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8篇
  免费   740篇
  国内免费   480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149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481篇
口腔科学   182篇
临床医学   859篇
内科学   793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212篇
特种医学   320篇
外科学   634篇
综合类   202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51篇
眼科学   156篇
药学   1109篇
  6篇
中国医学   739篇
肿瘤学   28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764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562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6篇
  1966年   9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9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4篇
  1957年   32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8篇
  1954年   6篇
  194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人类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在丝裂霉素C(MMC)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FCM)研究U25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分析不同浓度的rhHGF对低剂量MMC诱导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MC组U251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其抑制率和凋亡指数(AI)分别为(43.7±3.2)%和(63.2±3.4)%,较不同浓度的rhHGF加MMC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随着rhHGF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指数呈递减趋势。FCM检测结果表明,MMC主要诱导G0/G1期细胞凋亡而出现凋亡峰,凋亡率25.86%;10和20μg/LrhHGF能特异性抑制MMC诱导U251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15.14%和11.12%。结论rhHGF能抑制MMC诱导的U251细胞凋亡,可能与胶质瘤的复发、耐药等临床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2.
支气管镜检查并发大出血原因分析和救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并发大出血的原因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2月 ̄2004年12月内进行的23826例支气管镜检查并发37例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救治方法。结果支气管镜检查并发大出血比例为1.6‰。37例大出血患者原发病为肺癌18例,肺结核7例,支气管结核3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5例,支气管息肉2例,支气管结石和支气管异物各1例。37例病人中行病灶或支气管黏膜活检术26例,肺组织活检术8例,刷检术3例,钳取结石和异物各1例。37例大出血患者均经支气管镜下局部灌入4℃冷盐水+1∶10000肾上腺素+凝血酶(500 ̄20000u)或使用OlympusPSD-30型高频电刀电凝止血成功。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并发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管内新生物、支气管黏膜或肺组织活检时用力过度引起组织撕裂或血管破裂。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入止血药物或高频电刀电凝止血效果显著,并能清除积血,防止窒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劳拉西泮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劳拉西泮对躁狂症的疗效。方法:用劳拉西泮治疗男性躁狂症19例(年龄28±s10a,病程2.0±1.3mo),剂量6~18mg/d,疗程3wk,并与碳酸锂治疗男性躁狂症20例(年龄28±11a,病程2.0±1.3mo)对照,剂量1.5~2.5g/d,疗程3wk。结果:劳拉西泮组,总有效率89%,碳酸锂组,总有效率95%(P>0.05),但劳拉西泮起效时间较碳酸锂为早,不良反应以嗜唾、头晕为主。结论:劳拉西泮可作为控制躁狂症急性发作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简要介绍了GE OEC 9800的三例典型故障及处理方法及技巧,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95.
祛瘀消斑胶囊对冠心病血脂及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祛瘀消斑胶囊(主要由水蛭、大黄、海藻、山楂、莪术等中药组成)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6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及中药组(31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中药组加服祛消瘀斑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液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变化。[结果]祛瘀消斑胶囊治疗10周后,血液GMP-140,血清TC、TG含量均不同程度地下降,与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血清HDL-C则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祛瘀消斑胶囊可降低血脂,改善血小板功能,对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CT在闭合性肝损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CT在闭合性肝外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闭合性肝损伤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 ,观察CT对闭合性肝损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将肝损伤CT表现与手术、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 2例闭合性肝损伤者 ,CT明确诊断 2 1例 ,1例发现腹腔积液。CT诊断的特异性为 95 .5 % ( 2 1/2 2 )。CT分级 :I级 1例 ,II级 10例 ,III级 8例 ,IV级 2例。 8例行非手术治疗 (II级 3例 ,III级 5例 ) ,成功 7例 ,1例因迟发性肝破裂而非手术疗法失败。 1例复查CT发现肝上胆汁聚积 ,经穿刺引流治愈。 14例行剖腹探查术 ,4例术中发现肝脏仍有活动性出血。结论 CT扫描能明确肝损伤的诊断 ,界定损伤类型及严重程度 ,指导合理地选择手术或非手术疗法 ,并能监测康复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玻璃体注射内皮素后对视神经乳头微循环血流灌注的短期影响。方法 取成年白兔16只,对其中8只右眼玻璃体内注入10-6mol/L的内皮素-1 50μl,对其余8只右眼注入等量的载体,分别在用药前、注射后1 d、3 d、5 d和1周时用HRF(heidelberg retinal flowmetry)和HRA(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y)测量视神经乳头处的血流量和视网膜循环时间。结果 兔视乳头的血流量在给药前为294.7±68.7,给药后1 d为137.9±26.6(P<0.01),给药后3 d为198.6±24(P<0.05),第5 d和第7 d分别为274.81±65.8、273.5±44.5。视网膜循环时间在给药前为5.9±0.4 s,给药后1 d为13.9±2.7 s(P<0.01),第3 d-7 d分别为7.1±1.0 s、6.4±0.8 s、5.9±0.3 s。而药物载体眼视神经乳头血流和视网膜循环时间在给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向兔眼玻璃体内注射0.25μg内皮素后,视神经乳头在3 d内维持持续的低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998.
小檗碱抗富含血小板血浆凝块收缩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小檗碱抗富含血小板血浆凝块收缩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小檗碱(BR)浓度为0.29~0.87mmol·L-1时.有非常显著的抑制凝块收缩的作用。②BR浓度为0.5~2.0mmol·L-1时.对血小板cAMP水平无影响.提示BR抑制凝块收缩的作用与cAMP无关.③当外加Ca2+浓度自0增加到11.47mmol·L时,凝块收缩率随Ca2+内流增加而上升。同样条件下.BR浓度自0增加到0.6mmol·L-1时.凝块收缩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下降。提示BR抑制凝块收缩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直接抑制了Ca2+内流所致。  相似文献   
999.
红活麻有效部位干预Ⅱ型胶原所致关节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活麻有效部位LWB-6抗CIA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BALB/c小鼠体内建立Ⅱ型胶原所致关节炎模型.采用隔日灌胃的给药方式观察LWB-6对关节炎发病和关节损伤的影响;并通过DC表型和DC T-bet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测定,探讨LWB-6抗CIA作用机制.结果给药40d后发现,LWB-6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CIA关节炎的发病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足关节滑膜组织HE染色检查,未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关节间隙完好.20 mg·L-1 LWB-6对BALB/c小鼠骨髓来源DC T-bet mRNA转录水平有明显下调作用,FACS分析显示此部位对CD11c+DC表面分子MHCⅡ和CD86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LWB-6预防给药对CIA关节炎有明显的干预作用,此作用与负调控DC T-bet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常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志物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比较几种常用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诊断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②方法 检测 46例AMI病人及 62例心绞痛 (AP)病人血清中的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肌红蛋白 (Mb)、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含量 ,并进行对比分析。③结果 AMI组cTnⅠ、Mb、CK、CK MB各指标阳性率分别为 93 .48%、97.83 %、65 .2 2 %、76 .0 9% ;AP组各指标阳性率分别为 1 .68%、48.39%、32 .2 6 %、1 4 .52 %。Mb与cTnⅠ对AMI诊断灵敏度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345 ,P >0 .0 5) ;两者高于CK、CK MB对AMI诊断灵敏度 (χ2 =4.1 2 8~ 9.552 ,P <0 .0 1、0 .0 5)。cTnⅠ与CK MB对AMI诊断特异度分别为 90 .32 %、85 .48%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0 .683 ,P >0 .0 5) ;两者高于Mb与CK对AMI诊断特异度 (χ2 =9.538~ 2 2 .545 ,P <0 .0 1 )。④结论 cTnⅠ是诊断AMI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