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笔者对2013—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学科项目资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资助项目在项目类别、申请代码、依托单位等方面的分布情况,分析了资助项目的疾病领域、所用药物等干预手段、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等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2.
近年,随着生活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高危孕产妇比例显著增加,产科疾病谱不断变化,给产科医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治疗难题。中医药对多种产科疾病具有明确疗效,且治疗方法多样,为产科疑难疾病的解决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手段,但目前临床参与度和作用发挥不足。为此,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邀请了产科临床一线的西医与中医青年优秀专家,围绕妊娠剧吐、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妊娠咳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儿血型不合、产后缺乳、宫腔妊娠组织物残留、产褥感染、产后身痛、剖宫产术后切口血肿/愈合不良、产后尿潴留、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后抑郁症等15种产科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优势病种的中西医治疗建议,以期在临床实际诊疗中给患者提供优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产科疾病的诊疗效果,惠及大众。同时,期望更多产科临床医生了解中医的治疗效应及优势、中西借鉴、沟通融合,继而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产科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33.
中医古籍中的“心衰”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衰"为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简称,中医古籍中已经出现"心衰"二字,本文通过探讨古籍中"心衰"最早出现的年代及具体含义,比较其与现代心力衰竭的异同。从症状、体征、病史等的相似性方面对古代文献进行溯源,以期更加准确地反映古代中医学对现代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4.
基于CPMG序列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去乳酸后慢性心肌缺血血清差异代谢物的改变情况.方法 通过动态全面采集四诊信息,并结合血液流变学等方法确立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动物模型,采用基于CPMG序列的磁共振(NMR)和模式识别技术,分析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小型猪4周血清的共振氢谱,核磁共振氢谱在去除乳酸峰后采用化学位移0.01分段积分,将积分按每张谱的总积分...  相似文献   
35.
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小型猪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小型猪血浆代谢物谱群的变化,开展气虚血瘀证候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放置Ameroid缩窄环制备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并结合宏观体征、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等方法确立气虚血瘀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模式识别技术,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模型与假手术组小型猪12周血浆的代谢物及相应代谢物谱群的变化。结果:该方法制备的模型12周后确立为稳定的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模型。主成分分析法清晰地把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小型猪分开;比较两组小型猪代谢谱发现,脂类代谢产物甘油、醋酸、二十三碳二炔酸和肌醇以及氨基酸类代谢物脯氨酸含量上升;氨基酸类代谢物丙氨酸、苯丙氨酸、尿素与糖类化合物d-葡萄糖、à-D-葡萄糖苷以及脂类化合物棕榈酸、丙酸、丁酸、硬脂酸等含量降低。结论:在气虚血瘀证早期,氨基酸、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紊乱,三者相互作用,引起能量代谢中三羧酸循环平衡被破坏,柠檬酸含量下降。这些病理改变可能进一步加重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其中柠檬酸、葡萄糖、硬脂酸、棕榈酸、甘油、醋酸等化合物浓度变化较大,这些代谢物的变化模式有望成为临床诊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参考指标,并为研究证候的客观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丹七片对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缩窄环法制备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给予丹七片9 g/只·d(临床等效剂量)4周。超声心动图、大体病理观察、心肌组织石蜡切片HE和Masson染色分析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结果:丹七片组动物室间隔收缩末厚度、心内膜下白色瘢痕组织的数量及大小、绿染胶原沉积面积等方面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结论:丹七片虽不能逆转整体心功能,但具有一定的减小缺血范围、改善慢性心肌缺血与心室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cTnT与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心功能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T(cTnT)与小型猪血瘀证(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后期心功能(心肌肥厚与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华小型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第一间隔支起始部远端放置Ameroid缩窄环的方法制备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动态观察模型动物心肌缺血(0~8周)情况,采用超声心动测定心功能与心肌缺血的程度,冠脉造影观测冠脉狭窄程度;应用放免法测定血中cTnT的浓度。结果:心电图、B超、冠脉造影结果显示该模型术后4~8周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病证模型稳定。心功能(LVEF)下降30%,左室收缩末期容量(ESV)增加27.6%,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分别增大14.41%、22.54%和64.96%。而8周心腔扩大,心肌重构,心指数进一步恶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cTnT的浓度随心功能的下降而升高,呈强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的发生发展尤其心功能与心腔结构的变化与cTnT密切相关,其浓度水平随缺血严重程度而增高,可用于临床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与中药复方药物治疗的干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8.
观察益心解毒方含药血清对NOX2、NOX4 亚基过表达和小干扰RNA(RNAi)导致的H9C2心肌细胞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益心解毒方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正常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6只,构建针对NOX2、NOX4亚基的过表达质粒和RNAi质粒。采用转染试剂瞬时转染H9C2心肌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率,转染24 h后分组(正常H9C2细胞组、过表达组、H9C2转阴性对照质粒组、RNAi质粒组、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含药血清干预,24 h后检测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 转染NOX2亚基过表达质粒的各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过表达组、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正常H9C2细胞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9C2转阴性对照质粒组、RNAi质粒组、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与过表达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i质粒组、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H9C2转阴性对照质粒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RNAi质粒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与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NOX4亚基过表达质粒的各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过表达组、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正常H9C2细胞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9C2转阴性对照质粒组、RNAi质粒组、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过表达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i质粒组、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H9C2转阴性对照质粒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RNAi质粒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与益心解毒方高剂量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解毒方低剂量组与益心解毒方中剂量组NADPH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X2、NOX4亚基的过表达可以提高NADPH氧化酶活性,而RNAi表达可以沉默NOX2、NOX4亚基,从而降低NADPH氧化酶活性,益心解毒方不会直接影响NADPH氧化酶活性。实验研究表明干预和抑制NOX2、NOX4亚基的NADPH氧化酶活性调控环节,降低心肌活性氧(ROS)水平,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可能是益心解毒方发挥药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寻找血瘀证(心肌缺血)相关的血浆蛋白质组学特征。方法:采用前期建立的方法,以小型猪前降支主干放置Ameroid缩窄环结合动态观察的方法制备小型猪血瘀证模型。在证候时间窗内前腔静脉采血,枸橼酸钠抗凝,离心收集上清备用。血浆总蛋白上样量1.3mg,同组样品等量混合后,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差异蛋白点。等电聚焦用IPG胶条24cm、PH范围3-11NL,SDS-PAGE浓度13%,考马斯亮蓝R350染色,凝胶扫描后,采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进行凝胶的蛋白点检测、匹配。对匹配蛋白点的体积百分比进行比较,确定差异蛋白点。差异蛋白点胰蛋白酶酶切后,MALDI-TOF检测,数据库搜索,确定其相关信息。结果:模型组有10个明显的上调蛋白点。质谱鉴定结果提示,部分上调的差异蛋白为α1-酸性糖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胎球蛋白A、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A-IV。结论:已鉴定的差异蛋白质主要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及载脂蛋白等,炎症/抗炎是其互相联系的核心环节,提示在该心肌缺血血瘀证同时存在着炎症反应这一病理进程,炎症反应可能是血瘀证的病理机制之一,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血瘀证(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血浆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与心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以探讨炎症、心功能与血瘀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放置Ameroid缩窄环的方法复制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动态观察血瘀证稳定时间窗内(4-8周)各主要炎症因子与心功能的变化。应用超声心动测定心功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WBC计数,应用放免法测定血中IL-1、IL-6、IL-8和TNF-α的浓度。结果:模型术后4周,根据宏观体征结合血流变指标可诊断为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组血浆WBC、IL-1、IL-6、IL-8和TNF-α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心指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血浆WBC、IL-1、IL-6、IL-8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而TNF-α水平仍持续高水平(P<0.05),超声显示8周心肌肥大、心室重构及心指数进一步恶化,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恶化程度与TNF-α成明显正相关。结论:同为血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