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食管鳞癌△Np63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p63基因作为食管鳞癌检测指标的可能性.方法:50例新鲜食管鳞癌组织,未经放疗或化疗,癌旁组织15例,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组织和外周血△ Np63表达情况.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标本21例,用RT-PCR方法检测了△Np63 mRNA表达情况,胃腺癌12例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Np63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分别是96%和60%(P<0.01).食管癌21例外周血检测中△Np63 mRNA阳性率38%,而胃腺癌和健康人外周血中未见表达.结论:食管鳞癌的发生和△Np63过度表达有关,△Np63 mRNA外周血检测可以作为一个食管鳞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 迄今,同时侵犯隆凸和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仍被视为外科手术治疗的禁忌证。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我院施行隆凸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治疗84例侵犯隆凸和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1988年3月~2004年12月,对84例同时侵犯隆凸和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施行隆凸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本组隆凸、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式包括:(1)隆凸切除重建合并右肺动脉袖状切除重建袖式右肺上叶切除术(气管-左主支气管-右中间支气管重建)9例;(2)袖式右全肺切除合并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加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3例;(3)隆凸切除合并左肺动脉袖状切除重建袖式左上叶切除加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3例;(4)隆凸切除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和右肺动脉袖状切除重建袖式右上叶切除术(左主支气管-气管端端吻合,右中间支气管-气管端侧吻合)10例;(5)隆凸切除合并左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左上叶切除术9例;(6)隆凸切除合并左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左上叶切除+主动脉弓鞘膜切除6例;(7)隆凸切除合并右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右中上叶切除术3例;(8)隆凸切除合并左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左上叶切除、主动脉弓鞘膜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8例;(9)隆凸切除合并右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右上叶切除加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4例;(10)袖式左全肺切除(气管-右主支气管端端吻合)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3例;(11)隆凸切除合并右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右中上叶切除加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术23例;(12)袖式右全肺切除(左主支气管-气管端端吻合)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术1例;(13)隆凸切除合并右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右中上叶切除加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1例;(14)隆凸切除合并右肺动脉袖状成形右中上叶切除加右肺下静脉袖状切除和右肺下静脉-左心房端侧吻合术1例。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为2.38%。发生手术并发症32例次,发生率为38.10%。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1.34%、59.47%、31.73%和24.06%。结论 (1)施行隆凸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2)隆凸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综合分析和总结了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从敷贴治疗(包括作用机制、穴位选择)及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论述。肾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基本病机,但常病及他脏,导致多脏受累。经穴位敷贴治疗后,能够明显改善相关疾病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提升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总结食管癌手术中主动脉损伤及处理方法。方法1998年-2008年发生食管癌手术中主动脉损伤12例,对小动脉分支回缩、较小的出血,采用手指压迫、无损伤线荷包或8字缝合 较大的出血用无损伤钳或侧壁钳钳夹止血后用无损伤线带涤纶补片间断缝合修补 对主动脉内膜破裂或出血口撕裂过大的情况,经缝合修补后仍然渗血较多时,游离该部主动脉的全周,然后用涤纶布包绕主动脉出血口加以止血。结果全组病例均顺利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全面了解患者情况,有无与主动脉侵犯,术中操作规范,可以降低主动脉损伤的机会 主动脉损伤发生后,冷静慎重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125、Ca15-3、Ca19-9和Ca72-4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125、Ca15-3、Ca19-9和Ca72-4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相应癌旁黏膜组织中Ca125、Ca15-3、Ca19-9和Ca72-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125、Ca1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7%和44.8%,高于癌旁黏膜组织(2.2%和12.8%.P均<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72-4的阳性表达率为22.0%,低于癌旁黏膜组织(61.4%.P<0.05).不同性别的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Ca15-3和Ca72-4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可能与Ca125、Ca15-3表达上调及Ca72-4表达下调有关;Ca15-3蛋白和Ca724蛋白的表达与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第7位和第6位。近年来, 以程序性死亡-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不断进入临床实践, 改变了食管癌的治疗现状。尽管免疫治疗已经为晚期食管癌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 并在新辅助治疗人群中显示出较高的病理缓解率, 但仅有少部分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因此亟需有效的生物标志物预测其临床疗效, 以更好地识别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本文对近年发现的食管癌免疫治疗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并重点讨论这些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对老年cT 1N0M0食管癌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美国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2004~2015年间年龄≥75岁的cT 1N0M0食管癌病人。入组病人分为两组:内镜治疗组(ET组)和食管癌切除术组(ES组)。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病人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入组病人471例,ET组257例(54. 6%),ES组214例(45. 4%)。2004~2009年间到2010~2015年间,内镜治疗的应用增加(47. 8%和60. 8%),而手术治疗的比例下降(52. 2%和39. 2%),两个时间段比较,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两个时间段的5年OS(27. 4%和52. 0%)和CSS(58. 1%和78. 6%)均随时间的进展而提高(P 0. 05)。ET组、ES组总的5年OS(26. 0%和38. 2%)、CSS(65. 0%和61. 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治疗相对于内镜治疗并没有改善病人的5年OS(HR:0. 763,95%CI:0. 573~1. 018,P 0. 05)和CSS(HR:0. 991,95%CI:0. 648~1. 516,P 0. 05)。结论老年早期cT 1N0M0的食管癌病人内镜治疗可行,且不影响此类病人的5年OS和CSS。  相似文献   
18.
老年食管贲门癌行食管、胃切除术后发生的食管吻合口瘘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术后死亡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免疫功能对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食管癌免疫功能与微转移关系的研究,了解免疫功能在食管癌微转移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选取食管胸中段鳞癌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癌细胞转移者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微转移,将无微转移和有微转移分为两组,对其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有微转移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无微转移组,CD8+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与微转移密切相关,低水平CD3+、CD4+和高水平CD8+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次全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问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次全切除术的9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105例行常规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术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常规三切口组相比,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85.1±32.8)ml比(215.5±60.6)ml],术后住院时间缩短[(12.7±3.5)d比(16.9±4.5)d],术后肺炎[4.1%(4/98)比12.4%(13/105)]、肺不张[3.1%(3/98)比10.5%(11/105)]、需要处理的胸腔积液[3.1%(3/98)比10.5%(11/105)]、急性呼吸窘迫[1.0%(1/98)比7.6%(8/105)]及心律失常[4.1%(4/98)比12.4%(13/105)]等心肺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二次开腹、二次开胸、声带麻痹、肾功能衰竭、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次全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在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