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自体肌腱移植修复肌腱缺损存在供源有限,供区变异等问题,人工肌腱及组织工程化肌腱还处于实验阶段。同种异体肌腱具有供源广泛,不损伤机体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对多条及大段肌腱缺损具有很大的优势。针对自体肌腱移植的诸多不利因素,同种异体肌腱移植被认为是修复肌腱缺失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国内外对肌腱的同种异体移植已开展  相似文献   
22.
自1985年6月~1996年7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125例,得到随诊结果94例,对手术疗效欠佳病例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临床资料1.125例中男58例,女67例;年龄18~76岁。按Ashurst和Bromer的分类方法,类型如下:内翻型骨折62例中,Ⅰ°12例,Ⅱ°724例,Ⅲ°26例;外翻型骨折38例中,Ⅰ°2例,Ⅱ°27例,Ⅲ°9例;外旅型骨折20例中Ⅰ°4例,Ⅱ°10例,Ⅲ°6例;纵向挤压型骨折3例中,胫骨前缘骨折1例,塔门型骨折1例,三踝骨折1例;直接暴力型骨折中,开放性双踝和三踝骨折各1例。2.手术治疗时间2小时~11天;切口愈合时间:I期愈合119例,…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HSS(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定膝关节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定平衡功能,判断系统康复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Post traumatic knee joint dysfunction,PKJD)患者后膝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HSS与Fugl-Meyer量表评定36例PKJD患者系统康复治疗前、治疗10次后、治疗结束后膝关节功能、平衡功能及膝关节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Fugl-Meyer评分与HSS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0次后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10次后两评分较治疗前亦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前、治疗10次后及治疗结束后Fugl-Meyer评分与HS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治疗前=0.8536,r治疗10次后=0.6897,r结束治疗后=0.8462),均P〈0.01;治疗前、治疗10次后及治疗结束后膝关节的临床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康复治疗可改善PKJD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两功能间呈正相关,且治疗的次数越多,膝关节的临床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4.
【摘要】〓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肩关节部位常见疾病,该病与肩周炎等疾病病因不同、临床症状相近,治疗方式和愈后差异较大,临床上常易混淆。Neer于1972年通过尸体研究,并首次提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概念,将其从肩周炎疾病中独立出来。Neer将该病按病理学分为三期,Ⅰ期Ⅱ期大多采用保守治疗,如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封闭等大多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Ⅲ期或Ⅰ期Ⅱ期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多采用手术治疗,随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由之前neer提出的肩峰成形术渐渐被关节镜下肩峰下间隙减压术所取代。  相似文献   
25.
李振伟  黄德刚  周功  刘涛  陈辉 《安徽医药》2016,37(7):860-862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术在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6月至2015年10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经皮穿针内固定组(18例)和闭合复位外固定组(1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3~96个月。经皮穿针内固定术:18例疼痛均消失,平均肩关节伸屈从42°增至171°,平均旋转度从32°增至86°,均有明显改善(P < 0.05)。闭合复位外固定术:16例疼痛均消失,平均肩关节伸屈从40°增至167°,平均旋转度从35°增至84°,均有明显改善(P < 0.05)。两种治疗方法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伸屈功能和旋转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提高肩关节外展方面,经皮穿针内固定术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术,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的临床效果,尤其是远期效果,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术。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疗效。方法选择31例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行肩关节镜探查术,其中25例加行肩峰成形术,8例加行肩袖修补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系统评定患者手术疗效,采用欧洲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CMS)检测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结果 31例患者肩关节疼痛、活动度以及功能评分在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具有微创、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对盂肱关节腔激素注射与单纯功能锻炼两种常用的肩周炎的治疗方法,评价两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治疗的肩周炎患者42人,按门诊先后顺序交替列入两大组:盂肱关节激素注射组(A组)及功能锻炼组(B组),A组患者行盂肱关节内注射,注射药物为:得保松 7mg(二丙酸倍他米松5mg+倍他米松磷酸二钠2mg)+2%利多卡因2ml+注射用生理盐水2ml,两周后重复一次,辅以功能锻炼。注射点为喙突外上缘,所有注射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B组单纯功能锻炼。分别于治疗前(0周),治疗后6周,3月记录SPADI评分,评分结果以VAS 1.0作统计分析。结果 单纯的功能锻炼(B组)在治疗后6周和3月,SPADI总体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均较基线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改善的程度有限。而激素关节内注射辅以功能锻炼患者(A组)SPADI总体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均较基线水平明显改善,6周、3月和单纯功能锻炼相比,亦有明显差异,均数差值均大于10,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功能锻炼。结论 盂肱关节的激素注射治疗,在中短期内可迅速缓解疼痛症状,辅以功能锻炼,能更有效地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7年9月~2011年5月我科共诊治34例ACL损伤患者,取自体半腱肌与股薄肌腱,在关节镜下使用带鞘可吸收挤压钉(Itrafix系统)固定胫骨端,使用2枚横向钉固定股骨端,重建ACL。观察固定后的稳定性和术后疗效。随访后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手术前后关节功能。结果:本组34例,随访6~44个月。关节功能良好,Lysholm评分,术前53.08±4.2,术后92.05±3.7,术后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收集本院病理科1997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手术治疗的归档蜡块共26例。其中13例为骨肉瘤组织标本,其余为骨软骨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survivin蛋白;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采用Imagepro-plus5.0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骨肉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平均像素为1174.3±10.0,骨软骨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平均像素为137.9±9.9。骨肉瘤组高于骨软骨瘤组,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65.7,P<0.05)。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加重,其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结论:survivin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检测survivin对于诊断骨肉瘤,判断其恶性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和总结可注射硫酸钙骨水泥在填补骨缺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11月采用可注射硫酸钙MIIG X3(minimally invasive injectable graft X3)填补骨的良性病变切除或创伤后遗留骨缺损8例。8例均为男性,年龄19~57岁,平均(41.1±14)岁。部位:脊柱1例,股骨远端1例,胫骨远端2例,肱骨近端1例,指骨1例。术后X线片随访评价MIIG X3吸收及自身骨长入替代的情况。结果:应用可注射硫酸钙填补骨缺损,术中即刻可获局部骨样强度,骨缺损充盈满意;本组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12个月。X线片观察显示MIIG X3完全吸收并被自体骨替代需6~10周,吸收速度略快于骨长入。结论:可注射硫酸钙MIIG X3填补骨缺损,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材料可吸收并被自身骨替代,是目前填充良性骨缺损的最佳人工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