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郭莹  韩瑶  魏树瑾  冯晶晶 《眼科新进展》2014,(11):1025-1029
目的 通过在活体兔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制造兔眼后发性白内障模型,并与正常兔和应用AG490的兔进行对照,研究AG490对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并观察术后不同时间AG490对兔眼的影响及此药的毒副作用。方法 将35只(70眼)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于前房内注入BrdU(0.02mL);模型组: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术中前房内注入BrdU(0.02mL)+透明质酸钠(0.05mL)+生理盐水(0.10mL);治疗组: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术中前房内注入BrdU(0.02mL)+透明质酸钠(0.05mL)+AG490(0.10mL),术后1d、3d、7d、1个月、2个月对3组兔眼进行裂隙灯显微镜、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晶状体后囊膜上BrdU的表达。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模型组与治疗组前房炎症反应情况及ERG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间点治疗组赤道部及后囊膜晶状体上皮细胞均较模型组少。各时间点3组BrdU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d、3d、7d模型组与对照组及治疗组赤道部及前囊下阳性细胞核标记指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2个月各组间赤道部及前囊下阳性细胞核标记指数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G490可以通过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而有效地延缓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在2个月内的不同时间点AG490对兔眼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3~6岁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并探讨不同屈光类型与弱视发生的关系。方法描述性研究。对674例(1 348眼)3~6岁裸眼视力低于正常(3岁≤20/40,4岁≤20/32,5岁及以上≤20/25)儿童进行阿托品散瞳后验光检查屈光状态及矫正视力。分析不同年龄段、弱视眼和非弱视眼的屈光状态分布,不同年龄段屈光参差分布以及屈光参差与弱视发生的关系。不同年龄段屈光分布的构成比及弱视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视力低常儿童中屈光分布以远视为主,近视发生率较低;随着年龄增加,远视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近视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99.7,P<0.001)。弱视眼和非弱视眼屈光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0.1,P=0.01);弱视眼中前3位屈光类型分别为复性远视散光(59.4%)、单纯远视散光(17.8%)和混合性散光(15.8%),而单纯近视眼中无弱视发生。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值≥1 D时容易引起屈光参差性弱视,并且弱视发生率随屈光参差程度增大而升高(χ²=62.9,P<0.001)。结论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以远视为主,远视性屈光不正、散光、屈光参差等屈光异常更容易引起弱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83.
冯晶晶  李亚平  闫琦  乔爽  陈巍  李晓慧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0,18(3):120-120,I0001,I0002,124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儿童的屈光状况,为防治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对17356名4月~6岁儿童(34712只眼)进行屈光检查。结果儿童群体屈光筛查异常率为21.22%。随年龄增长,屈光异常率逐渐下降,3岁时明显下降,4~5岁时又有上升趋势。屈光不正中散光占多数,为19.16%,但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从各年龄组球镜、柱镜均数可看出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其屈光值逐渐减低。统计得到了各年龄组球柱镜的参考值范围。结论了解儿童各年龄屈光状况非常必要,可以发现潜在问题,预测发展趋势,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经静脉注射钆对比剂行内耳增强磁共振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hree-dimensional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with CUBE,3D CUBE FLAIR)阳性内淋巴影像(positive perilymph image,PPI)及HYDROPS (HYbriD of reversed image of positive endolymph signal and native image of positive perilymph signal)图像在内淋巴积水(endolymphatic hydrops,EH)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侧EH、对侧无EH患者资料及MRI图像22例。应用Image J软件在所获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测量同一图像上患侧及健侧的耳蜗底周与同侧小脑白质区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同一侧前庭外淋巴与内淋巴间隙SIR;对PPI及HYDROPS图像上患侧耳蜗积水数量及前庭积水边界清晰程度评分。评估两种图像对患侧血-迷路屏障(blood-la...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3~6岁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探讨不同屈光类型与弱视发生的关系。方法本文采用描述性研究,收集2014-2018年1 644名(3 288眼)3~6岁视力低常儿童,并进行视力检查和阿托品散瞳后验光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段屈光状态、屈光参差分布、散光分布及弱视发生状况。结果各年龄组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类型均以远视为主,在远视类型中又以复性远视散光比例最高,为60.04%。随年龄增长远视比例降低,近视比例明显上升。屈光参差发生率为14.05%,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χ^2=37.31,P<0.01)。屈光参差程度越高,高屈光参差患者发生率相对越低(χ^2=79.181,P<0.01)。各年龄组散光程度及散光轴向分布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19、150.79,P<0.01)。弱视的发生率为12.77%,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值≥1D时容易引起屈光参差性弱视,并且弱视发生率随屈光参差程度增加而升高(χ^2=379.15,P<0.01)。结论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以远视为主,远视性屈光不正、散光、屈光参差等屈光异常更容易引起弱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基层干部在年龄、职别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压力的情况,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方法随机选取驻沪武警部队基层干部500人进行问卷调查,从年龄、职别以及文化程度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年龄维度上,30~35岁年龄组的基层干部的压力较其他两组明显要大;在职级维度上,正营职干部的心理压力较其他三组更为明显;在文化程度维度上,硕士学历干部的压力明显较专科及以下的干部小。结论应对武警部队基层干部的心理压力问题,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职别以及学历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神经鞘瘤(Primaryschwannomaofthebone,PSB)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34例PSB手术切除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结合免疫组化、影像学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骨神经鞘瘤病程长,除少数病人无症状体检发现外,大多数表现为受累骨的膨胀,而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影像学常表现为周边硬化的囊性病变,部分可见骨质破坏。免疫标记S100,GFAP阳性,增殖指数KI-67低。结论:PSB是一种骨内少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管良性恶性都可破坏骨质,为避免误诊和过度治疗术中冰冻很重要,必要时可借助免疫组化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分析颜氏第三代立体视觉检查图(YRDS3)对学龄前儿童的适用性,为儿童近立体视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整群抽取海淀区5所幼儿园3~6岁1 021名儿童,进行视力、眼位、YRDS3和Titmus近立体视检查,按视力和眼位是否正常分为正常儿童组和异常儿童组,对两种立体视检查方法的立体视锐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各年龄段儿童立体视分布特征,比较两组儿童立体视分布差异及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3岁儿童YRDS3的检查成功率86.0%,4岁儿童93.9%;视力和眼位正常组和异常组儿童两种立体视检查的立体视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91, 4.376,P<0.05);正常组3~岁、4~岁、5~岁和6~岁儿童Titmus的P95值分别为200″、100″、60″和70″,YRDS3的P95值分别为91″、60″、60″和60″;对于6岁以上儿童,YRDS3结果与Titmus结果具有一致性(Z=1.732,P>0.05)。结论 YRDS3适用于学龄前儿童,3~4岁儿童的立体视锐度已达60″,支持郭静秋关于儿童立体视成熟期为3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