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47篇
  免费   3268篇
  国内免费   1514篇
耳鼻咽喉   234篇
儿科学   425篇
妇产科学   151篇
基础医学   2129篇
口腔科学   487篇
临床医学   4175篇
内科学   2790篇
皮肤病学   645篇
神经病学   468篇
特种医学   1150篇
外科学   3255篇
综合类   9258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预防医学   3950篇
眼科学   354篇
药学   4156篇
  44篇
中国医学   2965篇
肿瘤学   1181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989篇
  2021年   1219篇
  2020年   1126篇
  2019年   570篇
  2018年   610篇
  2017年   922篇
  2016年   655篇
  2015年   1250篇
  2014年   1750篇
  2013年   2102篇
  2012年   2995篇
  2011年   3078篇
  2010年   2892篇
  2009年   2607篇
  2008年   2773篇
  2007年   2710篇
  2006年   2431篇
  2005年   1958篇
  2004年   1325篇
  2003年   1001篇
  2002年   761篇
  2001年   724篇
  2000年   499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吞咽障碍是卒中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是吞咽障碍的主要检查和评价方法,可明确造成吞咽障碍的病变部位,指导治疗。深入了解吞咽障碍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将康复护理特色融入吞咽障碍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中,有助于减少脑卒中患者并发症、提高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视频透视吞咽检查是检查吞咽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吞咽障碍临床评估的“金标准”;超声检查作为辅助检查手段,用于评估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CT具有良好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三维动态显示食团和吞咽器官的运动;MRI成像可显示吞咽障碍的病灶和相关的脑功能网络。这些影像学技术可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10、30和60 V三组电压下,于纯钛表面制备了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NT10、NT30和NT60。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仪检测其晶体结构,接触角测试仪测量其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并比较表面粗糙度。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接种到不同材料表面,扫描电镜观察菌落形态,活细菌平板计数活菌数。结果: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管径分别约为30 nm(NT10)、100 nm(NT30)和200 nm(NT60),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3种二氧纳米管均出现了锐钛矿的衍射峰,接触角检测结果显示3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接触角随着管径的增加而减小,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3组纳米管的粗糙度值均明显变小(其中NT30展示出最小的粗糙度值)。3种不同管径纳米管的表面活细菌数均明显减少,其中表面粘附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少的是NT60,表面粘附牙龈卟啉单胞菌最少的是NT30。结论:纯钛表面纳米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后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细菌的粘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3188(miR-3188)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量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1例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3年内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32)和未复发组(n=89)。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3188表达量,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E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OR表达量。结果 EC组织中miR-3188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0.60±0.14 vs 1.46±0.14),EC组织中mTOR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0.92±0.11比0.63±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995,19.348,均P=0.000)。不同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子宫外转移、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FIGO分期的miR-3188和mTOR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00~8.611,均P<0.05)。未复发组的miR-3188相对表达量高于复发组(0.66±0.11 vs 0.45±0.08),mTOR相对表达量低于复发组(0.88±0.10 vs 1.02±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20,9.229,均P=0.000)。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高(HR=0.696,P=0.015)、miR-3188表达量高(HR=0.058,P=0.008)是E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FIGO分期高(HR=2.967,P=0.000)、mTOR表达量高(HR=1.162,P=0.035)是E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C组织中miR-3188相对表达量与mTOR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r=-0.409,P=0.000)。结论 EC组织中miR-3188表达量低、mTOR表达量高与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索医护协作型慢性难愈合溃疡门诊的建立及实施效果。方法 契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体表慢性难愈合性创面(溃疡)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通过组建医护协作团队,完善慢性难愈合溃疡门诊医护协作配置、明确工作职责及流程,形成医护协作型的慢性难愈合溃疡诊疗模式。结果 医护协作型慢性难愈合溃疡门诊建立后,2019年6月—2020年12月与2018年1月—2019年5月相比,难愈合性溃疡接诊量增加了23.9%,治愈率提升明显(P<0.05);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均提高(P<0.05)。结论 医护协作型慢性难愈合溃疡门诊的建立,提高了慢性难愈合溃疡诊疗效果和服务能力,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对慢性难愈合溃疡的管理、伤口专业人才执业发展及护理门诊专业化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中药热奄包联合耳穴压豆及针刺对急性胃肠炎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某院的86例急性胃肠炎患者,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热奄包联合耳穴压豆及针刺等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与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腹泻、呕吐、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为(16.68±4.22)h、(14.28±3.50)h、(21.39±5.63)h,短于对照组的(20.87±5.01)h、(19.97±5.77)h、(28.49±6.11)h;干预3 d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1.62±0.47)分,低于对照组的(2.28±0.49)分;干预3 d后,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热奄包联合耳穴压豆及针刺干预可促进急性胃肠炎患者腹泻、呕吐等症状的改善,减轻疼痛症状,增强其身心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甲状腺肿瘤,因肿瘤细胞分化差、高度侵袭性,成为甲状腺癌的主要死亡原因。虽传统手术或者放化疗等治疗方法在甲状腺分化癌方面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但其对未分化癌的治疗效果不明显。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针对晚期肿瘤的治疗方法,机制是通过药物特异性结合或阻断已明确的致癌位点,在细胞分子水平层面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随着靶向治疗临床试验研究的深入,发现靶向治疗对提高甲状腺未分化癌病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方面有明显的效果,逐渐成为治疗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结合近些年来靶向药物在甲状腺未分化癌治疗方面的研究,综述甲状腺未分化癌的靶向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生血汤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初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0例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2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扶正生血汤辅助治疗,14d为1个周期,观察4周期化疗,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骨髓抑制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扶正生血汤用于化疗后患者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降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改善外周血象,并有助于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为临床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6—2019年该院103254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254例标本中共检出支原体阳性标本50970例,感染率为49.36%,其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41478例(40.17%),人型支原体(Mh)感染970例(0.94%),Uu+Mh混合感染8522例(8.25%);Uu感染率明显高于Mh和Uu+Mh,连续4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而Mh感染率呈下降趋势,Uu+Mh混合感染率相对稳定。女性Uu、Mh、Uu+Mh感染率分别为45.46%、1.08%、9.20%,明显高于男性的28.81%、0.64%、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岁年龄段人群支原体感染率(51.32%)最高。Uu、Mh和Uu+Mh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四环素及交沙霉素敏感性较高,耐药率较低;Uu、Mh和Uu+Mh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均较低,耐药率较高;Uu对除交沙霉素外的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敏感性较高,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而Mh和Uu+Mh对该类药物耐药率均较高;Uu、Mh和Uu+Mh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连续4年逐年小幅下降。结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四环素及交沙霉素可首选用于该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南昌地区Uu感染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重视对该地区支原体感染的实时监控,加强临床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急性乳腺炎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该院治疗的1665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65例患者中共分离出98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59.10%;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15株,检出率为48.95%,构成比为82.8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18株,检出率为19.10%;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87株,检出率为5.23%,构成比为8.84%;共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47株,检出率为2.82%,构成比为4.78%.2016-2020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检出率逐年递增.金黄色葡萄球菌2016-2019年各年份的检出率与2020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率最高,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苯唑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性一般,对呋喃妥因、替考拉宁的耐药性极低,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无耐药.结论 急性乳腺炎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较高,耐药情况严峻,应重视耐药监测与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促进信息化住院药房的建设。方法对比新旧住院药房药品调剂管理系统(简称调剂系统)应用前后1个月的流程,护理模块的改变及药师模块的优化,护士排药时间、取药等候时间、药师调配时间、调剂差错率等与医疗质量的差异。结果新调剂系统提高了护士排药效率,缩短了取药等候时间,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和准确率,调剂差错率明显下降。结论新调剂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提升了药房药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