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589篇
  免费   21737篇
  国内免费   12422篇
耳鼻咽喉   1827篇
儿科学   3529篇
妇产科学   1626篇
基础医学   14217篇
口腔科学   3680篇
临床医学   25860篇
内科学   19239篇
皮肤病学   1998篇
神经病学   5999篇
特种医学   80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5623篇
综合类   54123篇
现状与发展   50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21839篇
眼科学   3654篇
药学   25629篇
  354篇
中国医学   20743篇
肿瘤学   10667篇
  2024年   738篇
  2023年   2819篇
  2022年   6726篇
  2021年   9265篇
  2020年   7846篇
  2019年   4866篇
  2018年   4973篇
  2017年   6333篇
  2016年   5125篇
  2015年   8820篇
  2014年   11176篇
  2013年   13492篇
  2012年   18853篇
  2011年   20211篇
  2010年   17303篇
  2009年   14980篇
  2008年   15693篇
  2007年   14979篇
  2006年   13509篇
  2005年   10609篇
  2004年   7373篇
  2003年   6148篇
  2002年   4925篇
  2001年   4151篇
  2000年   3017篇
  1999年   1413篇
  1998年   551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464篇
  1995年   374篇
  1994年   362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6篇
  196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Creutzfeldt—Jakob病(CJD)脑组织内14-3-3蛋白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实验组为5例cJD额叶组织,对照组为4例非CJD额叶组织。采用14-3-3B和s抗体,通过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并参照K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P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129基因型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5例脑组织14—3-3蛋白有较多地表达,其中3例灰质与星形胶质细胞尤著。其表达程度与PrP沉积类型有关,而与PrP129基因型无关。对照组4例中除2例急性脑挫伤仅个别神经细胞有表达外,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与额颞叶痴呆灰质和白质均无表达。结论14-3.3蛋白在脑内较多地表达,有利于CJD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阿米卡星与利福霉素钠联合治疗院外细菌性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经临床确诊并有细菌性感染征象的院外肺部感染 3 0 0例 ,分为 3组 :治疗组 12 0例 ,予阿米卡星与利福霉素钠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对照 1组 80例 ,予青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对照 2组 10 0例 ,予青霉素与氨苄西林联合静脉滴注 ,每日 1次。观察有效率、显效所需时间及细菌清除率。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为 98.3 3 % ,与对照 1组的88 75 %和对照 2组的 70 .0 0 %比较差异显著 (P均 <0 .0 1) ;显效时间治疗组为 (4.5± 2 .0 )天 ,对照 1组为 (6.5±3 .0 )天 ,对照 2组为 (8.0± 3 .0 )天 ,治疗组与后 2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细菌清除率治疗组为 97.2 % ,对照 1组为 80 .0 % ,对照 2组为 72 .0 % ,治疗组与后 2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各组副作用均较小。结论 阿米卡星与利福霉素钠治疗院外细菌性肺部感染疗效好、疗程短、细菌清除率高、副作用小 ,可作为治疗院外细菌性肺部感染的首选经验方案  相似文献   
993.
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以奥沙利铂(O-L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3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治疗,化疗方案采用O-LHP VP-16(或口服威克),每个病例至少化疗2周期。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有效率为34.8%;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和神经毒性,患者可以耐受。结论以奥沙利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4.
指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方法修复手指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以手指背血管为蒂,于近节指背、指蹊及掌背远端区域设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至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处,皮瓣及蒂部包涵指背动脉及指背浅静脉,皮瓣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或皮片移植修复。结果:1999年10月~2002年8月,临床应用12例13个皮瓣,11个皮瓣完全成活,2个皮瓣发生表皮层坏死,经换药后自愈。结论:指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邻近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区,血运可靠,可以安全、简便地修复手指创面。  相似文献   
995.
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建立实验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方法 :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吗啡建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记录小鼠粪便重量 ,利用炭沫推进试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结肠传输功能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ajal细胞数量。 结果 :实验组小鼠粪便重量减轻 (P <0 .0 1) ,结肠推进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 1) ,Ca jal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吗啡皮下注射诱导小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符合疾病的基本特点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源性阿片肽增多和 (或 )肠道Cajal细胞异常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96.
R啨sum啨   Objectif D啨tecterparcytom啨triedefluxler啨sidumorbideminimal(RMM)chezlesenfantsatteintsdeB LLAet啨valuersasignificationclinique . M啨thodes  5 8enfantsatte  相似文献   
997.
p2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2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低龄(2个月龄)和高龄(12个月龄)p21(+/+)和p21(-/-)鼠,建立左肾IRI模型。于IRI后0、1、3、7d及1、3、6个月光镜下观察肾小管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力,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IRI后0d,肾小管以坏死为主,高龄鼠比低龄鼠严重、p21(-/-)鼠比p21(+/+)鼠严重(P均〈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IRI 1d后出现,7d达高峰,且高龄鼠比低龄鼠明显、p21(-/-)鼠比p21(+/+)鼠明显(P均d0.05)。低龄鼠IRI后1个月出现SA—β-gal染色阳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而对侧肾此时未见衰老细胞,3和6个月时衰老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显著增多,且p21(+/+)鼠比p21(-/-)鼠明显(P〈0.05);p21(+/+)高龄鼠IRI后0d双肾即可见大量的SA-β-gal染色阳性肾小管上皮细胞,且较p21(-/-)鼠显著增多(P〈O.05),但1d后,p21(+/+)和p21(-/-)鼠IRI肾衰老细胞均明显减少(P均〈0.05),1个月后又呈进行性增加,且p21(+/+)鼠始终比p21(-/-)鼠严重。高龄和低龄p21(+/+)鼠PCNA阳性染色细胞出现的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低龄鼠细胞增殖能力要强于高龄鼠;而p21(-/-)鼠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强于p21(+/+)鼠,低龄鼠更为显著(P均〈0.05)。对高龄鼠IRI后1d细胞衰老和凋亡进行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显著负相关Cp21(+/+)鼠:r=-0.82,P〈0.001,p21(-/-)鼠:r=-0.76,P〈0.0013。结论 ①IRI可促进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的进程;②已经进入衰老状态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遭受IRI刺激后,更易走向死亡[坏死和(或)凋亡];③p21在IRI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血清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和脑梗死体积大小的关系以及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发病6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患者80例,其中脑梗死(CI)组57例,短暂性脑缺血(TIA)组23例,CI组中大体积梗死19例,中体积梗死22例,小体积梗死16例,各取血清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血清Glu和GABA。结果TIA组的超早期血清中L-Glu、GABA含量高于对照组,低于CI组;CI组超早期血清中L-Glu、GABA含量高于对照组和TIA组;超早期梗死灶体积大小与血清中L-Glu、GABA含量呈正相关,含量越高,梗死灶体积越大。结论患者血清中L-Glu、GABA含量高低,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人肾肿瘤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之间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寻找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方法应用蛋白质组学(SELDI)技术,检测12例人肾肿瘤和正常肾组织蛋白质谱图表达。结果与正常肾组织比较,在IMAC3蛋白质芯片上人肾肿瘤组织谱图中显示2个特异性蛋白质峰明显增高,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5750.4和5861.7,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结论人肾肿瘤组织中特异性蛋白质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肿瘤发生机理及其临床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为对自然感染牛皮蝇蛆病的黄牛用爱普瑞克制剂进行驱虫疗效观察,本试验设爱普瑞克Ⅰ、Ⅱ、Ⅲ号注射液7个组,空白对照1个组,依据黄牛胸围和体长,按通常采用的黄牛体重估计公式,估算每头牛的体重,皮下注射药物。结果表明:Ⅰ号制剂剂量0.5mg/kg、1.0mg/kg、1.5mg/kg,Ⅱ号制剂剂量1.0mg/kg,Ⅲ号制剂剂量1.0mg/kg,注药后第30d全部瘤疱隆起消失,牛恢复健康。结论为爱普瑞克制剂剂量在1.0mg/kg以上或爱普瑞克Ⅰ号、Ⅲ号注射液剂量在0.5mg/kg时,驱治牛皮蝇蛆病效果极好,但爱普瑞克Ⅱ号注射液剂量0.5mg/kg,治疗牛皮蝇蛆病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