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56篇
  免费   5099篇
  国内免费   2873篇
耳鼻咽喉   504篇
儿科学   827篇
妇产科学   279篇
基础医学   2925篇
口腔科学   829篇
临床医学   6246篇
内科学   3882篇
皮肤病学   422篇
神经病学   930篇
特种医学   17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976篇
综合类   13742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5238篇
眼科学   552篇
药学   6444篇
  84篇
中国医学   5516篇
肿瘤学   2110篇
  2024年   190篇
  2023年   679篇
  2022年   1766篇
  2021年   2118篇
  2020年   1918篇
  2019年   1027篇
  2018年   1086篇
  2017年   1510篇
  2016年   1093篇
  2015年   2000篇
  2014年   2600篇
  2013年   3231篇
  2012年   4639篇
  2011年   4694篇
  2010年   4225篇
  2009年   3823篇
  2008年   3778篇
  2007年   3574篇
  2006年   3141篇
  2005年   2597篇
  2004年   1765篇
  2003年   1307篇
  2002年   1063篇
  2001年   921篇
  2000年   776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激发试验时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ICMA)检测的无创性尿促性腺激素(UGn)可否用于儿童GnRHa的疗效判断.方法 患儿23例(男4例,女19例).中枢性性早熟17例(均为女童),予GnRHa治疗.青春期预测终身高矮小6例(男4例,女2例),予GnRHa联合生长激素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均行GnRHa激发试验,留激发试验0~3.5 h尿,其中18例留取了激发试验前1d同一时段的日间自发性尿,应用ICMA检测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结果 1.治疗前后GnRHa激发试验时UGn显著性检验:治疗前后的尿促黄体生成素(ULH)水平分别为(1.27±1.63) IU和(0.07±0.06) IU,尿卵泡刺激素(UFSH)水平分别为(6.38±3.85)IU和(0.54±0.30) IU.2.GnRHa激发试验时血清Gn峰值和UGn对GnRHa疗效评估:当血清LH峰值(PLH)和FSH峰值(PFSH)分别≤2.30IU·L-1和2.39 IU·L-时,其判断疗效的灵敏度分别为95.45%和100%,特异度均为100%;当ULH水平和UFSH水平分别≤0.083 IU和1.089 IU时,其灵敏度分别为90.91%和100%,特异度均为100%.3.GnRHa激发试验时血清Gn和UGn分别与其激发试验前的比值对GnRHa疗效评估:当血清PLH/日间自发性血清LH、血清PFSH/日间自发性血清FSH分别≤5.40和2.16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当其激发试验时ULH水平/日间自发性ULH水平、激发试验时UFSH水平/日间自发性UFSH水平分别≤6.076和2.480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也均达100%.结论 GnRHa激发试验时ICMA检测的无创性3.5 h UGn水平、激发试验时3.5 h UGn水平/日间自发性UGn水平指标可能对儿童GnRHa疗效具有判断价值,其中UFSH水平及其与日间自发性UFSH水平比值指标价值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992.
<正>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leukin(IL)-28B variation and spontaneous clearance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80 HCV infected patients including 200 chronic hepatitis C(CHC) patients and 80 spontaneous clearance patients of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抗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37(IL-37)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中Toll样受体4(TLR4)激活后下游信号核因子κB(NF-κ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CAEC培养3~5代后进行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IL-37干扰组、IL-37过表达组。利用脂质体转染将IL-37干扰序列加入IL-37干扰组,IL-37 DNA过表达质粒加入IL-37过表达组;孵育24 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转染效率以确定转染成功。各组给予TLR4激活剂脂多糖(200μg/L)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检测干预24 h后ICAM-1蛋白的表达及干预30、60、120 min时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在TLR4激活后ICAM-1蛋白表达升高,与之相比,IL-37干扰组在TLR4激活后ICAM-1蛋白明显升高(P0.05),但在IL-37过表达组中没有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IL-37干扰组TLR4激活后30、60、120 min各时间点磷酸化NF-κB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IL-37过表达组磷酸化NF-κB蛋白表达并没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IL-37可以抑制TLR4激活HCAEC中炎症因子ICAM-1的升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磷酸化的程度。IL-37的抗炎作用可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KD)肾阳虚证证候特征、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探索影响CKD肾阳虚证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2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断,获得肾阳虚证组99例,非肾阳虚证组126例。总结肾阳虚证组症状、舌脉及兼证,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证候特征,运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肾阳虚证组、非肾阳虚证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尿葡萄糖、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生活习惯、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证候相关性分析。结果 CKD肾阳虚证患者高频症状是腰部酸痛、畏寒喜暖、精神萎靡、腰膝畏寒等。脉象以沉脉、细脉、弱脉为主,舌象中以白苔、暗淡舌、薄苔、腻苔为主。因子分析获得13个公因子分为5类,发现肾阳虚证患者症状病位在四肢尤以下肢为主、心胸、膀胱、肌表和胃部,病性表现主要是虚寒、气虚、水饮及血瘀。聚类分析可聚为11类,反映了肾阳虚证患者以气虚、血瘀和水饮停滞为主的舌脉及症状表现,证候体现病位特征集中在肌表、四肢、脾胃、耳窍、心神和膀胱等,总体而言病性表现与因子分析基本一致,一派虚寒衰弱表现兼有水饮、血瘀表现。频数分析也显示常见兼证证候要素主要包括气虚证、饮停证、寒湿证、血瘀证。与非肾阳虚证组比较,肾阳虚证组CKD 3-5期出现比例更高,肾功能尿素氮明显增高(P<0.05),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P<0.0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尿蛋白定性等级明显提升。此外,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存在饮食偏嗜是CKD肾阳虚证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KD肾阳虚证症状表现在病位病性表现上均具有相应特征,其中医证型与其对应的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和尿蛋白等能够一定程度反映CKD肾阳虚证的证候内涵,生活中相关危险因素能够影响CKD肾阳虚证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5.
肿瘤通过葡萄糖代谢重组为自身提供物质与能量,满足其快速增长所需。研究表明参与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多种代谢酶及信号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的重要靶点。基于肿瘤葡萄糖代谢的检测技术在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中应用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总结了肿瘤葡萄糖代谢的特点、驱动因素及关键调控靶点,同时从目前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疗方面对肿瘤葡萄糖代谢的检测技术及其作用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基于传统煎药工艺建立不同产地黄芪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黄芪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15批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15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990,说明各产地黄芪药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批样品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采用3个主成分对黄芪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甘肃民乐县所产批号为HQ-18001(S1)、HQ-18002(S2)和甘肃岷县所产批号为HQ-18007(S7)、HQ-18006(S6)的黄芪药材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4名。结论建立基于传统煎药工艺的黄芪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997.
减少血糖波动是目前干预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重点,也是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所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微循环障碍是胰岛功能下降进而引发血糖波动的关键病理环节,而胰岛微循环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过度激活作为胰岛功能失代偿的使动环节,与胰岛内分泌细胞功能密切相关,是研究胰岛功能的关键靶点。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血糖波动与"脾气散精"障碍密切相关,脾不散"精"(血糖),精滞为浊,浊邪壅塞,是血糖稳态失衡的使动环节,亦为糖尿病全病程的关键病机。通过补益"脾"气以促进"胰"中精微物质的布散能够恢复糖调节激素间的平衡,从而减少血糖波动。目前,"脾气散精"对血糖波动的调节机制尚不明确。作者基于以往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基础,提出"脾气散精"环节通过促进机体胰岛微循环从而发挥其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糖稳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胰岛微循环局部RAS的激活状态相关。RAS系统在胰岛微循环中各信号通路的相互拮抗关系,与中医理论中脾气散精与固精作用的对立制约关系相类似。因此"脾气散精"环节对血糖波动的调节机制有必要从胰岛微循环RAS整体调控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索,以此揭示中医药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减少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介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新型放射防护管理的具体做法和成效,以期为同类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对比新型管理模式前后的做法及管理成效。结果 新型放射防护管理模式完善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结论 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职能部门的积极监管、放射工作人员对防护工作重要性的清醒认识与积极配合、行政监管部门主动监督检查是放射工作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监管过程中部分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将使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国产氨磺必利治疗迟滞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2例迟滞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国产氨磺必利)和对照组(丙咪嗪),治疗12周后对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及随访1年复发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9.0%和91.4%与对照组的38.3%和88.9%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具有一定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复发率的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发应率为14.8%,低于对照组的23.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依从性的比较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氨磺必利在迟滞性抑郁症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治疗依从性高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更好地指导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对重复住院患儿(观察组)和一次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发病特征、病毒感染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重复住院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基本资料和病毒检出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主要临床症状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发热、流涕、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喘息和腹泻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喘息和腹泻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重复住院的主要参考症状。如患儿存在上述症状,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