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1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427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144篇
临床医学   878篇
内科学   561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436篇
外科学   547篇
综合类   199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95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855篇
  10篇
中国医学   769篇
肿瘤学   36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699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成人严重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讨论成人严重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成人严重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按术后三个月至半年GOS评价预后,良好4例(25%),中残3例(19.4%),重残2例(12.5%),植物生存1例(6.25%),死亡6例(37.5%)。结论成人严重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例较少见,临床需特别关注,如能及时、正确的诊治,可减少死亡,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2.
星形胶质细胞瘤伽玛刀治疗的疗效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星形胶质细胞瘤伽玛刀(γ-刀)治疗的疗效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星形胶质细胞瘤病人的γ-刀治疗结果.以性别、有无普通放疗经过、有无化疗经过、边缘剂量、病灶的平均直径、病变的病理等级、影像学上有无相对较清楚的边界为治疗结果影响因素,判定标准以病灶缩小为有效,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多因素条件下治疗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32例(66.7%),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病理等级和病灶平均直径为与肿瘤控制有关的影响因素.结论γ-刀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碘和甲状腺球蛋白诱导大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碘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EAT)的关系。方法 用碘和甲状腺球蛋白 (TG)诱导SD大鼠建立甲状腺炎模型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0只。正常对照组 (NC组 ) ;少量碘组 (LI组 ) :饮 5 0 0 μg/L碘化钠水 ;大量碘组 (HI组 ) :饮 5 0 0mg/L碘化钠水 ;TG组 :于实验第 15天大鼠接受皮内多点注射完全福氏佐剂乳化的TG各 10 0 μg作为初次免疫 ,2周后以不完全福氏佐剂乳化的TG加强免疫 ,以后每周加强免疫 1次至第 6周末实验结束 ;TG HI组 :TG及HI给药方法同上。至第 6周末实验结束处死所有动物 ,用放免法检测血清TG抗体 (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效价 ,并于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 TG HI组、HI组及TG组甲状腺滤泡破坏及淋巴细胞浸润均较明显 ,TG HI组及HI组与NC组比较 ,P<0 .0 5 ,TG组与NC组比较有增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3组TGAb、TPOAb均明显高于NC组及LI组 (P<0 .0 1;仅HI组TPOAbP<0 .0 5 )。各组TGAb及TPOAb水平与甲状腺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关系 (r =0 .9,P<0 .0 5 )。结论 高碘可诱发SD鼠EAT发生 ,TG与高碘结合诱导SD大鼠EAT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4.
宫颈癌合并妊娠的发生率较低,但却是妊娠期最常见恶性肿瘤。妊娠期胎儿取舍问题的考虑会影响医患双方对宫颈癌治疗时间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而宫颈癌也会影响到分娩方式的选择,从而影响围产儿的预后。近年来宫颈癌发病逐渐年轻化,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综述近年来在宫颈癌合并妊娠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5.
帕罗西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抑郁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在阿尔茨海默病(AD)抑郁症状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帕罗西汀组51例,氯米帕明组44例,均诊断为AD,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18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减分率,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与氯米帕明组总体疗效相当,但帕罗西汀组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帕罗西汀在AD抑郁症状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1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达  耿庆  刘继先  惠刚  张本固 《吉林医学》2003,24(5):442-443
目的:探讨漏斗胸的外科治疗。方法:应用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对10例漏斗胸病人进行外科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手 术效果满意,术中翻转胸骨片血运丰富,术后长期随诊,无复发。结论: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出血少、 术后恢复快、矫正效果满意、术后无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继发性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对60例SA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继发性腹腔感染与APACHEⅡ评分、Ranson预后指标、住院时间、死亡率的关系。按治疗方法将病例分为非手术治疗组、早期手术治疗组、非手术中转手术治疗组,比较腹腔感染发生率。结果继发性腹腔感染的发生率为35.0%。感染与非感染两组的APACHEⅡ评分、Ranson预后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腹腔感染组病例住院时间长(P<0.05),死亡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手术治疗组比较,早期手术治疗组病例腹腔感染发生率高(P<0.05)。继发性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0.0%)。结论SAP病例采用早期手术治疗有较高的腹腔继发感染发生率。继发性腹腔感染的发生延长了SAP病例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应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全胃肠外营养(TPN)大部小肠切除大鼠残存小肠黏膜的代偿作用。方法:30只大鼠切除80%小肠后分为对照组、常规TPN组、TPN EGF组,观测体重、小肠黏膜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肠黏膜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术后3组大鼠体重逐渐降低,1周后渐增加。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PN组小肠肠壁各层均变薄,黏膜萎缩。TPN EGF组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较TPN组均增加,S期细胞比率系数、增殖指数TPN EGF组较TPN组高,而TPN捐与对照绸差异无昂著件。结论:TPN联合EGF可晟著地增讲肠黏膜的适应性代偿。  相似文献   
29.
膀胱癌组织P-gp,GST-π和TOPO-Ⅱ表达评估灌注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癌的多药耐药性(MDR),指导灌注化疗用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膀胱癌病理标本中P-糖蛋白(P-gp)、谷胱肽S转移酶(GST-π)和拓扑异构酶(TOPO—Ⅱ)的表达,评估肿瘤耐药谱。结果:①P-gp检测显示,54.5%的病例对阿毒索、丝裂毒索、长春新碱等抗生索类和生物碱类抗癌药高耐药。②GST-π检测显示仅34.1%的病例对顺铂、环磷酰胺等高耐药,而反有56.8%的病例对该类药无耐药或低度耐药。③TOPO-Ⅱ检测显示对阿霉索、柔红毒索、VP16等TOPO-Ⅱ抑制剂类抗癌药,仅13.6%的病例高度耐药,29.5%中度耐药。56.8%低度耐药。结论:检测膀胱癌MDR,了解多药耐药谱,可指导灌注化疗用药。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效应。方法采用^60Co γ射线照射人正常肝细胞,检测克隆形成率和微核发生率,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DNA损伤情况。照射2、4、6、8和10Gy后传代培养,在40代后各剂量组再次统一照射2Gy,进行辐射损伤的检测。结果首次照射后,克隆形成率随受照剂量的增大而降低。存活细胞经二次照射后,SCGE结果和微核发生率结果表明,首次照射剂量与子代二次照射后的损伤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γ射线不仅在肝细胞中产生直接的生物效应,而且还可以诱发产生可遗传的基因组不稳定性,使子代细胞中的突变频率增加,表现出滞后的遗传改变。二次事件的放大作用是研究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