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以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目前中医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为A、B、C、D四组,分别给予剂量为25μg/kg、37.5μg/kg、50μg/kg及75μg/kg的米力农,观察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剂量为50μg/kg)的患者临床疗效为85.72%,显著高于A、C、D三组,P<0.05,A、B、C三组的临床疗效与药物的剂量成正性相关关系;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显著低于A、C、D三组,P<0.05。结论米力农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在50μg/kg剂量下,临床疗效最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3.
目的评价血培养阳性肉汤直接药敏试验的临床性能, 为优化临床血流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12月的780份血培养阳性标本, 采用血培养阳性肉汤直接纸片扩散法进行直接药敏试验, 结果与实验室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药敏判断折点参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 S32文件。结果排除53份2种以上菌株生长后, 革兰阴性菌331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39株、肺炎克雷伯菌79株、铜绿假单胞菌35株、鲍曼不动杆菌21株), 革兰阳性球菌396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6株、肠球菌属47株)。与实验室常规药敏试验进行比较, 全部革兰阴性菌分类一致(CA)率为86.0%(1 368/1 591)、重大错误(ME)率为8.7%(139/1 591)、极重大错误(VME)率为0.5%(8/1 591);全部革兰阳性球菌CA%为89.2%(960/1 076)、ME%为7.5%(81/1 076)、VME%为1.0%(11/1 076);大肠埃希菌中亚胺培南的CA%为16/17, 美罗培南的CA%为9...  相似文献   
134.
糖尿病是一种多因素慢性代谢性疾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其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虽T2D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澄清,但研究表明T2DM是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5.
目的观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学习记忆功能改变情况及海马组织脑红蛋白(NGB)表达水平,探讨癫痫发作对认知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癫痫模型实验组(n=35),模型组再依据观察时间分为:0 h、1 h、3 h、12 h、24 h、10 d、30 d。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Li-Pilo)建立SE模型,观察致痫期间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Nissl染色检测神经元损伤情况;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NGB表达水平。同时随机选取同期相同品系SD大鼠40只,在造模前及造模后第5d、10 d、15 d、25 d、35 d进行RMT-100迷宫实验,以评价大鼠SE前后学习记忆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大鼠SE后,海马CA1、CA3区和DG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元细胞损伤坏死,且NGB表达上调,而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存活数与NGB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06,P=0.015;r=0.306,P=0.011)。迷宫实验显示工作记忆错误(WME)和参照记忆错误(RME)次数随SE后时间延长均呈递增趋势。相关性分析证实RME次数与CA1和CA3区神经元存活数呈负相关(r=-0.579,P=0.000;r=-0.454,P=0.002),WME次数与CA1和CA3区神经元存活数也呈负相关(r=-0.470,P=0.001;r=-0.507,P=0.000)。结论 SE后NGB表达上调,且与海马组织神经元存活数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是SE所致缺血缺氧损害的一种代偿神经保护机制。SE后可导致明显认知功能损害,其可能与SE所致海马组织神经元的病理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组织各区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炎症反应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致痫组(n=54)和对照组(n=6),致痫组再根据观察时间分为:SE-0 h组、1 h组、3 h组、12 h组、24 h组和10 d组。应用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SE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SE后,大鼠海马组织IL-1β、TNF-α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其中(3 h组、12 h组、24 h组、10 d组)IL-1β和1h TNF-α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证实,海马各区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也均上调,其中(12 h组、24 h组)CA1、(12 h组、24 h组)CA3和12 h组DG区IL-1β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 h组CA1、(1 h组、3 h组、24 h组、10 d组)CA3和(0h组、1 h组、3 h组、12 h组)DG区TNF-α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癫痫发作后海马组织TNF-α、IL-1β表达上调,且持续处于高表达水平,提示癫痫发作可能诱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及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单纯糖尿病32例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收集DKD患者142例,依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和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微量清蛋白尿组(B组)42例,临床蛋白尿组(C组)45例,慢性肾衰期(DKD3-5期)组(D组)55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ACA-Ig G、ACA-Ig A、ACA-Ig M、抗GBM抗体,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RP、NGAL水平,胶体金增强免疫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行组间均数比较、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组ACA-Ig M、NGAL升高,C组ACA-Ig A、ACA-Ig M、抗GBM抗体、CRP、NGAL升高,D组ACA-Ig G、ACA-Ig A升高(P0.05);与B组比较,D组ACA-Ig A升高(P0.05);D组抗GBM抗体、CRP、NGAL均高于A、B、C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抗GBM抗体与Cys C、NGAL、ACR、CRP均呈正相关(r=0.344、0.478、0.320、0.301,P0.01);ACA-Ig A与Cys C、NGAL、CRP呈正相关(r=0.318、0.346、0.402,P0.01)。NGAL与Cys C、ACR呈正相关(r=0.776、0.501,P0.01);CRP与Cys C、ACR呈正相关(r=0.439、0.325,P0.01);NGAL、CRP与e GFR呈负相关(r=-0.575、-0.339,P0.01)。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GBM抗体、ACA-Ig A、ACA-Ig M是与DKD密切相关的风险预测因子。结论 ACA-Ig M是预测糖尿病早期肾脏损伤的有价值的指标。ACA-Ig A、ACA-Ig M和抗GBM抗体是DKD的风险预测因子。CRP、NGAL是DKD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其水平持续性升高加速肾小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肛门镜(HRA)检查对肛门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HRA检查的患者共142例,以肛门(包括肛周和肛管)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探讨HRA检查对肛门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HRA镜下具体征象及异常所见对肛门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并分析肛门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1)HRA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完全符合率,肛周为76.6%(95/124)、肛管为70.0%(84/12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5,P=0.243);HRA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肛周为0.604、肛管为0.455;肛周、肛管的过高诊断率分别为16.9%(21/124)、25.0%(30/120),均高于过低诊断率[分别为6.5%(8/124)、5.0%(6/120)]。HRA诊断肛门癌前病变[指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超过60.0%(肛周:分别为97.8%、74.7%;肛管:分别为90.9%、66.7%),约登指数均>0.5(肛周:0.725;肛管:0.576);HRA诊断肛管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低于肛周病变(分别为50.8%、68.8%)。(2)HRA镜下异常所见,薄醋酸白上皮对肛管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8%、62.4%,约登指数为0.412)高于肛周癌前病变(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28.9%、96.9%,约登指数为0.258)。厚醋酸白上皮以及所有血管征象均仅见于肛管病变。碘染色对肛周病变的诊断效能低(碘染不着色的发生率为0),但对肛管病变的诊断效能高(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和82.3%)。(3)肛门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的年龄分别为(37±10)、(42±11)岁,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年龄曲线图显示,30~40岁为肛门癌前病变的好发年龄。伴发外阴病变患者的肛门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伴发外阴病变者(分别为56.8%、35.1%;χ2=4.284,P<0.05)。结论HRA检查对肛门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稳定,镜下图像指导活检的意义较大;但易过高判别肛门癌前病变,尤其是对肛管病变。醋酸白上皮是HRA检查肛门最常见的镜下征象,但血管征象仅见于肛管病变。  相似文献   
139.
目的观察帕拉米韦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效果及对机体免疫、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流感病毒感染患儿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流涕及咽喉痛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gA、IgG、IgM、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细胞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A、IgG、IgM、CD3+CD4+T细胞及CD3+CD8+T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CRP、SAA、ICAM-1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血清IgA、IgG、IgM、CD3+CD4+T细胞及CD3+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RP、SAA、ICAM-1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均未行特殊处理,随病情好转逐渐缓解并消失。结论帕拉米韦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患儿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症状,并可改善机体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0.
赵立平  孙艳秋  张菲菲 《癌症进展》2023,(6):632-636+659
目的 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eIF4A)蛋白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取123例EOC组织、30例交界性卵巢癌组织、15例卵巢良性病变组织和2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IF4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EOC患者EOC组织中eIF4A蛋白的表达情况,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eIF4A基因扩增情况。EO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eIF4A蛋白高表达率在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卵巢良性病变组织、交界性卵巢癌组织及EOC组织中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例EOC患者EOC组织中,eIF4A蛋白高表达93例,低表达30例,FIGO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学分级为G3级、有淋巴结转移、有腹腔积液EOC患者EOC组织中eIF4A蛋白高表达率分别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织学分级为G1~2级、无淋巴结转移、无腹腔积液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IF4A高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28.8%,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的45.8%(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