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JAK2V617F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检测26例PV、10例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SE)、5例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以及5例健康志愿者的JAK2V617F突变,并经DNA测序验证.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JAK2V617F突变状态,分析突变状态与PV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的关系.结果 PV患者92.3%(24例)出现JAK2V617F 突变,其中纯合子突变7例,杂合子突变17例;纯合子突变者初诊时Hb及乳酸脱氢酶高于杂合子者(P<0.05).SE、Ph+CML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未检出JAK2V617F突变.结论 JAK2V617F 突变可能成为PV的分子学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制备针对多疣壁虎SPARCL1的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SPARCL1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pGEX-4T1-SPARCL1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表达GST-SPARCL1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SPARCL1抗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SPARCL1抗血清的效价,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多疣壁虎SPARCL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SPARCL1,诱导得到较高纯度的GST-SPARCL1融合蛋白,免疫兔获得SPARCL1抗血清,经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显示所得抗体具有较高的效价及特异性。结论:成功获得较高效价特异性强的SPARCL1抗血清,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疣壁虎SPARCL1功能提供抗体工具。  相似文献   
23.
王烁  王学谦  王丹丹  曹康迪  张英  侯炜 《世界中医药》2022,17(2):251-254,260
中医药在改善肿瘤复杂临床症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症状评价方法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医药发挥其优势.本研究在总结现有症状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认为中医肿瘤领域症状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症状选择缺乏统一标准;症状评价缺乏具体实施规范;多症状量化方法缺乏科学依据;不同治疗阶段缺乏特异性量表;潜在症状指标难以走向临床应用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立中医肿瘤症状评价标准与实施规范;深入探索症状群量化方法;重视中医PRO量表的后续考评及验证工作;开发阶段特异性症状量表;挖掘新的症状评价方法等,以期建立兼具科学性和中医诊疗特色的中医肿瘤症状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4.
输血不良反应的几种类型及其机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对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和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进行了阐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主要与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及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溶血反应主要是由于输入血型不合的供体血所致,后果严重,过敏反应则主要则于白三烯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引起。  相似文献   
25.
林洪生教授在继承“扶正培本”理论的基础上,广纳各家肿瘤治疗之所长,结合四十多年临床诊疗经验,凝练并提出了“固本清源”理论,丰富了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体系。通过阐述“固本清源”理论的源流以及科学内涵,将基于“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应用于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各个阶段,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疗效,丰富了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含量变化情况及“神农33”注射液对PAF及ALI的影响。方法:给Wistar大鼠静脉注射LPS,制成ALI模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LPS攻击后1小时大鼠血浆PAF含量,观察LPS攻击后3小时大鼠肺湿、干重,光镜观察大鼠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ALI组动物的肺湿重、湿干重比、肺含水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肺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且严重。ALI组大鼠血浆PA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独给予“神农33”注射液无明显降低PAF的作用(P>0.05),而以“神农33”注射液保护的大鼠PAF含量明显低于ALI组,同时肺损伤也较轻。结论:PAF在LPS诱导的ALI中起重要作用,“神农33”注射液有拮抗PAF及保护肺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费城染色体编码融合基因产物(BCR/ABL)融合蛋白(P210)的方法,为临床提供特异、灵敏、快速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BCR/ABL融合蛋白,用包括蛋白电泳转膜与单克隆抗体结合显色等步骤,将分离的物质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薄膜(NC膜)上与特异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用增强的免疫化学发光法(ECL)对区带进行处理。结果对68例符合法美英协会(FBA)分型的C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BCR/ABL融合基因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而20例正常献血者全部阴性。结论外周血取材方便,患者无痛苦,该检测方法对诊断CML是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29.
王学谦  张英 《环球中医药》2012,5(9):697-699
中医认为乳腺癌属"乳岩"范畴。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乳腺癌以手术为主,放化疗、内分泌治疗为辅,手段很多,疗效显著,林洪生教授注重中药与现代医学手段的结合,提出根据乳腺癌不同治疗阶段采用不同治法的原则来确定中药的分阶段治疗原则;同时,林教授认为该病多因七情太过,尤以情绪抑郁为主,当属肝经疾病,病者多应辨为肝气郁结,故治疗时调肝健脾,培补正气之法应该贯穿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疾病的始终。同时重视对患者情绪和生活习惯的调节。本文概括介绍林洪生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临证思路和遣方用药特点,为林教授的学术思想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0.
神农33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白介素-1 β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介素-1 β(IL-1 β)在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神农33(SN33)注射液对ALI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LPS,建立ALI模型.分别采用ELISA和North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时相血清中IL-1 β含量及肺组织IL-1 β mRNA水平的变化;同时以地塞米松为对照,观察SN33对IL-1 β基因表达的影响.光镜、电镜观察大鼠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LPS诱发大鼠ALI过程中血清IL-1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峰值为LPS攻击后2 h;肺组织IL-1 β mRNA表达明显增高,峰值为LPS攻击后1 h;以SN33保护的大鼠,IL-1 β含量和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相应时相LPS攻击组;且肺损伤程度减轻.结论:IL-1 β在LPS诱导的ALI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SN33注射液可以抑制IL-1β的释放和表达,对肺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