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242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30篇
  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中脑钠素(BN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Ⅰ组(29例,cTnI<0.15 ng/ml)和Ⅱ组(13例,cTnI>0.15 ng/ml),均给予地高辛、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BNP和cTnI等指标.结果治疗前Ⅱ组LVEF值显著低于Ⅰ组(P<0.05),心功能分级、LVDd、BNP、cTnI测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治疗2周后,Ⅰ组心功能分级、LVEF值、LVDd及BNP水平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Ⅱ组心功能分级、LVEF值、LVDd、BNP及cTn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Ⅱ组LVDd及cTnI水平仍高于Ⅰ组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前,Ⅰ组BNP水平与LVDd测值呈高度正相关(r=0.871),Ⅱ组BNP水平与LVDd测值呈中度正相关(r=0.61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cTnI水平与LVDd测值呈正相关(r=0.629).结论综合评价BNP和cTnI的测定结果,可以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和左室重塑程度,预测心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2.
胰—心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心综合征的实验研究王成友1王本忠2耿小平2熊奇如2余宏铸2李方跃2钱叶本2张薇薇2杜云2(1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518029,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疾病,特别是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血管功能紊乱和心脏电生理异常十分常见,临床称之为“胰—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3.
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为中心,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聚集于个体的临床征候群,是一组代谢起源的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集合。黄连素化学通用名盐酸小檗碱,是存在于中药黄连等6科植物中的苯并荜芘异喹啉类季铵型生物碱,近年来的广泛研究发现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本文就近年研究黄连素降糖、降脂、减肥、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在代谢综合征中的防治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桑白皮各化学拆分组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MCI Gel CHP-2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以及制备液相技术,对桑白皮化学拆分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桑白皮各拆分组分中共分离并鉴定了23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从3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香草酸(1),3,4-二甲氧基苯酚(2),苯甲酸(3),丁香酸(4),kelampayoside A(5),对羟基苯丙酸(6),咖啡酸(7),氢化阿魏酸(8),6,7-二羟基香豆素(9),5,7-二羟基香豆素(10),桑色素-7-O-β-D-葡萄糖苷(11),liriodendrin(12),2,3-反式二氢桑色素(13),2,3-顺式二氢桑色素(14),2,3-反式二氢槲皮素(15),2,3-顺式二氢槲皮素(16);从5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东莨菪亭(17),桑色素(18),山奈酚-7-O-β-D-葡萄糖苷(19),伞形花内酯(20);从8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桑根酮R(21),cis-mulberroside A(22),白藜芦醇(23)。结论:化合物2,4-6,11,16,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5.
131I治疗前刺激性Tg对乳头状甲状腺癌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刺激性Tg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术后、131I治疗前对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231例经过甲状腺全切术拟行131I治疗的PTC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分为M1[38例,男15例,女23例,平均年龄(43.9±16.3)岁]和M0[193例,男60例,女133例,平均年龄(42.4±11.4)岁]2组.用t检验及x2检验观察2组的年龄、性别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用Mann-Whitney 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Tg水平,通过ROC曲线及最佳诊断界值点(DCP)评估刺激性Tg对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的年龄(t=-0.675,P=0.50)、性别(x2=1.02,P=0.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刺激性Tg水平分别为1.5~17.5 μg/L和93.8~1000.0 μ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87.5,P <0.001).Tg的ROC AUC为0.893(95% CI:0.823~0.962),Tg界值点为52.75 μg/L,对应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8.90%和91.70%.结论 刺激性Tg在PTC全切术后、131I治疗前对PTC的远处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病例1 患者女,16岁,体格检查发现右上腹肿物,血清 CA19-9、CEA、CA125、CA242正常.腹部CT示胰头区7.0 cm × 6.5 cm囊实性占位,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动脉期、门脉期与延迟期CT值约62、76和79HU,中央未强化区CT值约22~35 HU,胰管及胆道系统未见扩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浆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给予雷米普利治疗,B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 A组(雷米普利组)明显优于B组(硝苯地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及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RI、ET、CGRP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在治疗后IRI、ET、CGRP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米普利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且治疗后IRI、ET、CGRP均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早期雷米普利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对两种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的结果进行研究并加以分析。方法在清晨随机抽取本院120例患者的清洁中段尿液,将混合均匀的尿液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尿液使用型号为IRIS IQ-200自动分析仪(简称IQ-200)检测尿沉渣指标;另一份尿液使用型号为UF-100自动分析仪(简称UF-100)检测尿沉渣指标。结果使用IQ-200自动分析仪分析120例患者尿液中的红细胞,检出率高达37.50%,显著高于UF-100自动分析仪得出的红细胞检出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IQ-200自动分析仪对患者尿液尿沉渣进行检测分析,红细胞检出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 P)并上消化道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U G B),同时血培养和骨髓培养查出伤寒沙门菌的病例国内尚无相关报道,亦未见探讨三者的相互联系及可能机制。我院收治1例以持续性上腹痛伴呕血为首发症状,经确诊同时合并伤寒沙门菌感染患者,本文探讨三者之间发病的关联及可能机制,以正确认识此类疾病,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其生活质量(QOL)的影响。 方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ONF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其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SF-36评分分别为(77.15±12.21)分和(445.83±43.02)分,对照组分别为(75.90±10.73)分和(452.22±43.67)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rris评分增加至(89.40±9.35)分,对照组增加至(89.65±6.92)分,2组患者Harri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三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疼痛和功能两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F-36评分增加至(584.26±36.98)分,对照组增加至(557.12±40.02)分,2组患者SF-36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SF-36的8个维度中除精神健康维度外,其余7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F-36中除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维度外,其余6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前后SF-36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单纯电针治疗比较,电针结合康复训练能更好地改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