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线粒体自噬是细胞通过自噬清除破坏的线粒体的过程,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重要机制。 近年来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后存在明显的线粒体自噬。因此在卒中过程当中,调节控制线粒体数量 和质量的线粒体自噬过程,可能对治疗卒中、延缓细胞死亡、保护神经元有十分关键的意义。本文主 要对线粒体自噬在缺血性卒中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以及其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线 粒体自噬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作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2.
笔者2006/2009年曾收治的2例以脑外伤收住院的患者后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1例合并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给予介入栓塞治疗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肿瘤的检出情况,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统成像(MSCTU)在输尿管肿瘤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手术病理诊断的上尿路移行上皮癌患者234例,其中肾盂癌82例、输尿管癌152例,多数患者行泌尿系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造影及MSCTU。各项检查的阳性率和符合诊断率的比较采用多重卡方检验。结果:行B超检查者215例,发现异常152例,检查阳性率70.7%,明确诊断58例,符合诊断率为27.0%;行IVU检查者193例,发现异常132例,检查阳性率68.4%,明确诊断65例,符合诊断率33.7%;行逆行造影者132例,发现异常115例,检查阳性率87.1%,明确诊断93例,符合诊断率70.5%;行MSCTU检查者226例,发现异常220例,检查阳性率97.3%,明确诊断214例,符合诊断率94.7%。逆行造影对输尿管肿瘤的符合诊断率显著优于B超和IVU检查(P<0.001),MSCTU的符合诊断率显著优于逆行造影(P<0.001)。结论:血尿患者行B超检查后怀疑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宜首先考虑行MSCTU检查,以缩短诊断时间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给予慢性鼻窦炎患者布地奈德联合0.9%氯化钠鼻腔冲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焦作市五官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鼻腔冲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鼻腔冲洗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鼻腔功能(Lund-Kennedy评分系统、Lund-Mackey评分量表)、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 (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 (interferon-gamma,IFN-γ)]、嗅觉功能、鼻窦CT、糖精清除时间及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51/54),高于对照组77.78%(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83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中鼻道开窗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术前、术后6个月鼻窦症状(Lund-Mackay)评分、嗅觉功能评分及术前、术后1 d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Lund-Mackay评分低于对照组,嗅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TNF-α、CRP、IL-6、IL-1β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的21.95%(...  相似文献   
96.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AQP-4表达的影响来揭示针刺头部腧穴对脑水肿拮抗作用的相关机理。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50只大鼠,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另设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AQP-4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AQP-4阳性表达上升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AQP-4阳性细胞表达增多;3d时达高峰;7d时仍高于空白组。针刺组AQP-4表达低于模型组和西药组,在1d~3d时差异明显(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2d时稍有差异(P0.05)。结论:"百会"透"曲鬓"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抑制内源性AQP-4表达的途径发挥拮抗脑水肿作用。  相似文献   
97.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在疾病后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常用于治疗脑卒中后便秘、偏瘫、吞咽困难、抑郁和尿失禁等病症,通过机制研究发现,其可通过减轻炎性损伤、抑制凋亡、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细胞毒性和改善缺血区血流供应等方面发挥作用。然而,目前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还存在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低、针刺方案不标准、针刺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提高质量和水平,采用科学的设计和评价方法,探索合理的针刺方案和干预时机,揭示针刺对脑卒中后遗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防治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成本效用,论证下肢动脉全程修复治疗方案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通过文献研究和上海市浦东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咨询,进行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状态分类、转移概率、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等相关数据采集,建立糖尿病合并ASO马尔科夫模型,生成常规治疗和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治疗下的队列数据,并结合治疗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产出进行成本效用比较。结果 模拟样本为1 000例,常规治疗下,有18.5%(185例)的患者会在末期发生溃疡,截肢率为50.3%(503例),死亡率为36.7%(367例);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治疗下,末期溃疡发生率在10%以下,截肢率为1.0%~4.9%,死亡率为0.7%~3.3%。定期进行下肢动脉全程修复治疗时,每位糖尿病患者在20年间的平均治疗成本比常规治疗高出397 476.8~706 237.5元,增量成本效用比为129 087.4~213 034.5元/质量调整生命年。结论 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的增量成本效用比的最低值低于1倍的上海市2019年人均...  相似文献   
99.
男性,41岁。因脑血管瘤破裂开颅术后双眼视物模糊3个月就诊。3个月前于睡眠中被家人发现昏迷,急诊送至当地医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无意中发现双眼视力明显下降。否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眼外伤史。检查:视力右眼0.09,左眼0.1;眼压:右眼16.5 mmHg,左眼21.6 mmHg。双眼外眼无异常,角膜清亮,前房中深,未见前房出血;瞳孔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应稍迟钝;晶状体透明;玻璃体腔内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增龄Ⅰ号治疗中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增龄Ⅰ号治疗,对照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2组心绞痛症状、血压、心电图、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小板、SOD、MDA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血压平均值、心电图疗效及血小板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绞痛疗效、胆固醇、三酰甘油、SOD、MDA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龄Ⅰ号能改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有较好的降脂、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