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了解情绪管理能力对4~6年级小学生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蚌埠市四、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小学生一般情况、攻击行为量表(AQ)、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四个部分。采用偏相关和层次回归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攻击行为方面,男生攻击行为得分(72.74±18.09)高于女生(66.31±17.53)(P<0.01),五年级学生攻击行为得分(71.76±18.06)高于四年级(69.24±18.95)和六年级学生(68.40±17.19)(P<0.05)。三者关系分析显示,控制性别、年级后,攻击行为与情绪管理能力呈负相关(r=-0.463,P<0.01),与交往焦虑呈正相关(r=0.229,P<0.01),情绪管理能力与交往焦虑呈负相关(r=-0.234,P<0.01);情绪管理能力在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中起到部分中介和调节作用(P<0.01),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46.08%,而调节作用仅占总效应的3.5%。结论情绪管理能力在4~6年级小学生的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可以降低交往焦虑程度与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孤独感量表(UCL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98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年级和恋爱状况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生源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4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孤独感水平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低孤独感水平的大学生(P < 0.01);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 < 0.01),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他支持因子呈负相关(P < 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 < 0.01)。结论孤独感是导致手机依赖的危险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水平,从而降低手机依赖程度,社会和家庭应该给予大学生群体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途径,以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方法:选取某医学院院校2012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共5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个班60名学生为观察组,3个班77名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学生按学校设置课程和管理模式正常教学和管理,观察组学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导师增加多手段的综合性科研素养培养方案,2年后比较2组学生的科研素养.结果:观察组学生会使用中、英文数据库和阅读过中、英文文献的比例分别为93.33%、46.67%、93.33%和41.67%,均高于对照组的36.36%、6.49%、36.36%和3.90%(P<0.01);观察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和参与论文撰写和发表的比例分别81.67%、63.33%和4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5%、20.78%和10.39%(P<0.01).结论:在预防医学本科生中采取多手段的综合性的科研素养培养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眶内及眶外针刺对兔眼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组织Bax/Bcl-2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抗NAION细胞凋亡的机制,验证选择眶内腧穴治疗的必要性。方法:雌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眶内针刺组、眶外针刺组、眶内+眶外针刺组,每组5只。以右眼为实验眼,光动力法制备兔眼NAION模型,选取模型组5只左眼为正常组。眶内针刺组腧穴选取"睛明""承泣""球后",眶外针刺组腧穴选取"攒竹""鱼腰""窍明",眶内+眶外针刺组腧穴即为以上两组之和。造模成功后次日,3个针刺组开始针刺干预,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3d。通过TUNEL免疫荧光检测病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调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的细胞凋亡个数、Bax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P0.05),Bax/Bcl-2值增高(P0.01),Bcl-2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眶内针刺组细胞凋亡个数显著降低(P0.01),Caspase-3阳性表达降低(P0.05);眶外针刺组细胞凋亡个数、Bax/Bcl-2值均显著降低(P0.01),Bcl-2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眶内+眶外针刺组细胞凋亡个数、Bax/Bcl-2值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Bcl-2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眶内针刺组比较,眶外针刺组及眶内+眶外针刺组Bcl-2阳性表达增高(P0.05),Bax/Bcl-2值降低(P0.05)。与眶外针刺组比较,眶内+眶外针刺组Caspase-3阳性表达降低(P0.05)。结论:针刺对NAION组织Bax及Caspase-3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Bcl-2表达有促进作用,以眶内+眶外针刺为优。  相似文献   
66.
目的:本文建立了能快速测定防风中升麻素、4种色原酮含量之和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5批防风饮片的4种色原酮的含量作为参考值,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回归模型。筛选了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波段及最佳因子数,最终模型通过相关系数(R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校正均方差(RMSEC)来评估其稳健性。结果:升麻素的最佳RMSEP值、RMSEC值、R2分别为0. 025 0、0. 024 0、0. 949 9,4种色原酮含量总和的最佳RMSEP值、RMSEC值、R2分别为0. 2460、0. 1720、0. 911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较准确,可用于对防风质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不同净制工艺对三七主根、剪口、筋条质量的影响,为建立该药材合理的净制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超声清洗5 min,超声清洗10 min,流水冲洗,锉刀打磨和清水浸泡5种清洗方式对三七进行净制处理,并参照药典的方法对其外观性状、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将各参数结合方差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清洗5 min更适合根和筋条有效成分的保留,超声清洗5 min和锉刀打磨2种净制方式均适用于剪口;醇溶性浸出物和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含量均为剪口主根筋条。结论:超声清洗作为一种新型的净制方法,适用于三七所有药用部位的清洗。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产后家访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643例社区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生产出院后由社区医生上门家访,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以及实践操作指导,比较分析2010年-2014年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与2010年—2013相比,2014年的母乳喂养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产后家访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采用超脉冲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尖锐湿疣(CA)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干预组为63例女性外阴后联合CA患者,采用超脉冲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治疗间隔为7~10 d治疗1次,治疗12周。对照组:单纯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CA患者63例,治疗间隔为7~10 d治疗1次,治疗12周。于治疗结束后12周筛选疣体完全清除者进行随访,评估治疗结束24周后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结束12周后,干预组53例(84.13%)患者疣体完全清除;对照组21例(33.33%)患者疣体完全清除。治疗结束24周后,干预组治疗前、后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性高潮与性生活满意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半年后干预组FSFI评分[(28.38±1.67)分]高于对照组[(21.85±2.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2激光联合PDT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CA可减少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超家族,其亚族主要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应激激活蛋白激酶(JNK/SAPK)和p38MAPK。他们主要是将细胞外信号转入细胞核内并引起相应变化的重要信号通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对环境的应激适应、炎症反应等多种细胞生理/病理过程。迄今为止各类研究发现,p38MAPK可介导应激、炎性因子及生长因子等多种刺激引起的细胞反应,也可以通过下游效应蛋白磷酸化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获得不同的细胞效应应答,参与各种肿瘤细胞的发生、侵袭、转移和耐药等过程,故阐明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不同肿瘤的调控机制,将为不同肿瘤的诊治过程提供新的门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