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4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95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461篇
内科学   275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3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472篇
综合类   1327篇
预防医学   441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433篇
  4篇
中国医学   650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目的:在对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寻找提升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预后水平的临床方案.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人民医院急诊科2013年09月-2015年09月接收的50例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验组),本组用胺碘酮治疗;同期选择50例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作对照,治疗药物选择利多卡因,客观比较2组入选患者救治效果.结果:上述入选患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6.00%,对照组72.00%,2组比较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时选择用胺碘酮效果突出,可推广.  相似文献   
932.
目的:研究对消化性溃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与加用中药汤药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达到9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汤药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其不适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33.
牙髓血白细胞总数及其与全身周围血白细胞总数间的关系,很少有学者进行过报道。本组随机抽取门诊急性牙髓炎开髓引流患牙2 0个,年龄18~2 5岁,男13例,女7例。磨牙17个,前磨牙3个。在严格隔湿下,检查已开髓引流患牙的牙髓血白细胞总数,同时检查该患者全身周围血白细胞总数。结果:急性牙髓炎牙髓血白细胞总数最低值为2 .6×10 9/L ,最高值为5 .0×10 9/L ,均值为3.10 5×10 9/L。全身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最低值为4 .1×10 9/L ,最高值为11.6×10 9/L ,均值为7.0 75×10 9/L。急性牙髓炎牙髓血白细胞总数和均值低于全身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和均值…  相似文献   
934.
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应力分布与位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研究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下颌骨体部模拟牵张成骨,测量不同加载条件下,下颌骨的VonMises应力、颏顶点和右侧下颌角点的位移。结果:应力、位移量与加载力值成线性关系。应力集中在加载部位,双侧加载、与牙合平面平行方向加载时,VonMises应力更大,颏顶点、下颌角点表现为X、Z轴向的正位移和Y轴向的负位移;与下颌骨下缘平行方向的加载应力小,颏顶点、下颌角点表现为X、Y轴向的正位移和Z轴向的负位移。结论:单侧加载时下颌骨向对侧偏斜多,双侧加载时矢状向位移趋势大。与上颌牙合平面平行的加载较与下颌骨体下缘平行的加载应力大,但不会造成前牙开牙合。  相似文献   
935.
用唇裂术后评价方法检测正常人面部生长发育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36.
目的:利用数量化理论方法筛选影响冬凌草Pb含量的关键因子,为冬凌草Pb污染水平预测及调控提供依据。方法:冬凌草Pb质量分数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生态环境因子为样地调查实测和收集产地环境监测资料相结合,采用数量化方法 I 拟合曲线分析。结果:经多因子筛选,确定影响冬凌草铅含量(Y)的贡献值最大的关键因子分别为:土壤Pb含量(X1),降水pH值(X6),污染源(X3),公路距离(X4)。结论:建立的冬凌草铅含量预测模型,可为冬凌草药源铅污染程度科学评估和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FD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西药组、中药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西药组口服莫沙必利分散片,中药组口服半夏泻心汤,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电节律的变化和胃肠激素变化情况。结果:西药组有效率为82.5%,中药组有效率为92.5%,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治疗组低于中药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可显著提高胃电主频率、电幅值及减低胃电节律紊乱系数,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著提高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降低患者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成分及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olypeptide,VIP),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寒热错杂型FD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胃肠动力、调节胃电图及其胃肠激素。  相似文献   
938.
目的:探讨肩胛上神经损伤的解剖学原因。方法:观察人肩胛切迹的形态,肩胛上神经和肌肉的关系,同时测量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下孔处的转折角、肩胛上、下孔的横径、肩胛上、下横韧带的长度。结果:肩胛切迹U型58.82%,弧形17.65%,V型19.12%,半封闭型2.94%,全封闭型1.47%;肩胛上神经经过肩胛上孔进入冈上窝,之后经冈盂切迹进入冈下窝,此处有1个51.18°±6.93°的转折角,即肩胛上神经转折角;肩胛上孔由肩胛切迹和肩胛上横韧带围成,肩胛上孔横径(7.81±3.29)mm,韧带长(12.23±4.89)mm;肩胛下孔是由冈盂切迹和外侧的肩胛下横韧带(冈盂韧带)围成,其横径(8.79±3.96)mm,韧带长(21.26±5.45)mm。同时肩胛上神经主干主要在肌肉和肩胛骨面之间。结论:肩胛上神经自身走行的路径是其损伤的基础,肩关节反复活动对神经的牵拉是损伤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39.
目的探讨IFN-γ诱导无血清培养人胎盘胎儿侧来源MSCs自噬的发生,并分析自噬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和无血清培养体系分离培养人胎盘胎儿侧来源MSCs,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分化培养体系鉴定细胞属性;用质量浓度50μg/L的IFN-γ处理人胎盘胎儿侧来源MSCs,以未处理细胞作为对照组,3-Ma处理为自噬抑制组;分别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基因LC3Ⅰ/Ⅱ的表达;mRFP-GFP-LC3腺病毒感染细胞,观察细胞内点状聚集的情况;MTT法检测IFN-γ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所分离细胞呈CD73、CD90和CD105阳性细胞,不表达CD14、CD34和CD45,具有向脂肪和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IFN-γ可提高LC3Ⅱ的表达量(P0.05),荧光共聚焦显微境观察到IFN-γ处理细胞中的点状聚集显著增加;3-Ma可解除IFN-γ对MSCs增殖能力的抑制(P0.05)。结论 IFN-γ诱导的自噬负调控人胎盘胎儿侧来源MSCs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940.
吕萍  张荣奎  谢立 《北方药学》2016,13(4):24-2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与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动态心电图ST-T段的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左卡尼汀与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取得了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