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结肠镜特点。方法采集北京佑安医院2010年12月至2015年11月确诊HIV感染者结肠镜结果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5年间共行HIV感染者结肠镜检查207例次,门诊110例次(53.1%),住院97例次(46.9%);结肠镜检查者共190例,男182(95.8%),女8例(4.2%),年龄(38.9±12.4)岁(20~80岁)。粪便病原学检测阳性率6.0%(10/168),显著低于结肠镜病理检测(18.0%,2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诉症状中腹泻最为常见(51.6%),其次为便血(17.4%)、腹痛(13.7%)。镜下异常表现主要为炎性改变45例(23.7%),其次为息肉、溃疡、隆起性病变等。病理报告非特异性炎最常见(39.3%,48/122);恶性肿瘤11例(9.0%);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包括CMV 11例、结核5例,真菌及阿米巴各3例。结论结肠镜检查有助于HIV感染者出现消化道症状时肠道病变的诊断及病原学确定,尤其对于症状重的患者更应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62.
病例报告例一,男,50岁,干部。因左上肢酸痛、麻木、上举后肢体无力,左手苍白3个月。于1978年3月21日入院。骨科检查:左上肢肌肉无萎缩,肤色红润,左锁骨上窝及肩关节无压痛,各关节功能良好。左上臂外展到130°—150°时,手变苍白及冷凉,桡动脉搏动消失。前臂尺侧痛觉迟钝,左手握力弱,左三头肌反射减弱。左侧压肩试验( ),左侧3分钟举臂试验( )血流图检查:左上肢外展外旋时,血  相似文献   
63.
探讨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与全椎板切除治疗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 表明全椎板切除创伤大,出血多,中远期随访出现脊柱不稳。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创伤小,远期并发症少,疗效评定优良率高。故对于外侧偏中央型及中央型间盘突出不大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间盘摘除是较可取的手术方式。对于特大的中央型间盘脱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出现马尾神经损害者及老年骨质增生严重,可考虑行全椎板切除减压。若术前存在腰椎不稳,还须行椎板间植骨,内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总结11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导管介入治疗前后的临床及胃镜特点。方法11例BCS患者行静脉球囊扩张术及静脉支架植入术,观察介入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胃镜随诊表现。结果11例BC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误治现象。明确诊断后都接受了导管介入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胃镜下表现均明显改善。结论BCS易被误诊。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应该注意排除BCS;导管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BC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并胃黏膜病变的特点。方法521例研究对象共分为3组:A组191例,为肝硬化基础上的慢性重型肝炎住院患者;B组175例,为慢性肝炎基础上的慢性重型肝炎住院患者;C组155例,为对照组,既往无慢性肝病史的急性黄疸性肝炎住院患者。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后3 d内行胃镜检查,观察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及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的检出情况。结果A组患者有131例(68.6%)检出PHG,81例(42.4%)检出AGML,B组患者PHG和AGML检出例数分别为119例(68.0%)和79例(45.1%),C组PHG和AGML的检出例数分别为11例(7.0%)和21例(13.5%);A组与B组患者其PHG及AGML检出例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论A组或是B组其PHG及AGML检出例数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易合并PHG及AGML,上述2种胃黏膜病变的胃镜检出率远高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PHG及AGML可能与慢性肝病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66.
社会的老龄化,特别是离退休干部、工人的大量增加,老年人的保健教育已被许多部门重视,并较普遍地开展起来。尤其在城镇和较大的厂矿企业单位,开展得更为普遍。在老年保健教育的内容方面,一般多侧重于“四病”的防治及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心理卫生等方面,这些确实符合老年人保健的实际需要,但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内容。老年人的骨折预防就是重要的一项。这应当引起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各部门老年办等有关部门的重视。老年人骨折的危害性很大。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愈合缓慢,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给老  相似文献   
67.
不同肝病患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我国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中几种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存在状况;探讨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的自身抗体特征。方法:由1412例标本中选择23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分为5组:①自身免疫性肝病组4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21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3例。②HAV组23例;③HBV组70例;④HCV组35例;⑤非甲-戊型肝炎组60例。用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酶免疫条带技术等分别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平滑肌抗体(SMA)、肝肾微粒抗体I型(LKM-1)、肝细胞胞溶质抗原I型(LC-1)、可溶性肝抗原(SLA)/肝胰抗原(LP)和AMA-M2亚型,以及SS-A、SS-B、dsDNA等多种抗体。结果:1412例中诊断AIH、PBC和PSC者分别为送检标本的1.27%,1.49%和0.21%。230例血清中2例LKM-1阳性和2例SLA/LP阳性,分别见于AIH和HCV感染者。PBC患者AMA和M2全部阳性;其ANA以核膜型为主(7/14);AIH患者ANA抗体未见特定的荧光类型,而抗-Actin仅见于AIH者。非甲-戊组4例AMA和M2阳性,3例SMA高滴度阳性,4例出现SS-A、SS-B或dsDNA等抗体。结论:肝抗原抗体和ANA及AMA分型的检测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肝端正和重叠多种免疫性肝病的诊断;非甲-戊型肝炎诊断时应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68.
发生在趾骨末节甲床下的骨软骨瘤即甲下骨疣是一种少见的骨软骨瘤 (图 1) ,由于早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不引起注意 ,往往是有合并症出现才到医院就诊。本院 1992年至今共收治 6例趾甲下骨疣合并甲床周围软组织感染患者 ,经抗炎后手术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图 2 男性  2 4岁 , 趾正位片示甲下骨疣1 临床资料1.1 患者 ,男性 4例 ,女性 2例 ,年龄 17~ 45岁 ,平均 2 3岁。右足 4例 ,左足 2例。1.2 治疗方法 病人确诊后 ,2例患者门诊拔甲、换药 ,炎症治愈后收入院手术切除 ,3例患者入院后静脉抗炎、拔甲、换药后手术治疗 …  相似文献   
69.
对18例慢性肝衰竭患者行体表胃电图检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显示慢性肝衰竭组餐后主频降低,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减少,胃动过缓百分比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0.
目的总结分析肝炎肝硬化血小板明显下降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原因,藉此探讨和交流诊治经验。方法对8例肝炎肝硬化合并进行性血小板下降的息者,回顾分析其肝功能指标、凝血指标及免疫学指标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例患者血小板进行性下降与其肝硬化严重程度不成比例,并能够除外严重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抗血小板抗体阳性,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应用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后血小板明显升高。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短期内明显下降时,应考虑合并免疫性小板减少症,并予以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