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早期死亡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方法。目前,实现缺血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方法主要有静脉溶栓、冠状动脉内溶栓、血栓抽吸及通过介入方法直接开通梗塞相关动脉等。但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施行逆向溶栓的方法国内外尚无报道。本文报告1例运用尿激酶经微导管行冠状动脉逆向溶栓联合支架植入开通阻塞动脉,最终效果良好。但靶血管血栓性病变如何界定、具体标准操作方法及对远期疗效观察等方面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52.
符中柱  姚嵋方  李可 《贵州医药》2004,28(2):159-160
环状混合痔 (简称环状痔 )是痔疮中一种严重的类型 ,其几乎成车轮状的病变形态使各种传统的手术方法不仅难以奏效且并发症多。我科自 1996年起采用分段弧形切除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12 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2 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 6 9例 ,女 5 1例 ;年龄 32~ 76岁 ,平均 4 6岁 ;病程 3~ 16年 ,平均 6年 ;环状痔的外痔部分均为静脉曲张型。诊断标准参照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具有内外痔的大多数症状 ,如出血脱出、异物感、坠胀疼痛。内痔与外痔融合无明显分…  相似文献   
53.
目的调查20种常见抗生素在深圳地区10条河流和深圳湾的污染状况,分析其分布特征。方法建立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对77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14种抗生素在样品中均有检出,检出浓度最高的3种抗生素分别为磺胺甲恶唑、土霉素和呋喃西林。检出频次最高的依次为磺胺甲恶、氯霉素和磺胺甲氧嘧啶。布吉河、深圳河和观澜河受抗生素污染较为严重,并呈现出冬季(枯水期)明显高于夏季(丰水期)的季节性特征。75%的河流以3种及以上多种抗生素联合污染为主,磺胺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是优势药物。结论深圳地区水体中存在14种抗生素残留污染,整体污染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 2K4)、小类泛素化修饰蛋白1(SUMO-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05年11月至2014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80例年轻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为EC组,8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为非典型增生组、80例子宫内膜正常患者为正常组。对比3组患者组织中MAP2K4、SUMO-1、BRCA1表达,分析MAP2K4、SUMO-1、BRCA1表达与EC组患者临床病理参数、5年生存率关系。结果 EC组子宫内膜组织中MAP2K4、BRCA1表达低于非典型增生组、正常组,SUMO-1表达高于非典型增生组、正常组(χ^2值分别为64.73、60.67、64.52,均P <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的EC组患者MAP2K4、BRCA1表达低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织分化程度为高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SUMO-1表达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织分化程度为高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χ^2值分别为6.67、4.98、4.98、7.87、5.22、6.88、5.79、6.26、4.51、5.13、7.13、5.94,均P <0.05);MAP2K4、BRCA1在EC组织中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SUMO-1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χ^2值分别为5.79、4.39、6.35,均P <0.05)。结论 MAP2K4、BRCA1在年轻EC患者中呈低表达,SUMO-1呈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优选复方莪术散颗粒的最佳提取与颗粒制备工艺,为该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复方莪术散进行提取,以淫羊藿苷的含量和收率综合评价为指标,通过L_9(3~4)正交试验设计对醇的用量、提取的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优选复方莪术散的醇提取工艺,再以浸膏为原料,通过L_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稀释剂(可溶性淀粉)的比例及粘合剂(乙醇)的浓度和干燥温度,制备复方莪术散颗粒。结果:复方莪术散提取最佳工艺为A_2B_2C_1D_1,即处方药材加60%浓度的10倍剂量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 5h为最优。最佳制备工艺为A_3B_2C_2,即干浸膏∶淀粉的比例为1∶2. 5,并以90%乙醇为湿润剂,采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干燥温度为60℃,所制得颗粒剂经检查符合相关要求。结论:本试验所得复方莪术散颗粒剂的提取与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该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6.
211颗Branemark种植体植入89名部分牙缺失患者的颌骨内,完成修复体95件,临床观察28-36个月,修复后2年累积成功率为93.4%,修复作稳定率为84.2%,种植失败多数发生在种植早期,其主要原因为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李世珍针药汇通学术思想。方法:阅读李氏相关著作,跟随李师传人学习,结合临床实践进行总结。结果:李氏针灸集五代家传之经验,形成了以针代药,穴若药性,辨证取穴,以证选方的针药汇通思想。结论:针药汇通为传统针灸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58.
膀胱癌经膀胱灌注不同类型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可  万滨 《实用癌症杂志》2016,(9):1504-1506
目的 对膀胱癌患者经膀胱灌注不同类型的药物,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将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对其经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随访比较其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发率,比较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丝裂霉素组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发率明显高于吡柔比星组、羟基喜树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组患者24个月有效率60%,明显低于吡柔比星组、羟基喜树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组患者出现膀胱刺激征、血尿、血象异常、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皮疹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吡柔比星组、羟基喜树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吡柔比星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总发生率均高于羟基喜树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灌注给药,选用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均有较高疗效,但羟基喜树碱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9.
在当代社会,家长、老师对于考试成绩的看重与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考试的心态,一些孩子可能在考前承受着来自自身和外界等不同方面的影响,便其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面临高考的235名高三学生针对考前心理压力对其影响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报告,同时结合部分资料提出减轻高中生考前压力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  相似文献   
60.
李可  万滨 《安徽医药》2016,20(11):2166-2169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联合普乐安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取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2 d口服普乐安片,每次3片,每天3次,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排尿症状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及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平均尿流率(Qave)、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I-PSS和Q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和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Qave和Qmax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联合普乐安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可能与上述治疗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