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甘草酸是中药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其水解后的苷元称为甘草次酸.由于三萜皂苷母核18位手性碳原子(C-18)构型的不同,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均有α、β两种差向异构体.早期对甘草酸、甘草次酸的研究大多没有将两异构体明确区分.近几年,随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草酸单一异构体新药——异甘草酸镁在临床上的应用,甘草酸18位构型所引起的差异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作者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甘草酸、甘草次酸18位差向异构体之间比较研究的进展,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采用全自动柱切换HPLC系统建立人血浆中奥卡西平的测定方法,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全自动柱切换HPLC由萃取色谱系统及分析色谱系统2个部分构成,萃取柱为ASTON-RG C8柱(4.6 mm×50 mm,5μm,ANAX),分析柱为ASTON-RG C18柱(4.6 mm×250 mm,5μm,ANAX);2个系统间通过"中心切割"模式进行目标物转移,转移时间窗口2.6~4.2 min;聚焦流速为2.0 mL min-1,聚焦时间为0~0.6 min;检测波长305 nm;进样量100μL;采用外标法计算结果。结果标准曲线在0.47~26.07μg mL-1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6,最低检测限为0.12μg mL-1,低(1.42μg mL-1)、中(11.85μg mL-1)、高(26.07μg mL-1)浓度的绝对回收率为95.6%~98.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5.0%,准确度99.6%~102.7%。结论本方法抗干扰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奥卡西平治疗药物监测的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33.
颜苗    樊新荣  何清湖  龚慧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6):436-440
 目的 探讨克癃胶囊对肾虚血瘀证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及其对前列腺增生相关蛋白、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建立前列腺增生肾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非那雄胺组(C组),低、中、高剂量克癃给药组(D、E、F组)大鼠前列腺和前列腺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 ①C~F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②与B组比较,C、E、F组前列腺组织中Ki-67的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P<0.01),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B组比较,C、D、E、F组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P<0.01);但D、E、F组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积分光密度均高于C组(P<0.05)。④与B组比较,C、D、E、F组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降低(P<0.05);但D、E、F组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均较C组为高(P<0.05)。结论 克癃胶囊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且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与抑制前列腺增生相关蛋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增高及表达密切相关,从而起到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HPLC法测定甘草制剂中甘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甘草制剂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 (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10mmol/L醋酸铵溶液(pH =6.86)-乙腈(79.5∶20.5),流速1.0mL/min,柱温38℃,检测波长250nm.结果:甘草酸在0.26 ~41.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8).各甘草制剂中甘草酸均得到良好的分离,且含量各不相同,复方水煎液为2.17μg/mL,复方甘草口服溶液为3.07mg/mL,复方甘草片为5.88%,甘草提取物为10.75%.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各种甘草制剂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甘草酸对中毒剂量下马钱子碱血浆、脑组织药动学的影响,探讨甘草酸解毒机制。方法:3组小鼠分别连续7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甘草酸溶液和维拉帕米溶液,第8天均腹腔注射马钱子碱溶液。UPLC-MS/MS法测定血浆和脑组织匀浆液中马钱子碱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脑组织中P-gp编码基因mdr1a表达水平。结果:持续给予甘草酸使脑/血浓度比值曲线下面积较对照组减少37.6%(P<0.05),并可诱导小鼠脑组织mdr1a mRNA的表达。P-gp抑制剂维拉帕米使脑内AUC0→10 h、脑/血浓度比值曲线下面积分别增加了30.7%,32.5%(P<0.05)。结论:甘草酸可能通过诱导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加速马钱子碱的脑部转运,维拉帕米阻止了马钱子碱从脑部的排出,马钱子碱可能是小鼠血脑屏障上P-gp底物。  相似文献   
36.
基于药动学的甘草配伍减毒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华  颜苗  张毕奎  李焕德  方平飞 《中草药》2015,46(23):3611-3616
甘草在中药方剂中使用相当普遍,通常作为佐药和使药,起着制约主药毒性、调和诸药的作用;甘草作为"和诸药,解百毒"药物,常与有毒中药配伍使用,但其中的配伍原理还未明确。研究甘草对有毒中药主要成分体内过程的影响,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方剂配伍使用的原理和规律,以及该过程与其配伍减毒的关系。主要总结近年来关于甘草配伍对有毒中药体内过程的影响及其药动学减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7.
雷公藤药理作用广泛,具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生育等作用,临床上雷公藤主要用于治疗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复合性肾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但时有毒副反应发生。其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对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损伤,其中肝脏是最主要的毒性靶器官之一,其肝损伤也较严重。目前普遍认为雷公藤所致肝损伤是其含有的多种有毒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损伤机制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细胞凋亡和免疫损伤等相关。甘草是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具清热解毒、保肝抗炎和调和诸药等功效,甘草与雷公藤配伍可显著减轻雷公藤所致肝损伤,其减毒作用确切,但作用机制仍缺少深入研究。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对雷公藤肝损伤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以及雷公藤与甘草及其他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克癃胶囊对肾虚血瘀证大鼠前列腺增生(BPH)的影响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空白组,模型组,保列治组,前癃通组,低、中、高剂量克癃组(以下简称克癃低组、克癃中组、克癃高组)大鼠前列腺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1)保列治组、前癃通组、克癃高、中、低组大鼠前列腺湿质量、前列腺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组织病理学变化有一定区别.(2)与模型组比较,前列治组、克癃低组血清T含量和E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隆通组、克癃中组、克癃高组血清T含量降低(P<0.05)、血清E2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前隆通组比较,克癃中组、克癃高组血清T和E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模型组比较,保列治组血清FSH和LH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隆通组、克癃低、中、高组血清FSH和LH的含量降低(P<0.05);与前隆通组比较,克癃低、中、高组血清FSH和LH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克癃胶囊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克癃胶囊可能通过同时降低T、E2、FSH和LH的水平,调节大鼠的性激素平衡,从而起到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通过方法学的建立和确认,进行了单次给药雷诺嗪缓释片后的药动学研究,为该药临床研究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采用三周期、3交叉(3×3)拉丁方设计,实验分别单剂量给500、1000、1500mg雷诺嗪缓释片。分别于给药前(0h)和给药后0.5、1.0、2.0、2.5、3.0、3.5、4.0、5.0、6.0、8.0、10.0、12.0、16.0、24.0、36.0、48.0h采集静脉血4mL。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样品中雷诺嗪的浓度,并计算主要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给药500、1000、1500mg雷诺嗪缓释片后Cmax分别为(742±253)、(1355±502)和(2329±890)ng/mL;AUC0-48分别为(9072±3400)、(16574±6806)和(29324±10857)ng.mL-1.h;AUC0-∞分别为(9827±3152)、(16882±6791)和(29924±10706)ng.mL-1.h;tmax分别为(5.3±1.4),(4.2±1.2)和(5.9±2.8)h;t1/2分别为(6.4±3.3),(6.4±3.5)和(6.7±4.3)h。结论:在本次实验中,Cmax和AUC与剂量成比例增加,单次给药3个剂量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所有受试者都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