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4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497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488篇
口腔科学   176篇
临床医学   916篇
内科学   787篇
皮肤病学   131篇
神经病学   211篇
特种医学   341篇
外科学   635篇
综合类   212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78篇
眼科学   154篇
药学   1140篇
  7篇
中国医学   763篇
肿瘤学   31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719篇
  2011年   808篇
  2010年   710篇
  2009年   640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6篇
  1966年   9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9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4篇
  1957年   32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8篇
  1954年   6篇
  194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目的: 观察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钠泵活性、线粒体总钙浓度以及钠泵各亚基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内洋地黄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丝线穿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MIR):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45 min;生理盐水组(NS)、维拉帕米组(Ver)、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ADA):于再灌注前5 min经股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维拉帕米5 mg·kg-1、地高辛抗血清8.6 mg·kg-1、 17.3 mg·kg-1、34.5 mg·kg-1,容积均为5 mL·kg-1,5 min内注射完毕,其余同MIR模型组。再灌注结束后,立即取缺血区左室心肌检测心肌匀浆内洋地黄素水平、心肌细胞膜Na+ 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线粒体总钙浓度;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mRNA及蛋白水平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细胞膜钠泵和Ca2+Mg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线粒体总钙浓度升高,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在mRNA及蛋白水平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维拉帕米除具有降低线粒体总钙浓度外,对其它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地高辛抗血清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恢复细胞膜钠泵和Ca2+Mg2+ATP酶活性,降低线粒体总钙浓度,上调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mRNA及蛋白水平的基因表达。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促进机体内洋地黄素分泌增加,后者通过下调心肌细胞膜上的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基因表达抑制钠泵活性,进而抑制Ca2+Mg2+ATP酶活性,导致线粒体内钙超载,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通过阻断内洋地黄素的生物学作用,上调钠泵各亚基的基因表达,发挥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组织工程包括细胞和生物支架两部分.其中细胞的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架材料的优劣.良好的生物支架应该能尽可能地模拟细胞在体内的内环境,从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微环境.纳米材料由于很好地模拟了细胞在体内的拓扑结构,从而在组织工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纳米材料在各种细胞体外培养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纳米材料对细胞促进作用的机制,并对纳米材料在肝脏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研究在N,N-二甲基鞘氨醇(DMS)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EA.hy926细胞株(EA株)表达粘附分子CD54(ICAM-1)和CD62p(PS)的变化,探讨第二信使1-磷酸鞘氨醇(SPP)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粘附过程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群作用衡量EA细胞株和单核细胞之间的粘附率,用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DMS作用于EA株后引起的粘附分子的表达。结果:随着DMS作用剂量或作用时间的增加,CD54与CD62p的表达均减少,同时粘附率也相应地下降。结论:AS早期的粘附过程可能是通过SPP来转导信息,以促进粘附分子表达。  相似文献   
84.
藏汉民族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藏汉民族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为基础,进行Haplogroup构建和系统发生分析,在全序列水平上比较核苷酸的变异,阐释可能的变异机制和蕴含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Applied Biosystems 3730DNA自动测序仪分别对40名藏族和50名汉族的标本进行线粒体DNA序列测定,应用phredPhrap 16.0软件进行全序列拼接,并以rCRS(revised Cambridge Reference Sequence)为标准与测定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根据MTTO-MAP的标准,通过Network方法进行Haplogroup构建和系统发生的分析,并结合其它方法对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入解读.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系统发生上,藏汉民族90个线粒体DNA序列归类到13个Haplogroups,除M9以外,其它各Haplogroup出现频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两个民族的线粒体DNA全序列比对,发现21个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异位点,其中的5个为新变异位点;另外,对D-Loop区的5个突变位点进行了单倍型构建,90个标本可分为2种Supertype,发现在藏汉民族之间Supertypel和Supertype 2的分布频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藏汉民族在种族起源和系统发生上具有较近的母系遗传关系;在全序列有统计学意义的位点究竟是适应性或者中性选择,抑或是一种病理性突变尚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地区差异性,为优化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熵权-TOPSIS(Entropy weight TOPSIS)法与秩和比(RSR)法综合评价2015—2019年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情况。结果 根据熵权-TOPSIS法可得2015—2019年鲁东、鲁中、鲁西南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综合评价平均水平分别为0.403、0.520、0.264;RSR法分档结果为好( Ci >0.542)、中(0.092< Ci <0.542)、差( Ci <0.092)三类,其中鲁东地区在三档中占比为2/3、4/12、0;鲁中地区占比为1/3、3/12、1/2;鲁西南地区占比为0、5/12、1/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F =18.755, P <0.001,说明分档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存在明显地区差异,鲁东、鲁中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较好,鲁西南地区较差。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缩小卫生资源区域配置差异,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梳理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现状,为长三角地区合理定价及调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各地发布的最新“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及“医疗服务价格汇总表”,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抽样,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项目总体价格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类别价格水平和离散程度均存在差异,中医诊疗类和综合服务类较诊疗类价格偏低。医疗服务价格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R2 =0.49)。 上海市除中医诊疗类外各类别价格均为最高,江苏省相对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总体偏低。结论: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价格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比价关系趋于合理。建议统一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提升中医诊疗类医疗服务项目定价的科学性,提高体现技术和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对价格进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提出期刊出版界、科技界和期刊评价方普遍认同的编委会运行机制优化指标体系,为期刊编委会创建、换届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委会运行机制优化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果】 构建由 “编委会组织优化指标体系(宏观)”和 “编委办刊贡献考核指标体系(微观)”组成的“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委会运行机制优化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集期刊出版界、科技界和期刊评价方的智慧,构建了“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委会运行机制优化指标体系”,将宏观层面优化和微观层面考核相结合,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委会创建、换届或优化提供指南或参考,以期真正实现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专家办刊”,进而推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丹参泽泻汤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0.144 g·kg-1)和丹参泽泻汤低、中、高剂量组(1.16、2.32、4.64 g·kg-1),给予高脂饲料建立MAFLD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药物治疗,连续8周。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中TC、TG、游离脂肪酸(FF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或活性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计算脂肪变性评分和油红染色面积;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中活性氧(RO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p)-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谷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谷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CLM)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TG、ALT、AST及肝组织中TC、TG、FFA、MDA、ROS含量或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GSH含量及p-AMPK、Nrf2、GCLC、GCLM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滴空泡和较多的气球样病变,脂肪变性评分和油红染色面积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泽泻汤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C、TG、ALT、AST及肝组织中TC、TG、FFA、MDA、ROS含量或活性(P<0.01),升高肝组织中SOD活性、GSH含量及p-AMPK、Nrf2、GCLC、GCLM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明显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P<0.05,P<0.01)。结论 丹参泽泻汤可能通过激活AMPK/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发挥防治MAFLD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脂质堆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Toll样受体(TLR)/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中发挥着重要的致炎作用,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与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PA1)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作者对近10年国内外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研究显示,TRPV1/TRPA1的激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活性氧(ROS)、抑制胆固醇晶体(CC)的产生进而调控TLR/NF-κB与NLRP3炎性小体通路,抑制TLR/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同时,中医药中多种单味药有效成分与方剂可有效激活TRPV1/TRPA1或其下游途径,其对动脉粥样硬化中TLR/NLRP3通路可能具有显著调控作用。该文进一步对已探明的方剂及中药单味药有效成分调控AS中TLR/NLRP3通路的机制进行梳理,将TRPV1/TRPA1调控TLR/NLRP3途径的机制与中药方剂与单体成分进行对应。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药物相互作用机制提供新启发...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恶性肿瘤在中国造成的疾病负担现状与趋势,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使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采用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及其标化率评估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水平,采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等疾病负担指标评价中国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分析1990―2019年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结果  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别增加170.07%和86.10%,粗发病率与粗死亡率分别上升124.76%和54.87%,标化发病率上升24.18%,标化死亡率下降19.06%。中国恶性肿瘤标化YLDs率在各级社会发展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 SDI)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但标化YLLs率及DALYs率处于较高水平。中国总体标化YLDs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为1.56%, P < 0.001)]呈上升趋势,标化YLLs率及标化DALYs率(AAPC分别为-1.15%和-1.10%, 均有P < 0.05)呈下降趋势。相较于女性,男性的整体标化YLDs率上升速度较快,标化YLLs率和DALYs率下降速度较慢。15~ < 50岁组的整体标化YLDs率上升速度较快,≥70岁组的整体标化YLLs率和DALYs率下降速度较慢。男性和50~ < 70岁组的YLDs、YLLs和DALYs构成占比最大。DALYs构成中,YLLs构成占比大于YLDs,且呈下降趋势。  结论  1990―2019年中国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仍较重,尤其是男性和中老年人群,YLLs是疾病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管理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