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探讨适合在老年性白内障防盲治盲中推广的手术方式。方法抽取108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手术组56例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52例。对比观察两种术式并发症、术后视力、手术成本。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老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并发症、远期术后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成本明显低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适合在老年性白内障防盲治盲中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社会角度和卫生系统角度探讨中国50岁以上人群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的经济学效益。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及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日期为自建库之始至2020年12月,搜集中国50岁以上人群DR的患病率、转归率、筛查依从性、治疗依从性、筛查敏感性、筛查特异性、DR不同分期的效用值及死亡率等指标。按照国际分级系统将DR分为不威胁视力DR、威胁视力DR,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及DR致盲等4个阶段。筛查项目、转诊检查及治疗费用来源于邯郸眼病研究和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住院系统。使用TreeAge Pro软件构建DR筛查的马尔可夫模型,以社区筛查、远程筛查及人工智能(AI)辅助筛查为研究策略,以无筛查为对照策略,以我国农村和城市50岁以上人群为队列人群,比较不同策略的成本效益,并比较1~5年筛查间隔的成本效益。2020年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均生产总值(GDP)分别为49000元和84000元。经济学效益以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表示。成本效益阈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ICER或ICUR<3倍人均GDP为具有成本效益,<1倍人均GDP为具有高成本效益,>3倍人均GDP则不具备经济性。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模型的稳健性。结果农村和城市人群的成本效益阈值分别为147000元和252000元。从社会角度看,对农村50岁以上人群进行社区、远程及AI辅助筛查的ICUR分别为4214元、2772元及3206元;每避免1个致盲年导致的ICER分别为216524元、152726元及164745元;对城市人群筛查的ICUR分别为7133元、5061元及5894元;每避免1个致盲年导致的ICER分别为57792元、37632元及55839元。与无筛查人群相比,农村和城市的ICUR以及城市人群的ICER均<1倍人均GDP;3种筛查方式对农村50岁以上人群的ICER均略高于成本效益阈值。从卫生系统角度看,3种筛查方式对农村和城市老年人群的ICUR和ICER均低于成本效益阈值。社区或AI辅助筛查对城市老年人群间隔2年以上具有成本效益,远程筛查间隔1年以上已具有成本效益;而对农村人群各筛查间隔均不具有成本效益。经概率敏感性分析,当成本效益阈值为3倍人均GDP时,农村老年人群社区、远程及AI辅助筛查成本效益概率分别为87.34%、87.56%及87.54%;城市老年人群筛查的成本效益概率分别为89.19%、89.48%及89.61%。当成本效益阈值为1倍人均GDP时,3种筛查方式对农村老年人群筛查有成本效益的概率分别为86.03%、86.84%及86.55%;城市老年人群的成本效益概率分别为87.83%、88.55%及88.62%。说明构建马尔可夫模型的设计和结果稳健,对参数的浮动不敏感。结论对我国5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DR筛查具有成本效益,因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疾病负担不同,应制定适宜当地的DR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宁波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手术情况及白内障盲社会负担率,评价宁波地区防盲治盲工作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在宁波地区随机抽取50岁及以上人群6059人作为调查对象,予以问卷调查、视力、眼压、电脑验光、裂隙灯显微镜、眼底镜检查。分析白内障的患病率,评估主要致盲眼病,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白内障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实际5448位受检者中白内障患者1265例,患病率为23.22%。高龄、户外工作、沿海社区、糖尿病人群白内障患病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236眼行白内障手术中,213眼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日常生活视力≥0.7占28.81%,白内障盲手术覆盖率为85.11%,白内障盲社会负担率为1.73%。结论 宁波地区白内障手术覆盖率较高,接受白内障手术人群多。今后宁波地区的防盲工作不但要提高白内障手术数量,而且要努力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深圳市宝安区50岁及以上人群中白内障患病率、手术覆盖率和手术前后的视力改善情况,以此了解白内障患病情况及评价2a来深圳市眼科医院在该区实施以白内障手术治疗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的效果。方法2001-08/2003-08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宝安区抽取10个调查点3428例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了解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情况。结果3428例受检者中,白内障患病率为29.64%。随着年龄的增加,白内障患病率明显增高。而且女性的白内障患病率较男性高,为33.74%。白内障手术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白内障致盲率和致残率分别由术前的40.97%和54.06%降为术后的0.61%和5.38%。结论白内障仍是高龄者的致盲眼病,手术是患者改善视力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中山市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病的情况及白内障手术负荷量和患者自愿接受手术的情况,并制定相宜的干预政策,更好地开展本地区的防盲治盲工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中山市东、西、南、北、中5个镇区50岁及以上年龄的常住户籍人群进行白内障流行病学的调查,对所有调查对象集中询问病史,进行视力检查,并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状体是否混浊,依据白内障诊断标准,了解本地区白内障的患病情况。结果:在66034例受检者中,50岁及以上年龄的白内障总体患病率为46.7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患病率明显升高,白内障手术负荷量为15.83%,患者手术接受率为43.00%。结论:白内障手术负荷量较高,而患者自愿接受手术的情况较低,白内障防盲治盲工作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制定相宜的干预策略,提高患者手术接受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实施患者住院及治疗情况的综合分析,评价临床路径在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方法:对在西安市北方医院眼科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行白内障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临床路径组为2012-10/2013-05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20例,按白内障临床路径完成标准住院治疗流程;对照组为2010-10/2011-06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3例,按普通流程完成住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临床路径组,220例白内障患者视力提高者209例(95.0%),平均住院日4.5±1.4d,平均住院费用4522.3±285.1元;对照组患者213例,视力提高者202例(94.8%),平均住院日5.1±1.7d,平均住院费用4647.7±271.2元。两组间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了白内障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行为,优化了医疗诊治流程,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医疗质量,为促进医疗管理水平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据。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从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转变,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日益普及。为提高眼科医生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巧,如从囊外摘除术向超乳手术转变,找到并突破自己的技术卡点,避免和处理常见并发症等、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运用合理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正确选择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等,推进防盲、治盲工作的全面高质量开展,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医院将于2014年7月4-6日在杭州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J50—14—02)“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培训班。学员参加本次培训班并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国家级Ⅰ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10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从1977年1月至1991年12月到广东省新丰县医院眼科就诊的408例盲目患者的盲目原因。显示白内障为首位致盲原因,占32.84%;不同年龄组的主要盲目原因有所不同,46岁以下者为眼外伤,46岁以上则为白内障和青光眼。提出青少年及壮年眼外伤的预防和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应列为边远山区防盲治盲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本次筛查了解四川省米易县攀莲镇眼病分布的现状,为今后的防盲治盲工作提供可靠数据。

方法:对2013年米易县攀莲镇地区60岁以上、视力低于0.3的老年人共227例,集中行常规体格检查及眼科检查。对术前各个指标合格,排除其他眼病所致白内障且晶状体核达Ⅳ级者42例42眼,行单眼“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第1d视力及眼科情况。

结果:2013年米易县攀莲镇低视力老年人群中,白内障患病率为81.06%,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患病率为69.60%,并发性白内障患病率8.81%,代谢性白内障患病率为3.52%,其他引发低视力眼病患病率15.06%。选取42例42眼行手术治疗,术后脱盲率达100%。

结论:应在继续加强老年性白内障宣传的同时,加强可引发白内障其他眼病及内科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门诊诊断率,改进白内障手术方式,从而更好地开展好米易县乡镇的防盲治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后患者视功能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农村地区开展白内障防盲手术对患者视功能(visual function,VF)与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以及白内障防盲手术方法学和并发症的研究。方法:采用优化的视功能量表及生存质量量表对接受防盲手术0.5a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视力检查及眼部常规检查,对影响手术后视力的因素进行登记。结果:患者接受白内障手术后视功能及生存质量均有显著地改善,大多恢复了生活自理及部分劳动能力,手术前后平均VF得分百分数分别为30.9%,72.2%,手术前后QOL得分百分比分别为35.3%,84.9%,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存在屈光不正及后发性白内障等是患者视功能不良的主要因素。结论:白内障防盲手术在解决农村白内障发挥重要作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功能与生存质量。在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测算、手术后的随访及对后发性白内障的正确处理等方面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Economic analysis is one way to determine the allocation of scarce resources for health-care programs. The initial step in this process is to estimate in economic terms the burden of diseases and the benefit from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se diseases. In this paper,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conomic loss due to blindness in India is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certain assumptions. The cost of treating cataract blindness in India is estimated at current prices. The economic burden of blindness in India for the year 1997 based on our assumptions is Rs. 159 billion (US$ 4.4 billion), and the cumulative loss over lifetime of the blind is Rs. 2,787 billion (US$ 77.4 billion). Childhood blindness accounts for 28.7% of this lifetime loss. The cost of treating all cases of cataract blindness in India is Rs. 5.3 billion (US$ 0.15 billion). Similar estimates for causes of blindness other than cataract have to be made in order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deal with blindness in Indi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由宜兴市人民医院主导的本地区白内障复明工作的可行性及手术评价。 方法:(1)分别比较贫困救助(以下简称贫困)与非贫困救助(以下简称非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前视力盲、视力残疾情况及手术后脱盲、脱残情况(视力〈0.05为盲,〈0.3为残疾,术后视力≥0.05为脱盲,≥0.3为脱残),比较两者存在的差异。(2)将本院贫困白内障的手术情况与“十二五冶期间“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冶项目的具体要求相比较。 结果:贫困组72例,其中盲41例,视力残疾70例;非贫困组210例,其中盲眼111例,视力残疾200例,两组术前盲眼比例无差别(χ2=1.344,P 〈0.05);视力残疾无差别(χ2=0.146, P 〈0.05)。脱盲率:贫困组92.7%,非贫困组88.3%,两组脱盲率无差别(χ2=0.236,P 〈0.05)。脱残率:贫困组78.6%%,非贫困组73.0%,两组脱残率无差别(χ2=0.846,P〈0.05)。 结论:本院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开展顺利,完全有能力承担本市白内障复明工作,但仍存在一定不足,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是全球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其形成与衰老、紫外线照射、外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白内障的治疗和预防是改善致盲率的重点,因此掌握白内障形成的机制非常重要。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影响基因及蛋白表达的非编码RNA。已经发现多种miRNA与白内障有关,其作为新的诊断标记物和治疗靶点具有潜在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miRNA在白内障形成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深入开展防盲治盲是我国眼科医师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白内障手术率提高幅度不大,缺少防盲治盲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全国性规划,在发展眼科事业的同时对防盲治盲的关注不够。深入开展防盲治盲是我国眼科医师的社会责任。我们应当发扬我国眼科界重视防盲治盲工作的好传统,分析新世纪的实际情况,认真地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根治白内障盲是开展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首要任务,应当尽快地实现大量、高质和低价治疗白内障盲的目标。(中华眼科杂志,2005,41:3-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眼科单中心行白内障手术的单眼盲患者致盲病因和手术效果,为提高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6年7月至2020年11月陕西省眼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对侧眼行白内障手术的单眼盲(单眼裸眼视力<0.05)患者1009例。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致盲病因和白内障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009例单眼盲患者中,男465例(46.1%),女544例(53.9%),年龄(67.7±11.9)岁。前6种致盲病因分别为青光眼[29.7%(300例)]、视网膜脱离[15.3%(154例)]、眼外伤[14.4%(145例)]、角膜病[6.4%(65例)]、高度近视[6.1%(62例)]、白内障[5.7%(58例)]。对侧眼手术前、后视力完整者989例,术后视力提高者占90.2%(892例),未提高者占9.8%(97例);386例单纯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提高,余603例术后视力提高者与未提高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眼部合并其他疾病及其治疗史(均为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有意义的独立因素包括青光眼和眼部合并其他疾病治疗史(均为P<0.05),其中眼部合并其他疾病治疗史回归系数为-2.016,影响最大。结论 青光眼是我国西北地区行白内障手术的单眼盲患者中最常见的致盲病因,且女性多见。单眼盲对侧眼单纯白内障患者在无禁忌证时应尽早行白内障手术。眼部合并疾病尤其青光眼的及时诊治对白内障手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防盲与眼科流行病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uan HJ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10):938-943
2005年以来的时期是我国防盲与眼科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最显著的一个时期.全国眼病和视力残疾人抽样调查发现白内障(56.7%)、视网膜葡萄膜病(14.1%)和角膜病(10.3%)是目前我国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二期、"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等重大防盲项目已取得巨大成就.2005年至2009年我国共施行了387.1万白内障复明手术,2009年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达到796.2.全国已建成白内障无障碍县673个、无障碍市70个、无障碍省(自治区)2个.近5年已为175 501例低视力患者验配了助视器,为47 009例盲人提供了定向行走训练.初级眼保健和沙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也取得了一定成果.5年来,虽然基本完成了国家防盲任务,但远未达到"视觉2020"行动的目标要求,特别是还存在白内障手术率仍然偏低、主要致盲性眼病并未根治;流行病学研究缺少创新性、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今后,应切实把握好眼科流行病学的良好发展趋势,开展原创造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还应整合包括初级眼保健在内的各级眼保健力量,"高质量、低价格"地开展白内障、视网膜病、角膜病、沙眼、屈光不正、低视力、青光眼等防盲工作,争取早日达到"视觉2020"根治我国可避免盲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7-2008年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同一医师施行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069眼。其中,单纯老年性白内障1574眼、糖尿病性白内障305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165眼,陈旧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25眼。方法 于术后2年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检查,观察记录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程度,并根据Hayashi方法进行混浊分级。主要指标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结果 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组后囊膜混浊128眼(8.13%),糖尿病性白内障组39眼(12.79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4眼(16.00%),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组36眼(21.82%)。4个组比较,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77,P=0.000)。1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各组相近:单纯老年组60眼(3.81%),糖尿病组6眼(1.97%),葡萄膜炎组1眼(4.00%),高度近视组5眼(3.03%);2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糖尿病组较高,20眼(6.56%);3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高度近视组较高,24眼(14.55%)。4组患者后囊膜混浊程度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05.55,P=0.000)。结论 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较低,高度近视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较高,混浊程度较重。(眼科, 2014, 23: 91-93)  相似文献   

18.
眼科手术医师的技能培训多采用住院医师培训模式,其培训周期长、间断、技能重复训练率低、手术技能不稳定。我们探索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培训模式具备集中,实践性强,短时重复训练率高的特点。视频理论教学使学员对手术有整体连续性的认识;手术技巧训练顺序的合理安排使学员在保障手术安全性的条件下得到充分训练;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具有独立能力的手术者,安全控制机制的建立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性,也提高了学员的手术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