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短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因前内侧骨关节炎行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5例患者资料,依据术中探查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情况分为无退变单髁组(无退变组)、内侧退变单髁组(内侧退变组)、内外退变单髁组(内外退变组)和内外退变全膝组(全膝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4组患者术前术后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记录终末随访时有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10)个月。4组患者术后OKS评分、HSS评分、WOMAC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F=18.555,P<0.001;F=5.867,P=0.001;F=22.671,P<0.001);术前术后OKS、HSS、WOMAC评分差值,无退变组与内侧退变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无退变组、内侧退变组相比,功能改善程度稍差(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全膝组之间OKS、HSS、WOMAC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病例于末次随访时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 结论内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疗效影响不大,但面对外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时则需慎重,此时选择单髁或是全膝,需个性化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48周时,观察两组患TBIL、ALT、HBV-DNA、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8周时两组患者在ALT的复常率、HBV-DNA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上和总胆红素的下降上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和促进黄疸下降。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缓解吗啡耐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川芎嗪对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和慢性吗啡耐受的影响并考察其作用机制。运用水浴甩尾法检测慢性吗啡耐受小鼠甩尾痛阈;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脊髓水平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38 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化水平的改变,以及RT-PCR法检测川芎嗪对慢性吗啡耐受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川芎嗪(15,30,60 mg/kg)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吗啡引起的脊髓IBA-1、p-p38 MAPK、p38、TNF-α和IL-1β水平的升高,改善慢性吗啡耐受。研究结果表明,川芎嗪能显著改善慢性吗啡耐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杞荷祛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方对NAFLD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NAFLD患者210例,分为A组(治疗组)、B组(药物对照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给予杞荷祛脂方治疗,B组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C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药物,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血脂、肝功能、瘦素、脂联素水平。结果 1A组总有效率(91.7%),高于B组(86.4%)和C组(75.0%),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2与C组治疗后比较,B组ALT、AST、TG、TC疗效更好,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与B组治疗后比较,A组ALT、AST、TG、TC疗效更好,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3治疗后,三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B组比较,A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杞荷祛脂方治疗NAFLD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更优于水飞蓟宾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能够调节患者异常的高血清瘦素、低脂联素水平,从而改善血脂代谢和肝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单纯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2%,对照组为4.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雷巴拉唑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文涛 《当代医学》2011,17(28):44-45
目的探讨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完成危重脑梗死患者颅脑MR检查的最佳方案。方法对临床拟诊为脑梗死的90例危重患者(全部病例均经CT检查已除外急性出血)应用半傅里叶采集自旋回波序列(half-fourier acquisition SE-HF)、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half-fourier acquisition singo-shot turbo-SE,HASTE)和平面回波成像序列(echo planar imaging,EPI)完成颅脑的T1WI、T2WI和DWI检查,对部分躁动患者辅以制动措施。结果 88例患者约在2分钟完成颅脑MR检查,满足了临床诊断的要求。结论超快速的颅脑MR检查是危重脑梗死患者进行颅脑MR检查的前提,而采取合理的序列组合是实现超快速颅脑MR检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各种慢性肝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均可引起肝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探索肝纤维化的治疗,对阻断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于2008年1月~2010年6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缬沙坦和复方丹参滴丸联用进行干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α1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94例在内科综合护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联合α1胸腺肽1.6μ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用6个月;另92例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两组均治疗52周。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HBV DNA阴转76例(80.8%),HBeAg阴转43例(45.7%),HBeAg/抗-HBe血清转换30例(31.9%),明显高于单药对照组(分别为67.4%,30.4%和19.6%)。结论恩替卡韦联合α1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提高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对腺病毒灭活的有效方法,来预防大规模生产腺病毒时所致的生产细胞的污染。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和不同浓度过氧乙酸的灭活方法灭活腺病毒,并将处理后的病毒加入到正常人胚肾293细胞中培养,观察细胞是否出现病变作为灭活效果判断标准。结果:我们发现一定强度紫外线照射至少2 h以上才能完全灭活腺病毒,过氧乙酸达到1%的浓度和至少作用30 min,才能将完全病毒灭活。结论:紫外线照射2 h以上能有效灭活腺病毒,我们可以用于操作台的腺病毒灭活;1%浓度的过氧乙酸作用30 min以上能有效将腺病毒灭活,我们可以运用于实验室大空间的腺病毒灭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入伍新训新兵实施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测试以及功能性训练,研究功能动作训练对新兵军事训练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纳入2013年某教导大队入伍新兵17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2人,女性38人,平均年龄18.3岁.按班排建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人.新训开始前,用FMS测试量表对两组新兵进行了包括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腿上抬、躯干稳定俯卧撑、旋转稳定7个动作模式以及肩夹击、伏地起身、臀部后坐3个排除测试在内的功能性动作筛查,分析比较两组新兵FMS分值;观察组新兵进行针对性功能动作训练,对照组新兵采用部队常规方法训练.新训3个月后重测FMS并采集新兵受伤数据,分析功能动作训练前、后两组FMS测试结果,以及FMS 7个分量与训练伤的相关性.结果 新训开始前两组除了躯干稳定俯卧撑,其余6个分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兵通过功能动作训练后,FMS测试总分从(15.118 ±1.8479)分提高到(16.346 ±2.0082)分,总分≤14分的人数从32人减少到12人;对照组新兵经过常规训练后,在FMS测试的7个分量上的得分也有所提高,在躯干稳定俯卧撑上较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14分人数从26人减少到22人.FMS总分与军事训练伤具有显著相关性(R =0.033,P<0.05);FMS总分≤14的新兵发生军事训练伤的比例高于总分>14的新兵发生军事训练伤的比例(0.724 vs 0.170).结论 功能动作训练能有效提高新兵FMS分值,对新兵军事训练伤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