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微创技术DHS钢板螺钉内固定对3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了治疗,平均随访16个月,对骨折类型、术前原发病、手术方法、疗效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无髋内翻、钢板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并发症。按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评定:优12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90.3%。结论微创DHS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为研究比较2种补肾壮骨为主的中药制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对资料完整者42例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型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设计方法,分别服用壮骨止痛胶囊和骨疏康颗粒剂,用药前和疗程结束时各测1次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疗程6个月。结果:2组骨密度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2组治疗后腰椎L_2~L_4骨密度均值,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壮骨中药制剂可以升高骨矿含量和骨密度,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竹塑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竹塑夹板固定45例和石膏固定37例,观察比较2种疗法的疗效。结果:患者经2~10个月,平均6.3个月随访,按照Cartland-Werlley的腕关节评分标准,竹塑夹板组优良率为93.3%,石膏固定组为86.5%,竹塑夹板组疗效等同于或略优于石膏固定组,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竹塑夹板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外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84.
丁锷教授是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和安徽省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国医骨伤名师”称号。笔者有幸作为全国第4批中医师承人员跟随丁老学习中医中药治疗骨伤科复杂和疑难疾病,现将丁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予骨通贴膏外敷治疗,对照组78例予辣椒碱乳膏外搽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愈显率78.2%,对照组分别为96.2%、64.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同期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1周后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镇痛起效快,临床愈显率高。  相似文献   
86.
膝关节骨关节炎,也称之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发病率高,是老年人的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众多文献及临床资料证实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骨关节炎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补肾活血法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7.
周正新  袁浩 《中医正骨》2004,16(4):49-50
自1957年Petrogrand和Mastomarine[1]首次报道长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来,随着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rio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SANFH)逐年增多,并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首位[2].而且随着对SANFH发病机理和手术治疗缺陷的不断认识,药物防治SANFH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现结合SANFH的发病机理,将SANFH的药物防治及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8.
消瘀接骨散对骨折愈合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实验用健康雄性家兔15只,以直接撞击法造成左胫骨中段闭合性骨折,并将动物随机均分为三组:实验组外敷消瘀接骨散;药物对照组外敷七厘散;空白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骨折后1、2、3、4周,分别经耳缘静脉或股外侧静脉抽血,行血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血钙、磷含量检查,观察消瘀接骨散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消瘀接骨散能够增加血AKP活性、降低血钙、升高血磷和钙磷乘积,从而说明消瘀接骨散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而且作用强于七厘散。  相似文献   
89.
<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alhead,ANFH),为常见的髋关节疾病,由激素、酒精、创伤等多种原因引起致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随着骨细胞的凋亡及骨结构的改变,进而导致股骨头变形、塌陷、引起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骨痹、骨痿范畴。由于此病晚期致残率较高,众多学者越来越重视该病的早期治疗。中药在保守治疗股骨头坏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与优势,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其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安徽省中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VAS、JOA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3个月、6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前、术后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手术效果优29例,良1例,中1例,差1例,JOA评分的优良率为93.7%。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