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风病外因致病学说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风病外因致病学说的再认识邹忆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中医学对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唐宋以前的“外风”说和唐宋以后的“内风”说。当代中医学者多主“内风”说,认为中风病的发病以内因为主,主...  相似文献   

2.
试谈中风急性期与气血逆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衍滨  李春红 《陕西中医》2004,25(7):668-669
1 气血逆乱是中风病急性期基本病机 在中风病因病机认识上 ,因受《金匮要略》络脉空虚 ,风邪入中病机的影响 ,唐宋之前多主外风论。金元以后对其有了进一步认识 ,提出内风致中之说。河间主火 ,丹溪主痰 ,东垣主气。清·叶天士倡肝风内动 ,王清任创气虚血瘀等 ,均从不同角度深  相似文献   

3.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之风是指中风病,而不是病因学中的外风及内风;血是指瘀血,血行瘀除则中风病自愈.外风致病,宜祛风为主;内风致病,宜熄风为先.风邪较燥,长期使用易耗伤阴血,在祛风剂中配伍使用养血活血之品,实为佐使之法.内风中之血虚生风者使用养血活血药物治疗,是针对病机用药,而非治风先治血之义.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之认识历时4个阶段,从外风、内风、非风到现在的脑血管疾病,瘀血是中风病之病理基础,瘀血行,经络通,则中风病自愈,故日: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南宋以前中医大家治疗中风病之经验总结及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风病的病机,中医学术界历来有唐宋以前以"外风"立论,金元以后主张"内风"为主的论断。《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虽未明确提出"中风"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有许多描述性的名称,如卒然昏扑,不省人事者名之以"仆击、大厥、薄厥、煎厥",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者以"痱风、偏枯"等为名,并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论述。故通过详细解读《黄帝内经》诸篇条文提出《黄帝内经》不但是中风病"内虚邪中"外风病机的理论源头,更是中风病"内虚积损"内风病机的学术肇端。  相似文献   

5.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摸索过程,大体经历了"外风学说"和"内风学说"两个阶段,唐宋以前的医家发挥了外风理论,重视"内虚邪中"学说,金元以后,持外风论者渐少,但外风在中风病的发病、病程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不可忽视,现代生物学研究亦证实了外风与中风病的发生之间的联系。因此,在中风病的诊治过程中,应注意袪外风之法的应用,充实中风病的治疗理论,以期更精当准确地辨治中风病。  相似文献   

6.
陈根成 《新中医》2010,(7):146-147
<正>中风病的病因学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认识过程,从唐宋以前的"外风"致病说到唐宋以后的"内风"致病说,对中风病因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由于中风病病因学的发展,中风病的治疗方法也有了重大突破。但是,随着对中风病的病因学从"外风"到"内风"的认识变化,是否就可以完全否认中风病的"外风"致病性,甚或象张景岳那样提出"非风"呢?这是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中风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中风病在唐宋时期的理论发展概况及针灸治疗方法和规律。方法以中风、卒中、偏枯、偏风、偏瘫、半身不遂等为关键词,对唐宋时期的相关书目进行检索查阅。结果该时期对中风的病因病机主要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则强调以灸法为主。结论灸法是唐宋时期治疗中风的重要方法,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内外风之争一直是中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学不同学说争论的焦点。唐宋之前重外风而轻内因;金元时期内风论始发其渐;迨至明清虽有内外风同辨之声,但内风论已全面深化;清末民国之后,内风说遂为医林主流,外风说则几近销匿。近年来,内风观占据医林主流,而外风论亦得到重新反思。本文旨在探求中风病因病机学说的认识脉络,理清其发展规律,以便指导实践的改进并促进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心风包括外风和内风,外风总归为正虚邪中,内风由心脏阴阳失调,心气不定,变化而成。心风导致心、血脉结构和功能失常,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中风病发生的关键是血脉病变,且多伴随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烦躁等心系疾病和神志异常表现,在发病特点、病因病机、症状、治疗等方面与心风致病密切相关。从心风认识中风病的发生发展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异病同治及治未病等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中风病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元庆 《中国中医急症》2002,11(4):292-293,299
近20年来,中风病理论与临床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现总结分析如下。1对传统病因病机学说的修正与发展1.1“外风”学说被重新认识在中医学发展的进程中,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先后出现过“外风致中”与“内风”学说,随着历史的发展,“外风致中”学说逐渐为人们所淡忘。然而近年来,有关“外风致中”学说又逐渐受到重视。“外风致中”学说的确立,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中风发病突然,似矢石中的,令人卒不及防,犹风之善行而数变,这是“外风”学说最重要的立论依据;其次,中风发病后往往伴有恶寒、发热等邪伤肌表、营卫失和…  相似文献   

11.
对汉、唐、宋3个朝代中药药剂学的文献记载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中药药剂的剂型、制剂工艺和服药理论的历史发展。选择汉代、唐代、宋代的3部经典医药著作《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探索中成药剂型、辅料、制剂工艺、服药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对比后发现随着历史的发展,中成药剂型种类、亚类不断丰富,固体类剂型逐渐增多;从制剂角度而言,所用辅料的种类也在不断的丰富,制剂工艺过程控制也愈加精准;同时,服药理论也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中药制药技术、理论在汉、唐、宋3个朝代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时隔千年,但仍有不少经验值得现代制剂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理解肝脾关系,作者通过对历代文献中肝脾关系论述的整理,分析肝脾关系内涵变化及引起变化的内外在动力。认为:肝脾关系内涵变化源于中医理论的不断变迁,其内在动力在于不同时期原有中医理论与社会医疗实践及科学实验的矛盾,并受当时主流思潮、社会需求等外在动力的推动。在此作用下,不同时期肝脾关系内涵表现为:汉唐时期强调土、木生克关系,宋金元强调相火和元气的关系,明清强调肝、脾之气的关系,民国现代后从生理功能角度强调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二者关系逐渐紧密,理论地位逐渐突出。文章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肝脾关系、肝主疏泄等理论,同时对现代中医脏象理论和中医理论的构建、创新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小续命汤治疗中风偏瘫的历代历史沿革,从南北朝陈延之的《经方小品》,到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一直到唐宋,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疗效确切,自宋始,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地位开始下降,金元之后,众多医家开始对外风入侵的理论提出了质疑,着重以"内风"立论,疗效不及以前,清代中风已是十不救一,近代以及当代医者用该复方加减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多有成效,并且随着对小续命汤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适应症也逐渐被开发出来,使得这个古老的复方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以西药治疗,治疗组78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有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发现至今超过1个世纪,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然而在临床尚无明确有效的治愈药物,西医对其发病机制和原因的认识仍停留在假说阶段。中医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痴呆”“呆病”范畴,历代医家对其发病及治疗均有论述。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用于分析疾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将基于中医整体观念,从“先天之本”-肾、“后天之本”-脾胃及气、血的角度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指导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药归经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归经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历代医家从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文章主要从归经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源流方面,对其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概括,进而分析其衍变过程,提出归经学说最初萌芽于秦汉,雏形于唐宋,形成于金元,发展于明清。为研究中药归经学说的历史沿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疾病类属不同,各有其主要的最为相宜的辨证方法。各得其法,为相宜。志意辨证是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证相宜辨证体系的可能选择之一。中医典籍业已存在的精神动作行为病证病理阶段理论是中医学的丰富内涵之一。本文通过发微中医学精神动作行为病证病理阶段理论学说源流,即《内经》较早认识到志意行为异常病理阶段性演变规律;后汉、唐,致病理阶段理论于实用;宋代发展病理阶段理论;金明以降,精神行为病病理阶段理论更趋模糊。从而提出修复并重新确立与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证病理阶段理论体系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中医体质学说有着丰富的内容。先秦两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及《伤寒论》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民国时期的医著都对体质学说有了进一步发挥,并充实其学说。建国后是体质学说的大发展时期,尤其是王琦教授编著的《中医体质学》一书,集历代之大成,又结合现代医学的一些观点,使中医体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医体质学,是在历代体质学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中,生附子用量为1枚,炮附子用量为1枚~3两,最常用量为1枚;宋代开始,每顿仅服二三钱;明清之后,用量略增;当代医家应用附子的剂量为3~400 g,常用剂量为3~30 g.附子用量变化遵循了"汉唐大、宋金元明清小、当代增"的特点.张仲景用附子遵循"因病施量、因证施量、因方施量、因药施量"原则,清代郑钦安丰富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缺血中风后1年内各证候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使用统一的《中风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采集全国范围内受试者的中医四诊信息。结果:内火证、内风证、痰湿证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血瘀证、内火证、气虚证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阴虚证与其余证候要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证候要素相互间存在明显正相关的主要集中于风、火、痰等实证上,“标实”之证易于相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