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13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421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61篇
  2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19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今后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48例患者设为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前组,302例患者设为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后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服务和健康教育。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影响。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干预后,83.44%的患者实现了血压控制,89.07%的患者做到服药依从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3%,三者分别与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前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亚临床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SPI)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宫颈癌筛查的94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组病例卢戈氏实验结果均为阴性,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940例患者中224例阴道镜诊断为异常图像,并进行病理组织活检;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证实10例为宫颈炎,98例为HPV感染,15例为宫颈湿疣,70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2例为CINⅡ级,8例为CINⅢ级,6例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3例,晚期浸润癌2例。结论 在宫颈癌筛查过程中应用阴道镜可有效提高癌前病变以及早期宫颈癌检出率,其对于现阶段宫颈癌免费筛查中所广泛应用的宫颈刮片技术是极为有效的补充,有利于降低临床漏诊率,从而提高筛查质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乳腺癌超声多参数(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评估与病理对照。  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9月我院诊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61例(72个病灶),均行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和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种检查方法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准确度。  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示:61例(72个病灶)中有43例恶性(51个病灶),18例良性(21个病灶);二维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敏感度47.06%,特异性66.67%,准确度52.78%;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敏感度60.78%,特异性71.43%,准确度63.89%;剪切波弹性成像敏感度82.35%,特异性80.95%,准确度81.94%;超声造影敏感度86.27%,特异性85.71%,准确度86.11%;联合诊断敏感度94.12%,特异性90.48%,准确度93.06%。联合诊断乳腺癌准确率高于单独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检查(P < 0.05)。  结论  乳腺癌超声多参数(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4.
DPN患者106例,分为2组,全部病例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另给予丁咯地尔缓释片每次0.6g,每天1次,共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变和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指标的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26.4%、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2%、54.7%(均为P<0.01),MNCV和SNCV经治疗后有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甲襞微循环有明显改善.结论盐酸丁咯地尔缓释片口服治疗DPN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5.
氨氯地平加培哚普利降压研究(ASCOTBP-LA)结果及Lindhol m等的一项荟萃分析结论和随后出台的英国成人高血压指南2006年更新版,对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中的治疗地位提出质疑,一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Lindhol m等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β受体阻滞剂与其他新型降压药物相比,脑卒中增加了16%,其中阿替洛尔组增加达26%,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也有所增加,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方面也无优势(尤其是与利尿剂联用时)。由此,作者明确提出“应该结束β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高血压病一线药物的时代了”。英国新指南要求“不再将β受体阻滞剂用作高血压的…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效果.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黄连解毒汤对标准菌株、氟康唑敏感株、氟康唑中度敏感株、氟康唑耐药株4种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黄连解毒汤对4种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对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为4mg/ml,对氟康唑敏感型白色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为8mg/ml,对中度敏感型白色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6mg/ml,对耐药型白色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为 64mg/ml.结论 黄连解毒汤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  相似文献   
77.
78.
研究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预后评估及化疗敏感预测相关分子靶点的成果不断涌现,涉及生长信号上调、抑制生长信号下调、死亡逃避、无限复制潜能、持续永恒血管生成和组织浸润转移方面的数十种分子靶标.其中突变型p53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Ki-67等的临床价值研究相对成熟.现有分子靶标临床价值的评价需要和更值得深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79.
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aemia-modified albumin,IMA)也称钴结合蛋白,最早在急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血清中发现,IMA的形成可能与白蛋白N-末端Asp-Ala-His-Lys肽链片段在缺血缺氧环境下与二价金属离子的结合力增高有关[1].目前IMA已经成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癫痫和终末期肾病患者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2-3],然而关于IMA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较少,且报道的结论存在一定差异[4-5].本研究初步探讨了IMA在急性期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海绵共生真菌Chaetomium globosum HXL-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方法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该菌株发酵液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甲氧基-3,5-二甲基-6-(2-甲基丁酰基)-2氢-2-吡喃酮(1)、吡啶并戊二烯(2)、1-脱乙酰基-吡啶并戊二烯(3)、7-脱乙酰基-吡啶并戊二烯(4)、大黄素-8-甲醚(5)、8-羟基-1,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6)、cytoglobosins D(7)、isochaetoglobosin D(8)、球毛壳菌素E(9)、球毛壳菌素Vb(10)、monohydroxyisoaflavinine(11)、aflavazole(12)、烟曲酶毒素C(13)、chaetoviridin B(14)、杀锥曲菌素(15)、oxidized-nodulisporic acid B(16)。结论化合物1是吡喃酮类新化合物;化合物7~13为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1、11、12为首次从球毛壳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15对选定的人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