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26篇
  免费   5528篇
  国内免费   3715篇
耳鼻咽喉   632篇
儿科学   839篇
妇产科学   290篇
基础医学   4182篇
口腔科学   1184篇
临床医学   6693篇
内科学   5903篇
皮肤病学   714篇
神经病学   2145篇
特种医学   28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6538篇
综合类   14979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一般理论   10篇
预防医学   5558篇
眼科学   756篇
药学   6650篇
  67篇
中国医学   4872篇
肿瘤学   3333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661篇
  2022年   1521篇
  2021年   2207篇
  2020年   1981篇
  2019年   1238篇
  2018年   1310篇
  2017年   1689篇
  2016年   1357篇
  2015年   2427篇
  2014年   3139篇
  2013年   3800篇
  2012年   5415篇
  2011年   5871篇
  2010年   4901篇
  2009年   4445篇
  2008年   4569篇
  2007年   4480篇
  2006年   3901篇
  2005年   3314篇
  2004年   2352篇
  2003年   1999篇
  2002年   1616篇
  2001年   1251篇
  2000年   925篇
  1999年   520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4篇
  1970年   7篇
  196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颅脑损伤后凝血紊乱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1972年Druskin等首次报告1例颅脑火器伤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后,脑外伤所致凝血紊乱(或称凝血病,coagulopathy)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现已明确,凝血紊乱是脑外伤常见并发症,是二次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颅脑损伤激活凝血系统造成高凝状态及其随后发生的纤溶亢进可加重脑损害,影响预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凝血紊乱、迟发性颅内血肿之间以及凝血紊乱与不良预后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一、颅脑损伤后凝血紊乱的概述  相似文献   
52.
口内入路下颌角弧线形截骨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吴一  李伟  邓颖  赵纲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0):1163-1164,I0006
目的:探索更好的下颌角肥大截骨缩小术式。方法:为获得更好的术后效果,我们采用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将弧形截骨线延长到颏神经处,并对颏结节进行打磨,使截骨线延续流畅,伴小颏者同时行隆颏或颏截骨前移。结果:自2002年以来,我科采用口内入路下颌角长弧线形截骨术矫正320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口内入路延长弧形截骨术缩小下颌角可以获得更好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53.
28例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颈内动脉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了动脉溶栓治疗.通过造影显示血管再通情况。术后即刻和24h后分别行头颅CT扫描以了解有无颅内出血(ICH)。术后第90天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生活状态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经动脉溶栓治疗,堵塞血管再通18例,部分再通6例,未通4例;症状性颅内出血8例,死亡5例。术后第90天,生活状态优者14例,良者8例,差或者死亡6例。再通患者生活状态明显优于部分再通及未通患者。结论动脉溶栓具有较高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死亡率。再通患者生活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54.
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57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后5年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75例,多见于中老年女性(70.0%),胃中部多发(46.7%).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腹膜转移等方面与进展期胃非印戒细胞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分型以BorrmannⅢ型、Ⅳ型多见(P<0.01),且浸润深度T3、T4比胃非印戒细胞癌多见(P<0.01);行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44%,与其他类型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胃癌相比恶性程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55.
中西医结合治疗Leriche综合征7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Leriche综合征的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Leriche综合征的临床治疗78例,均行人工血管主股或主髂动脉转流手术,术后静脉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脑路通.结果:手术结束后均能触及股动脉和动脉搏动,手术后7 d,患肢缺血症状均得到改善.手术后3月,患肢缺血症状消失,64例阳痿现象得到改善.彩色超声血管吻合口及人工血管内均未见血栓.结论:人工血管主股动脉转流或主髂动脉转流是治疗Leriche综合征较好的手术方案,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扩血管、祛聚、活血化瘀药物,同时及时处理伴发疾病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人胶质瘤干细胞内在自我更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胶质瘤干细胞内在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方法 观察原代胶质瘤细胞在单纯改良Eagle/F12培养液(DMEM/F12)中胶质瘤干细胞球的形成,并检测其CD13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MAP2)、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的表达。通过二代球体形成、细胞增殖测定、分化实验分析其自我更新、增殖、多能分化能力。通过裸鼠移植瘤实验观察所分离细胞球细胞与原代培养胶质瘤细胞成瘤能力的差异。结果 在单纯DMEM/F12培养液中形成的胶质瘤细胞球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标记CD133,不表达分化标志GFAP、MAP2,少数细胞表达MBP。分离出的胶质瘤细胞球细胞可在单纯DMEM/F12培养基中增殖,并能形成CD133阳性的二代细胞球,可分化为GFAP、MAP2、MBP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裸鼠成瘤实验显示其成瘤能力显著高于原代胶质瘤细胞。结论 胶质瘤干细胞能在无血清、无外源性细胞因子培养基中形成肿瘤干细胞球,胶质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不依赖于外源性生长因子,它可能拥有自我更新的自身活化机制。  相似文献   
57.
OBJECTIV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ensory deficits and Frey's syndrome by modifying the tradition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 STUDY DESIGN: After raising the skin flap, the parotid gland fascia (PGF) was elevated to form a posterior pedicle fascial flap and then was replaced after the gland removal. The great auricular nerve (GAN) that runs within the PGF was not separated, so both the GAN and the PGF were preserved. Before this modification, the GAN and PGF were examined anatomically. The complication rates in the modified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1) The GAN, which runs within the thick and pycnotic PGF, trifurcates into postauricular, preauricular and lobule branches. The modification could be carried out practically based on the anatomy study. 2) Long-term sensory deficit was encountered in 13.3% of the control group, but 0% in the modified one. Frey's syndrome was suffered by 66.7% and 16.7% cases in the control and modified group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other complication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NCLUSION: Our modification is practical. It decreases the complications significantly. EBM rating: B-3b.  相似文献   
58.
急性肺栓塞时心肌血流灌注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APE)后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心脏肌钙蛋白T(cTnT)与肌红蛋白(Mb)含量变化,探讨心肌血流灌注在急性肺栓塞继发心肌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介入方法经导管注入自体血栓选择性栓塞肺动脉,建立不同栓塞面积的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监测栓前、栓后5、30min,1、2h冠状动脉血流量变化及栓后4h血清cTnT与Mb含量。结果急性肺栓塞后血清cTnT与Mb含量升高。急性肺栓塞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下降,肺血管栓塞后15~30min降至最低值,30min后趋于平稳。右冠血流量下降程度与肺栓塞面积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及血清心肌结构蛋白含量升高为急性肺栓塞继发心肌缺血改变提供了直接证据。急性心肌缺血严重影响急性肺栓塞的预后。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标本中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接受重复穿刺的PCa患者初次穿刺未检出癌的标本(29例)、重复穿刺确诊PCa时的癌灶标本(29例)、重复穿刺确诊PCa时的非癌灶标本(29例)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初次穿刺标本(29例)中P-STAT3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及对PCa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 P-STAT3在PCa患者癌灶标本、非癌灶标本及初次穿刺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1%(27/29)、82.8%(24/29)和86.2%(25/29),在BPH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3%(3/29),前三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X2=60.123,P=0.000);如以初次穿刺标本中P-STAT3表达阳性作为PCa的诊断标准,该方法的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89.7%.结论 检测穿刺标本P-STAT3表达可以作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的辅助诊断方法,用于PCa的早期诊断,预测PCa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心肺复苏后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分离现象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Ⅱ)与醛固酮(ALD)分离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A组)和35例健康成年人(B组)血中皮质醇(COR)、AⅡ和ALD的含量。结果(1)A组的COR为(471.54±29.78)nmol/L、AⅡ(97.69±13.35)ng/L、ALD(261.03±34.13)pmol/L均分别显著高于B组的(411.52±21.94)nmol/L、(63.70±9.71)ng/L、(242.91±21.03)pmol/L(P<0.05)。(2)在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中,低ALD的发生率为35%(21/60),高ALD率为51.67%(31/60)。(3)低ALD组的平均动脉血压(42.26±11.93)mm Hg,非低ALD组(53.59±9.88)mm Hg(P<0.05);低ALD组器官衰竭个数(3.81±0.73)、病死率90.48%、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71.43%(16/21)、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61.91%(13/21),均分别高于非低ALD患者组[(2.55±0.69)、51.29%、46.16%和30.77%](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患者中存在AⅡ-ALD分离现象并非罕见,而且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