激酶试剂。  相似文献   
49.
16YPV-Ⅰ型牦牛心包瓣替换二尖瓣术后远期的临床观察肖锡俊,石应康,田子朴等。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5;12(1)∶24YPV-I型瓣膜是一种血流动力学优良的牦牛心包瓣,但其耐久性和长期结果尚不知道。从1985年5...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方法,以及抗凝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随访56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妇女妊娠、分娩期抗凝治疗情况.结果 56例(61例次)妊娠全程均口服华法林行抗凝治疗,42例用国产华法林(3.02±0.85)mg/日,14例用进口华法林(2.84±0.57)mg/日,国际标准比值(INR)均值为1. 67±0.58.所有孕妇均无严重出血及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仅11例次有一般性出血现象.本组足月妊娠47例,早产7例,自然流产6例,死产(畸胎)1例;低体重儿6例.新生儿均无畸形发生.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妇女妊娠全程服用较小剂量华法林(<5 mg/日)行低强度抗凝治疗(INR=1.5~2.0)对孕妇安全、方便,且胎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od of low-intensity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n the pregnant women who had received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ant, and the effects of warfarin on the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fetus.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nvolved 56 pregnant women( 61 pregnancies)who had received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Their pregnant status, delivery, and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were observed and followed-up between May 1986 and November 2009 a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Results All patients took oral anticoagulant (warfarin) throughout pregnancy. The dose of domestic warfarin was ( 3.02 ± 0.85 ) mg/d ( in 42 cases), and the dose of imported warfarin was (2.84 ± 0.57 )mg/d (in 14 cases). The mean INR value of 401 samples from patients was 1.67 ±0.58. No thromboembolism or major hemorrhagic complications occurred. Minor bleeding occurred in 11 pregnancies. Forty-seven patients had term delivery, 7 had premature birth, 6 had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1 had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 Six newborns were born with low birth weight (2.3 ± 0. 5 ) kg, and no abnormal fetus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The low-intensity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with warfarin (at a dose of less than 5 mg/d) and a INR target of 1.5 to 2.0 was safe and convenient for the pregnant women,who had received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The abnormalities rate of fetus was l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