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对RA患者关节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药浴,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关节肿胀指数法、关节功能指数法以及晨僵时间来评定疗效,同时观察中药药浴的不良反应。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研究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和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或P<0.05,未发现中药药浴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对RA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药浴能显著缓解症状,提高疗效,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红参、麦冬、五味子)中的大分子物质的HPGP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色谱柱为Ultrahydrogel 250(7.8 mm×300 mm);流动相0.1 mol/L氯化钠溶液;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器温度40℃;进样量20μL。结果对5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测定发现均无大分子物质。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能用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大分子物质的排除性检查。  相似文献   
63.
正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最早是1972年由Kessler等[1]提出,是一类以乳腺小叶为病变中心,以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乳腺炎,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尤其是妊娠后5年内,多有生育史或母乳喂养史[2]。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3]。现将近6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118例,采用中药消痈乳康汤为主方辨证分型加减内服治疗,并根据乳腺局部肿块、脓肿、瘘管情况灵活结合外治法(如箍围法、切排法、祛腐生肌法、提脓祛腐法、垫棉绑缚法)治疗。结果:痊愈115例,好转3例,复发2例。痊愈率97.5%,复发率1.7%。结论: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不同的奶方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247例800~1 500 g的早产儿,分为单纯生母母乳组78例(A组),生母母乳+母乳强化剂组75例(B组),无母乳愿意接受捐赠母乳者为捐赠母乳+母乳强化剂组49例(C组)和无母乳且不愿接受捐赠乳者予早产儿配方奶组45例(D组)。所有入选者均采取积极喂养措施,观察各组早产儿完全肠内喂养、体格生长发育、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等项目。结果 头围、体重、身长等体格发育指标、喂养达100 Cal/(kg·d)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单纯生母母乳组较其他三组慢、静脉营养应用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1年内感染事件发生例次早产儿配方奶组较其他各组几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汁淤积发生率、住院时间、喂养不耐受、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等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产儿生母母乳加母乳强化剂为最佳奶方,其次为捐赠母乳加母乳强化剂,在两者均不能得到的情况下,早产儿配方奶也是为一种较好的奶方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小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中,Ac SDKP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进而干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而延缓肺纤维化发展的机制.方法 将24只9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25±2)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组)、肺纤维化模型组(M组)、肺纤维化+Ac-SDKP组(P组),每组8只.选取其中16只小鼠,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5 mg/kg)法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21d后随机选取8只纤维化小鼠,腹腔内埋入Ac-SDKP微量注射泵,持续干预21 d.于各组造模21 d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判断造模是否成功并评估肺组织纤维化严重程度;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间质组织标志物α-SMA、Vementin,上皮组织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肉眼观察:N组双肺表面及切面光滑,未见结节形成;M组双肺表面及切面均可见散在结节性病变;P组肺组织表面也可见小结节,但较M组稀少.②HE及Masson染色:M组出现明显的纤维化改变;P组与M组相比,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程度均有所减轻(P<0.05).③羟脯氨酸含量测定:M组较N组含量升高;P组较M组含量降低,P组较N组含量仍有所升高(P值均<0.05).④免疫组化结果:N组肺组织中αSMA、Vimentin、CHOP及GRP78少量表达,M组表达较N组明显增加,P组较M组表达减少,但仍多于N组(P值均<0.05);N组肺组织中E-cadherin表达较多,M组表达较N组减少,P组较M组表达增加,但少于N组(P值均<0.05).⑤Western blot结果:与N组比较,M组CHOP、GRP78、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而P组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介于N组和M组之间(P值均<0.05).结论 在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Ae-SDKP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缓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发挥其抗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评估激光光凝法诱导大鼠高眼压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532nm激光光凝小梁网法诱导大鼠左眼高眼压(n=45,右眼为对照眼),评估激光后大鼠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网膜电图的变化;采用Tono-Lab眼压计测量清醒状态下的双眼眼压,每天1次;激光后3周,采用双盲法计数双眼视网膜铺片上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的阳性节细胞数;记录大鼠双眼基线及处死前的视网膜电图。结果 激光后90.70%(39/43眼)的大鼠眼压升高,其中需要第2次激光者占74.42%(32/43眼)。激光后右眼的眼压为(16.13±1.11)mmHg(n=39;1kPa=7.5mmHg);左眼中有28.21%眼(n=11)眼压升高(18.27±2.53)d,其余眼(n=28)眼压升高(7.93±2.40)d,两者的眼压分别为(35.59±4.57)mmHg、(21.56±3.06)mmHg,两者的峰值眼压分别为(63.36±4.23)mmHg、(49.43±7.22)mmHg;实验眼与对照眼之间的峰值眼压差为(31.13±8.64)mmHg,累积眼压差为(182.31±140.35)mmHg,左右眼的眼压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激光后3周,两个高眼压组的节细胞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左眼的节细胞丢失率为67.4% ±14.8%,与右眼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左眼视网膜电图明适应b波、PhNR波及暗适应b波的潜伏期与激光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46、0.000),其振幅与激光前相比,差异也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0.000、0.000),而明适应a波的潜伏期、振幅及暗适应a波的潜伏期与激光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8、0.198、0.092)。结论 激光光凝法诱导大鼠眼压升高成功率较高,但持续时间有限,峰值眼压过高,且需重复激光,高眼压引起的节细胞丢失率高,视网膜电图提示视网膜损伤主要累及双极细胞及节细胞。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每天口服25mg的米非司酮,实验组每天口服12.5mg米非司酮,连续用药30天,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月经情况、肌瘤体积以及血红蛋白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对照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中,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值、肌瘤体积改善情况对照,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较低,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9.
百病皆生于气,浆细胞性乳腺炎也不例外,调畅气机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总则。临床调畅气机多从疏泄肝气着手,而忽视肺在气机畅达中的作用,基于“诸气腾郁,皆属于肺”这一经典理论,还需强调肺主治节在气机畅达中的作用。临证从疏肝气以通达胃气、清胃气,宣肺气以佐金制木,多脏调燮脏腑气机入手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0.
额部血管岛状皮瓣立即修复腭部肿瘤术后缺损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腭部肿瘤切除后的功能重建问题 ,寻求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我们从 1986~ 1998年利用前额颞浅血管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腭部肿瘤切除后所致的组织缺损 15例 ,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较满意地恢复了腭的外形及语言和吞咽功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本组共 15例病例 ,男性 10例 ,女性 5例 ,年龄 43~ 67岁 ,平均年龄 5 1岁 ,均为腭部恶性肿瘤。病程从 6个月到 2年。临床检查 :15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专科检查病变均位于软腭或软硬腭交界处 ,病变范围从 2 .5~ 5cm ,局部表现为溃烂 9例 ,其中侵犯腭侧牙龈及牙槽骨 5例。表现为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