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胃祺Ⅱ号方对实验性FD大鼠胃排空的影响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益气健脾通络复方的作用,采用不规则进食加稀盐酸喂养制作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并随机分成A,B,C,D四组,分别给予胃祺Ⅱ号方(主药,党参,黄芪,莪术,枳壳),木香顺气丸,普瑞博思和蒸溜水灌胃,28d后观察胃排空,检测胃体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下丘脑中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含量,结果:胃排空率A,B,C三组无差异(P>0.05),但A组胃排空水平恢复均匀平衡,接近E组(正常组);A组NO,TRH的变化最明显,与D组比较有显差异(P<0.05-0.01),而B,C组与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胃祺Ⅱ号方对FD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增强胃肠的动力顺应性,并可能对下丘脑中脑肠肽激素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上海中医药大学在实践中始终探索既能符合高等医学教育特征,又能充分体现中医药主体思想的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过程中努力保持规模发展与质量、效益之间的协调统一,不断突出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继承创新,致力改革开拓,强化素质能力,注重知识交融,促进个性发展,努力造就现代中医药人才。通过建立产学研联盟为主体的开放性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完善中医药人才知识结构,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适应性与超前性。努力构建4个人才培养平台,形成有一定辐射、示范效应的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改革同时全面推进学校各项改革,建立学校整体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保证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问题,直接关乎学校的教育水平与质量。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CFD,center of faculty development)是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之一。本文总结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从2009年建立至今的发展思路与实践经验,以中心建立初期的实践重心确定、目标群体定位、活动形式选择等问题为切入,探讨了教师发展中心以教学发展为核心开展工作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学科教学知识能力(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的基本概念出发,以开展PCK提升的外部环境、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和教学观念转变、教师发展价值取向改变等维度阐述PCK对中医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从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马贵同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鸿毅  郑红斌 《新中医》2000,32(12):10-12
马贵同教授早年深受著名中医学家黄文东教授的学术思想影响,辨证用药继承了海派中医兼收并蓄、灵活善变的特色,尤其对脾胃病的诊治更是注重传统与现代认识的结合,反常合变,见解独到,用药虽波澜不惊,但简捷切要.笔者随诊之余,玩味其中,得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自动化框架采集选取历代古籍中涉及中医脾胃病的文献资料,通过可视化分析法来系统性探寻中医脾胃病证概念的演变历程.方法:以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Python 3.8为基础,借助自动化测试及框架工具Selenium WebDriver,通过Lxml的etree库来解析国医典藏古籍数据库平台(V2.1)1 224种古籍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阶段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观的回顾再认识,提出了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内核与外延.阐述了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质量控制和分析机制建设思路,并对相关指标框架和工作措施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以学生为中心"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出发,介绍了体现该理念的"有意义学习经历"的概念和创设"有意义学习经历"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并从有意义学习经历的角度举例分析了2008年中医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同时,从明确教学目标、创设学习经历、重视学习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中医院校课程实现"有意义学习经历"的教学设计的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some concepts and key elements concerning "significant learning experiences". "Significant learning experiences" can fully demonstrate educational ideas such as "student oriented" and " promoting students' lifelong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through a significant learning experiences perspective was analyzed. Then the paper gives some instructional designing suggestion which may merge meaningful learning experiences into the curriculu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including clearing the teaching goal, creat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emphasizing on learning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9.
柴胡补劳之说由来已久,医届素有争议,如《神农本草经》谓柴胡能"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日华子本草》谓柴胡"补五劳七伤",而寇宗极言五劳七伤,大忌柴胡;张山雷认为柴胡"是去病之药,非补虚之药"。因治虚劳以健"脾"为要,补脾以升脾为主。而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又其味苦,其性升散,恰合脾胃升降之机。本文从医理、文献、药理等多角度来分析和论证,认为柴胡可以行少阳胆春升之气以助脾胃转输而起补劳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录     
目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德才兼备、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能肩负起中医药未来发展的优秀人才。方法梳理目前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方法与举措。结果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结论应该以教学改革为着力点,整体提升课程体系、培养机制、教学模式、学习支持与管理体制建设,从而满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