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0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306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473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28篇
  10篇
中国医学   268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中风病是中医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的疾病之一,早在《内经》时代就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唐宋以前多认为中风病因外风而致,唐宋以后多主张内风致病。外风致病向内风致病理念的转变是对于早期理论的纠错,还是病因病机理论的延伸,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这一观念的转变是对于中风病病因病机分析的细化,唐宋以后"外风致中"思想与"内风致中"理论并行。本文通过对历代中医古籍文献的梳理,重点分析唐宋以后"外风致中"思想的相关研究,并通过现代相关实验研究的整理证实该理论的发展,为中风病中医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自制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估系统对患者进行病情程度评估以及预测术后的功能效应。方法:选择2000-02/2002-11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而首次行腰椎手术的患者177例,在术前、术后应用自制评估系统进行评分。①术前评分:包括症状功能、体征及影像3部分,共100分,按得分情况分为3组:≤40分组的轻度患者15例,41~60分组的中度患者44例,≥61分组的中度患者46例。术后随访项目:症状功能和体征、术后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术后生活能力、术后对生活的态度、术后工作、家务活动及术后影像检查(X射线,CT,MR),也是100分。评估标准为得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②术后疗效根据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判断术后疗效,优:术前症状缓解,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神经功能均恢复,并能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良:术前症状部分缓解,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神经功能部分改善,不能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差: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有关体征无改善。然后将各组数据输入并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随访的105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估系统手术前后总评分比较: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犤(28~80,0~66)分,(t=23.086,P<0.01)犦,说明治疗后症状、体征得到改善。②按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判定术后疗效:术前评分>40分组中疗效差的比例明显低于≤40分组犤(15.3,40)%,(χ2=12.31,P<0.01)犦。41~60分组术后疗效最优,优良率可达97.7%。术前评分60分上下时和40~60分组与61分以上组经统计学分分析比较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犤(χ2=0.03,χ2=2.29),(P<0.05)犦。结论:自制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估系统在病情评估方面同时适用于术前和术后,而且其术前评分对术后疗效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胶质细胞形态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穴治疗胃肠疾病的机制。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按总血容量的45%放血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电针组于制模完成后10 min电针足三里穴(持续刺激1.5 h,2-100 Hz,2 mA);模型组同样方法电针非经非穴;假手术组只分离股动、静脉不放血。失血后6 h后处死大鼠,取肠道组织制作肠肌间神经丛全层铺片,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肠胶质细胞形态,同时对肠道GFAP蛋白含量进行WesternBlot测定。结果:失血后6 h,肠胶质细胞出现形态学异常,细胞变形并且荧光增强,突触模糊、中断;电针足三里穴能减轻肠胶质细胞形态学异常,增加荧光强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GFAP表达量增加,但电针足三里穴后GFAP的表达量增加更为显著(P〈0.05)。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后电针足三里穴能激活并保护肠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75.
为促进医院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以及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以住院药房为切入点关注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现状。通过分析,对常见矛盾提出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0例AL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CRP、D-二聚体,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CT含量。结果 AL组的CRP、PCT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ALL组与ANL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AL患者中, CRP阳性率为92%, PCT阳性率为68%, D-二聚体阳性率为74%。结论 CRP、PCT和D-二聚体的检测可反映AL患者机体感染及纤溶系统状况,为临床追踪病情进展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多学科协助团队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社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实施系统延续性护理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因髋部骨折入住我院骨科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方法,干预组患者出院后实施"医院-社区多学科协助团队"系统的延续性护理。结果两组在Singh指数的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PD/Cr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多学科协助团队可以实现医院-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无缝隙衔接模式,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再骨折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PUSH)在老年住院患者2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带入压力性损伤老年患者130例共143处2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由压力性损伤专科护士根据压力性损伤创面情况来指导制定治疗方案,采用PUSH评价压力性损伤的动态变化并记录。结果本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总体好转率为41.96%,入院评估PUSH评分为(12.5±2.63)分,出院评估PUSH评分为(10.76±3.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压力性损伤护理总体有效;PUSH评分工具能较为客观和动态地评价压力性损伤愈合过程,体现压力性损伤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Shh信号通路关键因子Gli1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3例MDS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34~+阳性率,磁珠分选CD34~+细胞,再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34~+上Gli1基因的表达,以2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对照,分析Gli1表达与MDS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意义。结果:MDS患者中Gli1表达水平(0. 73±1. 26)明显高于对照组(0. 07±0. 46)(P 0. 05); Gli1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染色体分组和IPSS危险度分层均相关(P 0. 05); Gli1高表达和低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个月和20个月(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Gli1和染色体分组是2个独立的不良因素(均P 0. 05)。结论:Gli1在MDS中高表达,并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Gli1可能参与MDS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索房颤(AF)模型发生维持机制的关键病理环节建立稳定AF模型。 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将体质量均衡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及模型3组,每组10只(n=10)共4组,分别以不同浓度和天数尾静脉给予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2)溶液,进行造模条件优选。以Langendorff恒温恒流灌流系统,描记离体心电图,同时以S1S2程控刺激检测各组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F模型大鼠心房肌Cav1.2蛋白表达程度。 结果 大鼠AF造模不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模型1组为100%,模型2组70%,模型3组0;大鼠不同造模条件35 d后,AF维持时间比较:模型1组与模型2组,模型1组与模型3组,模型1组与对照组,模型2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大鼠造模后,各组AERP相比较,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模型1组(P<0.05);使用Western blot 检测,模型组大鼠及对照组大鼠心房肌Cav1.2表达量有变化。 结论 运用ACh(99 μg/mL),CaCl2(10 mg/mL)这一给药浓度,持续尾静脉给药35 d,造模成功率较高,可诱发大鼠稳定AF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