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59篇
  免费   9544篇
  国内免费   6455篇
耳鼻咽喉   689篇
儿科学   1230篇
妇产科学   1356篇
基础医学   11062篇
口腔科学   2063篇
临床医学   12111篇
内科学   13865篇
皮肤病学   1022篇
神经病学   4663篇
特种医学   38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9165篇
综合类   18538篇
现状与发展   16篇
一般理论   12篇
预防医学   7371篇
眼科学   2286篇
药学   10678篇
  105篇
中国医学   6462篇
肿瘤学   7732篇
  2024年   296篇
  2023年   1448篇
  2022年   2793篇
  2021年   4899篇
  2020年   3791篇
  2019年   2999篇
  2018年   3167篇
  2017年   3087篇
  2016年   2809篇
  2015年   4395篇
  2014年   5402篇
  2013年   5388篇
  2012年   8047篇
  2011年   8426篇
  2010年   5884篇
  2009年   4807篇
  2008年   6035篇
  2007年   5786篇
  2006年   5090篇
  2005年   4722篇
  2004年   3468篇
  2003年   3102篇
  2002年   2648篇
  2001年   2166篇
  2000年   2167篇
  1999年   2070篇
  1998年   1293篇
  1997年   1278篇
  1996年   993篇
  1995年   968篇
  1994年   789篇
  1993年   489篇
  1992年   561篇
  1991年   512篇
  1990年   436篇
  1989年   390篇
  1988年   302篇
  1987年   302篇
  1986年   236篇
  1985年   189篇
  1984年   125篇
  1983年   84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44篇
  1978年   19篇
  1974年   17篇
  1973年   17篇
  1966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国内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形势依然严峻,境外多个国家也相继出现疫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截至2020年3月5日,全球共报告95333例确诊病例(其中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565例),85个国家有确诊病例报告,中国将面临输入性病例的传播风险,这为防治我国儿童的疾病疫情提出了新的挑战[1]。在这次疫情中,与成人病例相比,儿童病例相对较少、症状轻、预后较好。目前国内病例数据显示,18岁以下儿童占所有报告病例的2.4%,尚无死亡病例报告[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单药在标准治疗方案失败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设计,用PASS15 软件计算研究所需的样本量,从2017 年7 月到2018 年8 月入组标准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CRC患者52 例,给予阿帕替尼起始剂量750 mg或500 mg单药治疗;评估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随访评价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研究终点为PFS,次要研究终点为ORR、DCR、OS和安全性。结果:纳入研究的52 例CRC患者中45 例可以评价疗效及安全性,其均为既往接受过至少2 次系统性化疗的晚期CRC患者。疗效:完全缓解0 例、部分缓解5 例、疾病稳定30 例、疾病进展10 例,ORR为11.11%、DCR为77.78%;预后:45 例患者的中位PFS 为3.95 个月(95% CI=3.16~4.74),中位OS为10.3 个月(95% CI=5.70~14.90);3 级以上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6 例(13.33%),高血压5 例(11.11%),蛋白尿5 例(6.67%),转氨酶升高4 例(8.89%),腹泻3 例(6.67%),疲劳2 例(4.44%),出血1例(2.22%)。结论: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标准方案失败的晚期CRC患者具有潜在的临床获益,安全性事件总体可控。  相似文献   
13.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treat Parkinson’s disease,but its specific mechanism of action is still unclear.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and its receptor,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are important regulators of cell migration.We speculated that the CXCR4/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 axis may be involved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A Parkinson’s disease rat model was injected with 6-hydroxydopamine via the right ascending nigrostriatal dopaminergic pathway,and then treated with 5μL of neural stem cell suspension(1.5×104/L)in the right substantia nigra.Rats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once daily for 3 days with 1.25 mL/kg of the CXCR4 antagonist AMD3100 to observe changes after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arkinson-like behavior in rats was detected using apomorphine-induced rotation.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tyrosine hydroxylase,CXCR4,and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in the brain.Using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he mRNA expression of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and CXCR4 in the right substantia nigra were measured.In addition,western blot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and CXCR4.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oticeably reduced apomorphine-induced rotation,increased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and CXCR4 in the right substantia nigra,and enhanced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tyrosine hydroxylase,CXCR4,and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in the brain.Injection of AMD3100 inhibited the aforementioned effects.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CXCR4 axis ma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a rat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This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China(approval No.SYXKK2015-0002)on April 1,2014.  相似文献   
14.
内脏利什曼病是全球被忽视的传染病之一,危害严重。而利什曼原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感染对流行地区造成的威胁更甚。利什曼原虫与HIV存在相互作用,合并感染者在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其病死率及复发率均高于HIV阴性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本文对利什曼原虫-HIV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某医院的注射剂避光药品管理进行研究,在该次研究中发现,某医院共有药品1 500多种,其中,避光注射剂的种类就达到了248种。由此可以看出,在医院的药品之中,避光注射剂的有着比较多的种类和数量。应该不断强化对注射剂避光药品的管理,这样才可以让这一类的注射剂发挥出其原有的作用,有效避免因避光不佳而导致的药物失效甚至一些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2014-2016年在甘肃省和政县开展的白内障综合防盲干预项目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设计 横断面调查。 研究对象 甘肃省和政县2014-2016年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前407例患者及术后半年109例患者。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卫生经济学问卷调查。通过净效益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总成本。主要指标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总成本、总效益、净效益、成本效益比、成本效果比。结果 2014-2016年项目期间甘肃省和政县白内障所致总体疾病经济负担为2142.28万元。白内障手术产生的总效益为3398424.98元,总成本为2939125.20元,净效益为459299.78元,效益成本比为1.16:1。项目每投入1万元可降低5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导致的0.027%的致盲率和0.164%致残率;项目每降低1%的5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的盲率,需投入36.47万元;每降低1%5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的残率,需投入6.11万元。结论 在甘肃省和政县开展的老年性白内障防盲综合干预项目具有较好的产出回报比和较高的防盲技术效率。(眼科,2020,29: 298-303)  相似文献   
17.
18.
文题释义: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的有限元分析:根据李子荣等提出的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建立股骨头坏死三维模型,分为 M型(内侧型)、C型(中央型)和 L型(外侧型),其中 L型包括L1型(次外侧型)、L2型(极外侧型)和 L3型(全头型)。通过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为该分型的保髋治疗提供了一定力学依据,显示外侧柱的存留是精准预防塌陷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力学基础。 腓骨支撑坏死股骨头保髋手术:是对于早中期股骨头坏死需要保留股骨头患者进行的一种手术方式。首先需对股骨头进行髓芯减压,清除一定坏死骨,空腔填塞松质骨(髂骨为主),打压结实后植入腓骨(异体或自体)支撑,给坏死区的提供力学支撑及生物学修复,预防股骨头进一步坏死及塌陷。 背景:研究报道股骨头坏死的保髋疗效与外侧柱存留密切相关,中日友好医院分型是根据三柱结构确立的,对股骨头塌陷的预测准确性高。 目的:建立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各分型仿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各分型腓骨植入的力学变化,探讨外侧柱存留对保髋疗效的意义,为该分型的塌陷精准预测提供基础。 方法:建立正常股骨头、中日友好医院分型(M型、C型、L1型、L2型、L3型)股骨头坏死及其腓骨植入3组11种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观察各组模型的最大应力值、最大位移值及股骨头内部载荷传递模式。 结果与结论:①坏死组位移最大,应变最大,且因坏死分型不同而位移不同,位移变化如下:M型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肿瘤科实习的80名护理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方法 ,研究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分析对比两组护理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学生理论考试、技能考试、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理学生成绩(P<0.05).研究组护理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由于对照组护理学生(P<0.05).结论 康复护理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效果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护理基本知识技能,提高护理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首都医科大学通过60年辛勤耕耘、精益求精,秉承“顶天立地”的人才培养理念,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型与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回顾学校60年来本专科教育、全科医学教育、国际教育、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成果,以总结经验并鼓舞全体首医人进一步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