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总结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肝断面处理经验.方法:根据术中探查情况,结合B超、CT及术中胆道镜检查结果,确定肝部分切除范围.肝断面采取缝闭、开放、生物蛋白胶或ZT胶加明胶海绵覆盖.近端肝内胆管梗阻不能解除行肝断面胆管与空肠内引流术.结果:肝断面缝闭40例,肝断面生物蛋白胶或ZT胶加明胶海绵覆盖51例(其中肝断面胆管与空肠内引流术4例),肝断面开放38例.术后发生胆漏20例,膈下感染6例,切口感染11例,死亡3例.结论:肝部分切除首选规则性肝切除,同时解除肝内胆管二重梗阻.肝断面肝组织缺血坏死、感染可引起胆瘘,纤维胆道镜应用可减少肝内结石残留,术中关闭或覆盖肝断面可减少胆瘘、出血、膈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肝断面胆管与血管应单独处理.胆瘘试验是预防术后胆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2.
高血压幕上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出血(ICH)患者28 d预后(好转与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定群病例的前瞻性研究.预后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好转(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和未好转(病情无变化、恶化和死亡),对经过综合治疗的356例高血压幕上ICH患者的有关指标与28 d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逐步回归,前向逐步法,α=0.05.结果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营养支持(OR=0.373,95% CI 0.144~0.964)、康复治疗(OR=8.822,95% CI 2.009~38.742)、血肿量(OR=0.122,95% CI 0.045~0.330)、年龄(OR=1.048,95% CI 1.004~1.095)、并发症(OR=1.021,95% CI 1.004~1.039)和Barthel指数(BI,OR=0.951,95% CI 0.914~0.990)是影响ICH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 积极营养支持、早期康复介入、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微创清除血肿和(或)防止血肿扩大可能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V—Y推进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两种方法修复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7例18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对其使用V—Y推进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对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17例18指皮瓣全部存活,对患者进行随访3~12个月,1例1指皮瓣感觉稍迟钝,18指外观及活动功能均满意,满意率100%。结论应用V—Y推进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两种方法修复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能有效保留患指长度,且功能和外形满意,是治疗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有效且安全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54.
55.
风药性能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药的性能主要用以表示各药的性质特征,一般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润燥、毒性等理论,这些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风药的性能在各方面均有其特征性,现阐述如次。1风药范围的界定 传统意义上的风药,多指用以祛风的药物~[1],常见的有三四十种,包括防风、羌活、独活、荆芥、苏叶、菊花、白芷、薄荷、天麻、柴胡、葛根、川芎、蔓荆子、藁本、辛夷、蝉蜕、苍耳子、天麻、蒺藜、僵蚕、细辛、威灵仙、■莶草等味,其中以防风、羌活、荆齐为代表,以后所提到的风药的作用,也主要指这些药的作用。由于风…  相似文献   
56.
风药是治疗血证新的切入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献研究角度,探索风药治疗血证的机制主要有:①风药治气(行气、升气、降气、益气)以治血;②风药能活血、止血、凉血、补血;③风药治藏血之肝(宁风、熄风、升发郁火、解郁)以治血;④风药能祛除致病因素;⑤其它如辛味激用从治、风燥胜湿止血、风药为血证之使等。表明风药有确切的治疗血证作用,可作为血证治疗的新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57.
风药治疗血证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药治疗血症源于秦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奠定临床学基础;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极大地丰富了临床;宋代应用进一步拓展,且有《幼幼新书》《妇人良方》专科分论;金元风药大家李东恒、朱丹溪作了很多理论探索,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明代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多有发挥;清代注重内风动血,使血药治疗血证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58.
从文献研究角度 ,探索风药治疗血证的机制主要有 :①风药治气(行气、升气、降气、益气)以治血 ;②风药能活血、止血、凉血、补血 ;③风药治藏血之肝(宁风、熄风、升发郁火、解郁)以治血 ;④风药能祛除致病因素 ;⑤其它如辛味激用从治、风燥胜湿止血、风药为血证之使等。表明风药有确切的治疗血证作用 ,可作为血证治疗的新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59.
脑出血后凝血酶的作用与抗凝血酶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凝血酶的结构、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和代谢特征、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酶抑制剂,脑出血抗凝血酶治疗用药的初步临床试验结果。随着凝血酶在脑出血后作用研究的深入,抗凝血酶治疗可能是防治出血性脑损伤最有希望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0.
胆道术后是否有结石残留,直接关系到手术疗效,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检查或取石,可观察胆总管上下端通畅情况,减少医源性胆道损伤,减少术后胆总管结石遗留及帮助肝内胆管取石,对阻塞性黄疸原因诊断也有一定价值。本科从93年10月至2001年7月共行术中纤维胆道镜应用946例,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