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为了探讨我国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是否可以作为核苷类药物线粒体毒性评价替代模型,本研究从旱獭的系统进化关系对喜马拉雅旱獭在旱獭属中的系统分类地位进行了比较分析.方法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作为遗传进化分析的分子标记,对我国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的Cytb进行了序列测定,并结合已有的旱獭Cytb基因序列对所有旱獭属的种群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喜马拉雅旱獭Cytb基因长1 140bp,碱基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2%、25.4%、28.8%、12.6%.Cytb基因表现出很强的碱基组成偏向性,即在A、T、G、C四种碱基中,G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种碱基的含量.旱獭的Cytb基因的氨基酸使用频率具有一定的偏向性,亮氨酸(Leu)和异亮氨酸(Ile)的使用频率最高,分别为15.69%和11.87%,而半胱氨酸(Cys)使用频率最低为1.08%.与其它旱獭相比,喜马拉雅异亮氨酸(Ile)和半胱氨酸(Cys)的使用频率分别为1.32%和11.87%.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喜马拉雅旱獭(M.himalyana)、蒙古旱獭(M.sibirica)、灰旱獭(M.caudata)和红旱獭(M.bobak)与北美旱獭(Woodchuck)属于同一进化组群(置信度为100).结论 喜马拉雅旱獭与美洲旱獭具有较近的亲缘进化关系,属同一组群进化而来,这为寻找新型的核苷类药物线粒体毒性评价替代实验动物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药的安全性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相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还不够充分。中药的毒性是中药安全性的关键问题之一,参照国际惯例和西方植物药研究的标准规范,依据中医药理论,应用现代新技术新方法,结合基础研究的成果,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和研究规范,是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可行思路。对近年来课题组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开展的有关中药毒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概述,希望能为中药毒性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指导原则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雷公藤等典型中毒中药的毒性研究提供研究示范,推动中药毒性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规范临床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提供依据,降低医疗机构药品用药风险。方法 等距离抽取某三甲医院2020年1-12月处方进行整理,并运用Micromedex循证分级系统对超说明书用药处方进行循证等级统计分析。结果 抽取1 800张处方,共有179张超说明书用药,主要包括超适应证(38.5%)、改变给药途径(25.1%)、不符合剂量使用(16.2%)、选择溶媒不符(14.0%)、改变给药频率(4.5%)、超禁忌证(1.1%)、超适宜人群(0.6%)等。医院超说明书循证推荐等级用法CLASSⅠ占24.6%,CLASSⅡa占42.4%,CLASSⅡb占28.8%,CLASSⅢ占2.4%和CLASS Indeterminate占1.8%。结论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虽大部分符合循证推荐等级,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在药师参与药学服务和制定超说明书用药分级管理制度下,规范临床超说明书用药很有必要,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长沙市某猪场于2001年3~4月发生了以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1~42℃,四肢、腹下、尾等部位皮肤有出血斑,发病快,死亡率高为特点的疾病。经临床检查、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此次疫情确诊为猪瘟病毒、链球菌、绿脓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  相似文献   
15.
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调节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EGFR突变或过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GFR也是外源信号介导细胞内信号通路级联反应的关键衔接蛋白,EGFR介导的细胞下游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凋亡与自噬.本文就有关EGFR介导的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与治疗抵抗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以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与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民族药地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为我国民间习用药材,在我国畲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应用较多,具有活血止血、消肿祛瘀、清热解毒等功效。从本草考证、资源分布、标准收录情况、药理活性、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地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地菍的后续研究、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H5N1病毒对基因进化情况,方法对4株野鸭源的H5N1禽流感病毒(A/mallard/Huadong/S/2005(S),A/mallard/Huadong/lk/2005(lk),A/mallard/Huadong/Y/2003(Y),A/mallard/Huadong/hn/2005(hn))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鉴定对非免疫麻鸭的毒力。结果4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及其氨基酸序列无明显差异,仅在HA裂解位点区,S和lk病毒的322位是Leu,329位缺失,而Y和hn在此两处分别是Gln和Lys。在遗传距离上,Y和hn比较接近,S与lk比较接近。结论根据H5亚型病毒最新分类规则,S和lk的与clade 2.3.4一致,而Y属于clade 2,hn位于clade 3。对麻鸭致病性试验表明,Y和hn是低致病性病毒,而S及lk是高致病性病毒。HA的322位的Leu和329位缺失可能是clade 2.3.4这类病毒的一个遗传进化标志。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成功的扩增到了细胞色素P450 2C9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除编码区第190位核苷酸发生G→T的突变外,其它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发表的人P450 2C9基因(NM_017460)完全相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经连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后,CYP2C9基因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进行了成功表达,这为建立我国不同种族人群特有药物代谢酶药物评价体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冠状病毒是人和动物的重要致病原,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致命威胁.宿主固有免疫反应是宿主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但过激的免疫应答也会加重病毒感染和病理损伤.病毒免疫逃逸是冠状病毒的重要致病机制.本文主要从宿主免疫传感器、干扰素、细胞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