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液营养指标对预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1 年死亡率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12 年1 月-2016 年1 月99 例年龄>65 岁,采用髓内钉手术治疗的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 入院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TLC)、血红蛋白、血清钾及钙等因素。手术后 随访1 年,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99 例患者,术后随访1 年内死亡35 例。性别比较无差异(P >0.05); 男女患者血液参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女的年龄、白蛋白含量及血红蛋白含 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血红蛋白含量是预测术后1 年死亡 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营养指标对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1 年死亡率有预测价值,年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对 死亡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的技术特点和疗效.方法:采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症患者39例,对比治疗前后JOA29分评分,随访观察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5 d常规下地活动,随访8~20个月,JOA29分评分达到23.89±1.98,病变椎间隙高度与L1~2间隙比值增加为1.15±0.07,椎间孔上下直径与L1~2椎间孔比值增加为1.22±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例滑脱完全复位,全部随访病例未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植骨融合良好.结论: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螺钉设计理念独特,应用简便,提拉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同时行神经周围充分减压,椎间cage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3.
44.
<正> 手掌部结构复杂,离断后再植较断指再植困难。再植不但要求成活,而且要有良好的功能。我院自1986~1998年共再植断掌36例,全部成活。经术后康复治疗功能恢复满意。 1.临床资料 36例断掌者,男31例,女5例,年龄18~56岁。缺血时间2~11小时。致伤原因:电锯伤20例,切纸机伤8例。制砖机伤2例。刀砍伤4  相似文献   
45.
专科中心科技成果应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对专科中心发展课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比较突出的是科研工作重要组成构件的科技成果应用问题,关系到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情况。本文针对科技成果应用的现状,即科技成果应用的涵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10天序贯疗法用于Hp感染性浅表型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Hp转阴率的影响.方法: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Hp感染性浅表型胃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10天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转阴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良率为95.65%(44/46)、Hp转阴率为93.48%(43/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52.1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舌炎3例、头痛2例、皮肤瘙痒4例、口苦5例,对照组发生舌炎2例、头痛3例、皮肤瘙痒3例、口苦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Hp感染性浅表型胃炎患者10天序贯疗法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优良率、Hp转阴率的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7.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内皮素-1是一种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缩血管和加压物质。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的内皮素-1可以增加 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力,而内皮素系统通过内皮素的过度分泌及其受体的表达上调引起心肌重塑从而导致心力衰竭。有研究表明,对心力衰竭动物进行长期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可显著提高存活率。本文综述了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及其分类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去年11月下旬,因洽谈业务需要,我出了一趟远门,北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从南方来到北方,数千里之遥气候巨变对我来说影响还不小。尽管我年轻力壮,还是架不住寒冷气  相似文献   
49.
背景:目前研究表明,M2型巨噬细胞能够促进成骨分化并呈网络状调控,外泌体可携带大量信息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导,M2型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是否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有待研究。目的:探究M2型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鼠源性巨噬细胞系RAW264.7与鼠骨髓间充质细胞系CP-M131,培养至第3代,应用白细胞介素4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从M2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提取外泌体,然后用终质量浓度为0,30,60,90 mg/L的外泌体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72 h后收集样本,以及60 mg/L M2型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24,48,72 h后收集样本,Western blot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成骨相关因子RUNX2和碱性磷酸酶蛋白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矿物质沉积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成骨相关因子RUNX2及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与巨噬细胞外泌体质量浓度密切相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60 mg/L外泌体组RUNX2、碱性磷酸酶表达明显升高(P<0.05),干预72 h RUNX2、碱性磷酸酶表达明显升高(P<0.05);②茜素红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60 mg/L外泌体组钙结节含量较高(P<0.05),干预72 h钙结节含量较高(P<0.05);③结果表明,M2型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能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50.
探究星形胶质细胞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缝隙连接功能在骨癌痛形成中的作用,并考察5′-腺嘌呤核苷酸(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能否通过调节该功能缓解骨癌痛。制备肿瘤细胞植入(TCI)引起的大鼠骨癌痛模型,鞘内注射二甲双胍(50、100 μg)、JNK抑制剂SP600125(10 μg)、缝隙连接抑制剂(carbenoxolone,CBX)(10 μg)、AMPK抑制剂Compound C(CC)(10 μg)各20 μL。利用Von Frey丝检测大鼠机械痛阈值;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大鼠脊髓水平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钙离子绑定衔接分子1(IBA-1)和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脊髓水平p-JNK的变化情况。本研究发现,JNK抑制剂能显著缓解TCI引起的骨癌痛,而CBX则能抑制该效果。二甲双胍处理抑制脊髓水平p-JNK水平的升高。鞘内注射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50、100 μg),能够显著改善TCI引起的机械性痛觉异常,同样该作用也被CBX抑制。本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通过激活AMPK,抑制JNK来调节缝隙连接功能,进而改善骨癌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