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目的研究阿坝州壤塘县藏区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多个大关节受累与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索成人大骨节病的合理分级标准,指导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由骨科、风湿免疫科和地方病专家联合研究组设计专用调查表,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法,包括一般情况、关节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等,随机调查阿坝州壤塘县6个村24~93岁藏族成人大骨节病患者81例,按我国关于成人大骨节病分度标准:Ⅰ度30例,Ⅱ度30例,Ⅲ度21例。大关节定义为肩、肘、腕、髋、膝、踝共12个关节,其中任何一个关节出现疼痛、畸形或功能障碍即为大关节受累。分别统计Ⅰ、Ⅱ、Ⅲ度大骨节病患者大关节受累关节数和VAS评分。结果全部患者均存在2个以上大关节受累,其中肘关节和膝关节受累最多见,9~12个大关节受累在成人大骨节病Ⅱ度患者中比例最高,肘关节和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在成人大骨节病Ⅱ度患者中最高,踝关节受累和疼痛在Ⅲ度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中最重,肩、腕、髋关节受累及VAS评分在Ⅰ、Ⅱ、Ⅲ度成人大骨节病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4个以上大关节受累人数在Ⅰ、Ⅱ、Ⅲ度成人大骨节病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壤塘县藏区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常存在多个大关节受累,大关节受累的比例和程度与目前大骨节病分度之间无统一性;有必要对目前成人大骨节病分度进行合理的修订或改进、完善,使之更符合临床诊治并合理指导成人大骨节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培养方法进行改进,以期获得较高纯度和活力的心肌细胞;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大鼠心肌细胞,控制消化时间、消化温度、搅拌速度、离心次数和速度等,结合贴壁分离和Brd U干预纯化心肌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肌钙蛋白Ⅰ(troponin Ⅰ,Tn Ⅰ)表达,荧光探针进行胞浆游离钙离子染色;结果:多数心肌细胞自动收缩,逐渐聚集形成肌管,troponin Ⅰ阳性率达92%,所有心肌细胞钙离子染色阳性,并随细胞收缩呈周期性变化;结论:该方法分离培养的心肌细胞具有较高的纯度和活力。  相似文献   
33.
不同交联改性牛心包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石应康,程述森,魏蜀亮等。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5;12(4)∶350本研究采用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分析比较戊二醛、环氧、铬交联处理后4%甲醛保存的牛心包材料的细胞毒性。在浸泡前...  相似文献   
34.
心脏穿透伤224例的临床分型和处理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目的 为了比较不同时期心脏穿透伤 (PCT)的流行病学、诊治疗效的发展趋势 ,探讨临床分型对 PCT救治的指导意义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对 15家三级医院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PCT共 2 2 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按年代的先后将其分为两组 ,组 1(1990年 1月~ 1995年 12月 ,92例 )和组 2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 ,132例 ) ;并根据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分为亚临床型、临床型 ,后者又分为心脏压塞型和失血休克型。 结果 亚临床型 5 3例 ,其院前时间 (T1)、入院时修订创伤计分 1(RTS1)分别为 0 .74± 0 .5 4小时和 5 .35± 0 .87;临床型171例 ,T1、RTS1分别为 1.5 0± 2 .6 0小时和 4 .2 9± 1.6 4 (P<0 .0 5 ) ,两型的麻醉时修订创伤计分 (RTS2 )、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全组死亡 36例 ,总死亡率 16 .0 7%。其中亚临床型死亡 2例 ,心脏压塞型 9例 ,失血休克型 2 5例。组 1死亡 2 0例 ,死亡率为 2 1.74 % ;组 2死亡 16例 ,死亡率下降至 12 .12 % (P<0 .0 1)。 结论  PCT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要提高 PCT的抢救成功率 ,应加强院前救治和转运 ,简化诊断方法 ,尽早开胸手术治疗。临床分型对救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保留瓣下结构对二尖瓣置换术(MVR)后机械瓣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对100例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施行MVR,根据术中对自体瓣膜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全部保留瓣下结构组(Ⅰ组、23例),全部切除瓣下结构组(Ⅱ组、27例),保留前瓣组(Ⅲ组、22例),保留后瓣组(Ⅳ组、28例),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均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技术,对各组患者随访,以正常人作为对照,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各组间的差别. 结果Ⅰ~Ⅳ组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的各种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各种参数在Ⅰ~Ⅳ组之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在慢性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中,研究涉及的各种保留瓣下结构方法之间,保留与不保留瓣下结构之间,术后中期的机械瓣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6.
PDTC对缺氧/再给氧时血管内皮细胞ICAM-1,VCAM-1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治疗途径,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表达,探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胚肾血管内皮细胞分为3组,缺氧组:细胞经过缺氧/再给氧处理;PDTC组:在缺氧前于培养液中加入PDTC;对照组:未经处理.以多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3组细胞ICAM-1、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内皮细胞表面ICAM-1和VCAM-1呈较低表达,缺氧组呈较高表达;PDTC组ICAM-1和VCAM-1的表达明显低于缺氧组,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缺氧/再给氧促进内皮细胞活化,增强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抗氧化剂PDTC能有效降低ICAM-1和VCAM-1的表达,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缺氧-再给氧时PDTC对血管内皮细胞选择素E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PDTC对血管内皮细胞(EC)选择素E(E-selectin)转录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为材料,建立缺氧-再给氧模型,检测E-selectin的表达;应用PDTC干预EC的缺氧培养过程,观察E-selectin表达的改变。结果EC缺氧-再给氧反应后E-selectin的表达明显增加,4h达到峰值;PDTC能有效抑制E-selectin的表达。结论缺氧-再给氧促进EC活化,增强E-selectin的表达,抗氧化剂PDTC能有效降低E-selectin的转录,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8.
10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热原因分析与处理石应康,田子朴,程述森等。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中国外科杂志1994;31(4):229发热是心脏直视手术后常见症状,明确其原因及正确处理对于促进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至关重要。作者分析了1527例心脏直...  相似文献   
39.
运用六西格玛提升出院流程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西格玛是指一种通过消除错误、简化流程来最大程度满足顾客需求的新型管理工具.项目小组通过分步实施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步骤对出院流程进行了有效简化,大大缩短了办理出院手续的时间,避免了结算窗口人员堆积和高峰形成,同时提高了内外部顾客的满意度,有效节约了人力成本,从总体上提升了出院流程效能.  相似文献   
40.
35例置换二尖瓣手术时对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予处理,近期随访显示:早期病死率5,7%,术后16.2±10.7(6~38)月复查32例(97%)心功能改善、左定缩小显著(P<0.00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血压无显著变化(P>0.05),均无主动脉瓣病变症状;失访1例(3%).我们认为:合并轻度的主动豚瓣关闭不全的二尖瓣病变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不影响近期临床疗效,这种病例不必行双瓣置换,但远期疗效有待继续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