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了解江西省2005年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状况,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健康人群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人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Nm培养和鉴定,C群Nm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健康人群1 441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A群Nm2株,B群25株,W135群2株。从37份流脑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C群Nm19株,经PFGE分析18株为相同的脉冲场电泳型(AH1)。结论江西省2005年健康人群带菌以B群为主,C群带菌率上升,PFGE分析为相同的菌株型别。  相似文献   
4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国际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认为牛、猪等动物是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的主要传染源,为了解江西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分布及流行情况,我们进行了初步调  相似文献   
43.
天然环菠萝蜜烷三萜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菠萝蜜烷三萜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分布在豆科的紫云英属、毛茛科的升麻族和唐松草属等,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随着植化分离手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该类化合物被分离鉴定出来。然而,对于该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相对滞后,大多处于初筛阶段,缺乏作用机制的研究、体内实验的佐证以及它们构效关系的分析总结。作者从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炎、免疫调节、心血管系统以及肝损伤保护等方面对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总结,有利于对该类化合物更好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南昌市宾馆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污染状况。方法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昌市13家宾馆中央空调26个冷却塔48份水样品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所调查宾馆中7家空调冷却塔有军团菌污染,污染率53.8%,48份水样分离到14株嗜肺军团菌,阳性检出率29.3%,其中12株为嗜肺军团菌Lp1型,2株为嗜肺军团菌Lp2型。结论南昌市宾馆中央空调冷却塔存在军团菌的污染,需加强对军团菌的监测,防止军团菌病发生。  相似文献   
45.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草食动物中发生和流行,人感染发病一般在动物发病流行之后,因接触或食用病死动物肉、皮毛、宰杀发病动物等而感染。据历史资料记载。1923年德兴等县炭疽病在人畜中流行;1948年,临川县2500余头耕牛死于炭疽病。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传统病原分离方法与PCR技术在流脑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集医院疑似流脑病例的脑脊液(CSD或血液标本,进行流脑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与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46例疑似流脑病例标本用传统的培养方法检出11株流脑菌株,用PCR方法检出23个标本含有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核酸片断(其中包含11份病原分离阳性的标本)。结论PCR方法在流脑实验室诊断中其阳性率比传统的病原分离方法高,PCR方法可用于流脑早期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7.
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颜面部肌肉抽搐,发作无规律,间歇时间不定。病变初期多由上、下眼睑部开始,严重者逐渐波及整个面部。长期发作可出现两侧面部不对称,表情不自然。本病多由精神紧张,劳累或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引起。近10年来,笔者采用针灸、中药结合治疗面肌痉挛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通过A群流脑抗原免疫动物,摸索一种较好的获得流脑血清抗体的方法.方法 用A群流脑疫苗和灭活A群流脑细菌两种抗原,经三种途径免疫动物(耳缘静脉、腹腔和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最后1次抗原刺激结束后1周,心脏采血连续6周,分离血清,检测抗体产生情况.结果 两种抗原免疫动物均在腹腔注射免疫过程中产生了本实验室可测得的血清抗体.结论 实验动物对腹腔注射有较强的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滴度较高.  相似文献   
49.
摘要:传统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是古代医家提出的一种防治疾病的先进理念,它包含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于防治疾病非常系统而全面。首先,艾灸的消毒灭菌、抗病毒以及针灸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对人们的侵袭,起到“未病先防”的效果;其次,针灸的抗炎作用,有利于防止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的恶化,促进他们的恢复,发挥“既病防变”的作用;最后,针灸调节脏腑功能,保护肝肾功能,改善胃肠道反应,能够进一步巩固康复患者疗效,同时减轻西药治疗对人体的伤害,降低“瘥后防复”的风险,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川芎嗪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结果应用川芎嗪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显著。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长期高血糖以及微血管病变有关,应用川芎嗪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改善微循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