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大黄、黄芩单用及配伍后水煎液中大黄酸和黄芩苷在内毒素血症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5 mg/kg制备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单次灌胃大黄水煎液(1.54 g/kg)、黄芩水煎液(0.77 g/kg)及大黄-黄芩水煎液(2.31 g/kg)后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D)法测定大黄酸血药浓度,高相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黄芩苷血药浓度,以Kinetica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黄芩苷在单味药及药对中,吸收均呈现明显双峰现象。与单味药给药组比较,大黄-黄芩配伍应用后,药对中大黄酸、黄芩苷Cmax、AUC均有增加,T1/2和MRT均有所延长。结论:大黄-黄芩配伍后大黄酸与黄芩苷消除减缓,生物利用度均有所增加;配伍可能通过提高有效成分的体内含量及延长其作用时间而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三黄泻心汤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三黄泻心汤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三黄泻心汤及口服三黄泻心汤后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比较三黄泻心汤、单味生药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鉴定口服三黄泻心汤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口服三黄泻心汤后从血中发现了20个入血成分,其中3个为代谢产物;17个为原型成分。结论三黄泻心汤入血成分主要来自大黄和黄芩,其血清药物化学表征可以为阐明三黄泻心汤药理作用和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这一疾病以40岁以上较肥胖的男性多见,主要症状为睡眠时打鼾,并与呼吸暂停间歇交替发作,白天瞌睡困倦,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患者夜间反复憋醒,多梦。晨起头疼,恶心,重者可出现尿床等现象,长期持续下去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影响,危害人体健康。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夜间睡眠猝死。所以我们要关注OSAS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OSAS的认识,现把临床中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54.
李傲  王家葵  孟宪丽 《中国药房》2010,(43):4036-4038
目的:探讨掌叶大黄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在泻下效应上的差异及与组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以Bliss法计算的小鼠泻下半数有效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掌叶大黄不同商品规格、等级间的致泻强度差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中泻下相关组分结合型和游离型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中泻下组分结合、游离蒽醌类的含量。结果:掌叶大黄不同商品规格间泻下效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以蛋片吉作用最强,水根最弱,而苏吉与原大黄的作用相近;在同一规格、不同商品等级的掌叶大黄间,泻下效力也有较大差异,并有一等>二等>三等的趋势。致泻效应与结合蒽醌类、结合型大黄酚、结合型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呈显著性相关,其中与结合蒽醌类含量的线性关系最为良好(P<0.01,r=-0.949),但与游离蒽醌类含量的线性关系较差(P>0.05)。结论:掌叶大黄不同商品规格、等级间泻下强度与泻下组分存在较大差异,这很可能是除品种间差异外,导致大黄临床处方和成药最终产生疗效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大黄素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以及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对大黄素肠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HPLC法测定肠灌流液中大黄素的浓度,计算不含抑制剂药物组及含抑制剂药物组大黄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结果 十二指肠段吸收能力显著强于其他肠段(P<0.05);大黄素在回肠、结肠、空肠段之间的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P-gp 抑制剂后,大黄素肠吸收的Ka、Papp 值与不合抑制剂组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高、中浓度MRP2抑制剂后,大黄素肠吸收的Ka、Papp 值与不含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主要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大黄素的肠吸收过程不受P-gp的外排影响,但受到MRP2的肠道外排转运影响,大黄素可能为MRP2的底物.  相似文献   
56.
目的:以麻黄汤为例,采用路径分析模型对组方原理进行分析,检验模型图与麻黄汤经典组方理论的吻合度,探索路径分析模型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的合理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方中药味的剂量组合,以发汗和止咳二指标反映方剂整体疗效。将组方药量和药效数据进行路径分析,描绘出多个药味与二药效指标间的总体路径图,用图中各药味的正向系数表示其方剂地位,以药味间网络系数表征七情合和。结果:利用路径图解析方法,可以得出复方中各药味对整体药效作用的方向量化指标,并标出药味的组方地位,反映药味间的七情和合。结论:从麻黄汤发汗和止咳两主要药效角度,各路径系数可反映药味在复方中的组方地位,这和"麻黄为君、臣以桂枝、佐以杏仁和使以甘草"的组方原则相吻合。路径分析方法对中药复方各药味组方地位而言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7.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最严重的时间点,确定开展发病机制及药理学研究最合适的时间窗。方法:制造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缺血后2h再灌注,术后动态观察大鼠的状态,神经行为学,脑梗死比率和血液中的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模型大鼠的病理损害具有明显的时相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于48h达到高峰,96h时病理损害仍然存在,但明显减弱;在脑缺血第48h时,脑梗死比率、神经行为学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指标等病理损害均比较严重,且动物的体重和状态开始下降。结论:MCAO大鼠脑缺血后第48h时最适宜于开展发病机制及药理学研究,且雄性SD大鼠更适宜制作该模型。  相似文献   
58.
保肝消石胶囊的体外溶石、抑菌、解痉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保肝消石胶囊的体外溶石、抑菌、解痉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试验方法,观察保肝消石胶囊等药物对人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细菌和兔十二指肠平滑肌的影响。结果:浓度分别为7.568、15.135、30.270g(生药)/ml的保肝消石胶囊对人胆色素结石的溶石重量依次为5.4、8.3、14.7mg,对胆固醇结石的溶石重量依次为2.9、5.1、7.1mg,均有明显的体外溶解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类白喉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相应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依次为23.65、23.65、23.65、47.297mg(生药)/ml,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47.297mg(生药)/ml;对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MIC、MBC分别为378.375、756.75mg(生药)/ml;浓度为5.3414mg(生药)/ml的保肝消石胶囊能明显抑制乙酰胆碱所致肠肌收缩的平均张力增强、频率加快和活动度增加(P<0.01);浓度为3.5610、5.3414、7.1219mg(生药)/ml的保肝消石胶囊均能明显抑制氯化钡所致肠肌收缩的平均张力增强、频率加快和活动度增加(P<0.05或P<0.01)。结论:保肝消石胶囊具有一定的体外溶石、抑菌及解痉作用。  相似文献   
59.
芩连胶囊中黄芩甙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芩连胶囊中黄芩甙的含量。经方法研究,空白无干扰,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为1.824%。方法准确,快速,简便,灵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0.
彝药“阿努其它彪”的抗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努其它彪”的水煎剂、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的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阿努其它彪”水煎剂及水溶性成分对8种试验菌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以对卡他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而脂溶性成分无抑菌作用。体内抗菌实验结果显示,“阿努其它彪”水煎剂不同浓度和不同分离部分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均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